2018-01-28來源:中國美協 |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 ”據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的解說員介紹,這是革命時期在陜西照金流傳的一首歌謠,用來形容當時深厚的群眾基礎最合適不過。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陜西照金組建了紅二十六軍,成立了中共陜甘邊特委,誕生了陜甘邊革命委員會,照金成為西北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照金革命根據地及后來發展的西北革命根據地為黨中央和中央紅軍提供了長征的落腳點,為中國革命實現歷史性轉折作出了巨大貢獻,目前此地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慰問團一行與照金紅軍小學師生合影 1月24日,由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徐里帶隊,杜松儒、呂峻濤、祁海峰、萬鼎、梁明、趙勝利、王珂、岳黔山、劉海勇、顧迎慶、李冬、崔東旭、馬碩山、趙建軍、楊東平、劉佳、譚乃麟、孫劍、崔濤等20余位美術家組成的“扎根生活沃土、服務基層群眾”中國文聯、中國美協文藝志愿服務團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了紅色革命圣地陜西照金,開展“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活動。
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向照金紅軍小學捐贈美術用品、體育用品、美術書籍和衣物 當天上午,美術家一行為照金紅軍小學捐贈了大量精美的美術用品、體育用品、美術書籍及由中國美術學院望境創意發展有限公司和浙江鯤鵬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捐贈的冬衣,并為學校創作數幅書法作品,隨后參觀了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瞻仰了陜甘邊革命根據地英雄紀念碑并敬獻花籃。
慰問團向革命紀念碑敬獻花籃 下午參觀陳家坡會議舊址展館并為老區人民書寫春聯。途中下起大雪,美術家們在風雪中為陳家坡村民書寫新春對聯并送上福字。當晚在銅川市舉行了大型義務筆會活動,美術家們分山水、人物、花鳥三組合作了三幅八尺整張的美術作品。此行美術家創作的所有書畫作品均贈予老區。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徐里代表慰問團一行 為照金紅軍小學題寫:“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活動中,照金紅軍小學校長楊高營介紹,這所學校借豐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對學生從小就以革命英雄故事感之育之,以“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校訓,鞭策學生牢記革命歷史,珍惜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學校寬敞的校舍、操場與完備的教學設施令美術家感慨老區生活已是日新月異。徐里和中國美協理事、河北省美協主席祁海峰等美術家特為學校題字“不忘初心砥礪前進”“知識改變命運”等。雖然此次慰問活動時間不長,但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創研部主任岳黔山,蘇州國畫院院長劉佳不約而同地談到了革命老區的變化,并表示,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美術家應用畫筆去弘揚和展現。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徐里在風雪中,為北梁村村民寫春聯 在參觀和學習的過程中,美術家們表示,對于中共黨史有了進一步了解,對于今后的主題性美術作品創作大有裨益。祁海峰表示,主題性創作的作品其實數量很大,但留得下的并不多,究其根本是美術家深入得不夠,對于創作,美術家不可浮躁,要靜心觀察,深入思考,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創作能夠呼應時代的優秀作品,繼承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精神。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王珂雖然是第一次到照金,但對陜北有深厚的情感,曾有六年時間每年都赴延安寫生創作,在中國美協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美術創作工程中選擇的題材也是延安時期學習馬克思主義蔚然成風。對于主題性繪畫,王珂畫過不少,比如2017年展出的“最美中國人——慶祝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大型美術作品展”中,他創作了《人民的好縣長——高德榮》 ,他還畫過辛亥革命主題的作品。在他看來,就拿高德榮為例,這樣一位為老百姓無私奉獻、一心為民的人值得畫家去弘揚和歌頌,傳揚真善美就是藝術創作的初衷。
慰問團美術家進行義務筆會現場 徐里表示,照金是大家心目中向往已久的圣地,美術家們來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這是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題中之意,大家與老區人民一起,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從照金這片紅色熱土中汲取力量和靈感,精神得到了凈化,靈魂得到了洗禮。大家看到老區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區鄉村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些都給美術家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激發了創作靈感。記者了解到,中國美協還將繼續帶領全國美術家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文藝思想,到邊疆哨卡、廠礦部隊、農村、老少邊窮地區深入開展“深扎”活動,與人民打成一片,創作有感情、有溫度、有情懷、接地氣,反映新時代、新征程、新景象的美術精品,回報社會。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