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8來源:中國美協 |
會議現場 為了更好地發揮藝委會(研究會)在學術建設、學術引領、專業指導等方面的職能,推動當代中國美術的繁榮發展, 1月17日,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2018年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就藝委會的學術定位、宗旨任務、組織管理、活動流程,以及各類展覽活動的相關規定和財務報銷相關規定進行了交流。
會議現場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里、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主任丁杰,中國美協各藝委會主任王明旨、唐小禾、蘇新平、高榮生、沈堯伊、徐鵬飛、尹少淳、薛永年、黎明、陳金華、張綺曼、何潔、吳洪、胡偉、呂品晶、殷會利,李曉林(主任代表),秘書長徐青峰、孫韜、黃洋(秘書長代表)、田忠利、李晨、王立軍、龍念南、劉健、陳堅、呂品昌、白明、湯志義、丁圓、張雷、苗登宇、李亮(秘書長代表)、肖文陵、唐承華、彥風、韓濤、孫磊、曹寶泉、王曉琳、吳洪亮,以及6個研究會的負責人李寶林、馬振聲、蔣采萍、李魁正、陳雅丹、蕭玉田、鄭星球、沉浮、蔣代明、劉臨、喬宜男,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藝術委員會工作處主任咸懿、副主任賀絢,中國美協財務負責人劉曉姣等6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副主任李偉主持。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里發表重要講話 徐里在工作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表示,中國美協藝委會是繁榮興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術事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代表中國美協統籌、協調、推動學術建設、學術引領和專業指導的機構組織,承擔中國美協聯絡、協調、服務重要職責,是服務黨和國家大局、服務美術界的重要機構。藝委會的委員都是有突出成就的專家,是當代中國美術學術高度的代言人,由這樣一支隊伍組成的藝委會,專業性強、輻射面廣、影響力大,具有重要的示范效應和引導作用,同時又具有非盈利性和公益性的特點,帶有公共文化服務的獨特性質。因此要高度認識中國美協藝委會在中國美術事業發展中的先鋒引領與導向標桿作用,擔負的學術責任與核心地位。
會議現場 徐里回顧了藝委會的發展歷程和歷史功績,他指出,在新的歷史時代,根據國家文藝事業發展的需要,以及中國美術自身發展的新情況新特點,在中國美協分黨組的正確領導下,藝委會大膽探索,不斷加強組織建設,合理配置整體布局,積極創新服務載體,延伸工作手臂,擴大工作覆蓋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進一步完善、發揮和調動了不同領域的專家力量,逐步建設成為一個團結和凝聚廣大美術專家的重要平臺,把中國美術的當代繁榮推向了新的階段。 徐里表示,中國美協依據協會工作實際和各專業門類特點,統攬藝委會全局,逐步理順藝委會的工作機制,明確藝委會的職責功能,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專家作用,探索建立健全美術類的行業標準和行業規范,規范展覽模式與活動范圍,加強財務紀律與預算管理等,形成常態化、長效性的工作模式,使今后的藝委會工作有規可循,有法可依。建構合理科學的選拔機制,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化機制,定期對專業藝委會工作進行監督和考核,結合換屆進行履職能力和誠信記錄評價。各藝委會進行學術活動應遵循相關的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依照本領域的學術思路與策略計劃開展各項工作,明確學術活動中的權利與義務。
會議現場
徐里認為,繁榮興盛新時代中國特色美術事業是黨和國家賦予藝委會的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中國美協藝委會的700多位委員是中國美術界的精英和核心,他們的學術行為代表著中國美術事業的的學術風向標。他強調,藝委會應倡導發展定位的高度、學術研究的深度、藝術作品的精度、思想內涵的厚度和精神情感的溫度,積極發揮導向引領作用。藝委會應關注中國文藝發展大趨勢,放眼于國際文化發展的前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美術傳統,學習借鑒世界各國優秀文化成果,講好中國故事,構建和提升中國美術在世界美術格局中的形象和話語權,為新時代中國美術的繁榮興盛發展貢獻自己應盡的力量。 徐里最后要求藝委會工作要把學習習近平文藝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習近平文藝思想為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美協藝委會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力爭以一批具有史詩品格、震撼心靈的精品力作抒寫新征程,以一批具有鮮明特色、質量上乘的展覽活動表現新時代,為開創藝委會工作新局面、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副主任李偉主持會議 隨后,各個藝委會參會代表,就本藝委會的工作情況作了通報交流。從舉辦展覽、研討會、出版刊物等出發,對學術標準、學科建設、展覽規劃、青年培養等各個內容進行了討論。
中國美協顧問、工業設計藝委會主任王明旨發言 中國美協顧問、工業設計藝委會主任王明旨介紹中國美協自第九屆全國美展開始將藝術設計納入大美術范疇,將藝術設計從企業生產轉向文化領域并落地生根,這是重要的文化現象。當今中國沿海地區出現了很多工業設計園區,眾多從業者對中國工業設計做出了重要貢獻,藝委會隊伍的組建除高校教學隊伍外也應吸納部分前沿實踐者,通過科學合理的結構促進專業發展。
理論委員會主任薛永年發言 理論委員會主任薛永年對中國美協2018年工作會上左中一書記和徐里書記的報告中提到的加強理論評論建設感到鼓舞和振奮。他強調,理論和創作是美術的兩翼,推動精品創作需要理論的支撐。當前應注重建設體現中華文明血脈和時代精神的美術理論,立足于文化自信的時代課題,既要薪火相傳也要推陳出新。他介紹了理論委員會為中國美術立言的系列活動,包括表彰老美術史論家和青年理論成果推優活動等,在活動中發揮旗幟作用、培育人才隊伍、發現存在問題、尋找解決方法,從而促進當代美術理論進步。
壁畫藝委會主任唐小禾發言 壁畫藝委會主任唐小禾表示,按照中國美協的學術定位的指示,壁畫藝委會舉辦了大量的研討會,促進全國高等院校壁畫專業的教學和創作,研究傳統壁畫的發展和保護,探索一帶一路壁畫藝術的復興等等,還有持續編輯出版的大型《中國壁畫》系列叢書,做了很多壁畫文獻的搶救性工作,為中國美術史留下了壁畫藝術的珍貴檔案。
插圖裝幀藝委會主任高榮生發言 插圖裝幀藝委會主任高榮生認為一個專業存在的價值在于和其他專業相比必須保持自己獨立的特性,這是嚴謹的學術問題,是認識這一專業的基本評判標準。他介紹了插圖裝幀藝委會舉辦的每一次活動都伴隨著學術問題出發,一方面充分認清自己的歷史脈絡,同時也著眼于當代的實驗和探索創新,從一個一個的小問題、小概念,逐漸梳理和突破專業發展,將中國書籍插圖裝幀博大精深的文化吃精吃透,也就樹立起了文化自信。
環境藝術設計委員會主任張綺曼發言
環境藝術設計委員會副秘書長丁圓發言 環境藝術設計委員會主任張綺曼介紹了本藝委會建立之初就提出了“為中國而設計”的學術主張,15年7屆大展和論壇以及20余本出版物,從歷史的發展、理論的價值、學科的教育、作品創新和影響力的角度對整個環境藝術發展進行了梳理,建立了行業的標準。她表示,環境藝術是大專業,關系到國家形象建設和老百姓生活質量,因此,環藝委第四屆環藝大展“為農民而設計”的專題,從人民需要出發,開展的生土窯洞公益建設項目,解決了很多人居民生問題,實現了設計為民服務。副秘書長丁圓介紹了環藝專業與雕塑、壁畫、建筑、工業設計等都有強烈聯系,希望在今后的展覽和工作中得到其他藝委會的參與和交流。
綜合材料繪畫與美術作品保存修復藝委會主任胡偉發言
綜合材料繪畫與美術作品保存修復藝委會秘書長唐承華發言 綜合材料繪畫與美術作品保存修復藝委會主任胡偉通報了各種展覽情況和巡展計劃,通過展覽促進創作、探索和創新。他介紹了本藝委會的“絲路明珠?中國古代壁畫現狀模寫”活動,深入陜西、甘肅、新疆等地,對洞窟壁畫進行模寫復制,一方面是對壁畫進行保護,同時也鍛煉了人才。秘書長唐承華表示,綜合材料繪畫的未來發展前景有很大的空間和拓展性,眾多展覽和創作培訓班的舉辦都是為了促進專業更好地發展。
連環畫藝委會主任沈堯伊發言
連環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李晨發言 連環畫藝委會主任沈堯伊介紹了連環畫的創作現狀,他認為當前的主要矛盾是社會需求和隊伍不足的矛盾,這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一時的展覽成功不代表目標的實現,必須要通過長期的人才培養才能促進質量的提高。副主任兼秘書長李晨介紹了幾屆連環畫展覽結合“反法西斯”“長征”“講中國故事”等重大主題,都形成了良好社會反響;他還介紹了青年連環畫培養基金項目,認為高校有著巨大潛力,培養連環畫的年輕人應該從高校發起;他還介紹了連環畫的文獻和評價體系工作、加強地方協會的連環畫隊伍建設等。
雕塑藝委會主任黎明發言
雕塑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呂品昌發言 雕塑藝委會主任黎明認為藝委會的己任是學術提升,而不是說做了多少數量的活動和展覽,這就要求在創作上立足學術根本,緊隨時代脈搏開展工作,尤其要注重后備力量的培養。副主任兼秘書長呂品昌強調藝委會堅持做學術高度的活動,也強調服務社會,服務城市發展和建設。他介紹了三屆國際雕塑雙年展通過學術主題的設置展示了鮮活的創作力量,也凝聚了專家隊伍;曾竹韶獎學金在雕塑教學和人才培養上的示范和標桿作用;“鋼鐵之夏”夏令營在鍛煉人才的同時,也在服務社會,利用城市的金屬廢料在創作,重新打造城市文化建設。
漫畫藝委會主任徐鵬飛發言
漫畫藝委會代秘書長王立軍發言 漫畫藝委會主任徐鵬飛介紹了當前漫畫活動的蓬勃態勢,除了藝委會開展的“子愷杯”、“三毛杯”、嘉興國際漫畫、桐鄉廉政漫畫、安陸水墨漫畫等等,社會上還有眾多展覽活動,但在質量上卻良莠不齊,更有打著一帶一路等文化旗號和中央精神而質量卻較差的活動,非但沒有為民眾帶來好的精神食糧,有時更由于利益所趨造成了社會亂象,這是文化繁榮時期必須要冷靜思考的問題。代秘書長王立軍表示,漫畫主要以報刊等媒體為載體,但隨著傳統媒體逐漸轉向數字媒體,根據新的載體變化促使藝術創作與表現形式的轉化和創新,也是有益發展的探索。
版畫藝委會主任蘇新平發言 版畫藝委會主任蘇新平對新一屆藝委會在思想和實踐方面進行梳理,一是要延續過去的品牌項目,包括全國版展和國際版畫雙年展;二是要繼承版畫的優良傳統,通過在不同地區開展若干活動,擴大版畫藝術的審美普及,同時實現為人民服務;三是要把握版畫的核心特質,在各版種版畫的語言層面深入研究,做到精和深,也探索新實驗。
平面設計藝委會主任何潔發言 平面設計藝委會主任何潔提出藝委會的重點工作之一還有正本清源,面對當下設計專業快速發展,從業群體領域廣泛,抄襲模仿、魚龍混雜、亂象眾多的局面,中國的平面設計更應該堅持國家視野、國家意識、國家形象和國民需求。他就藝委會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快速增加一些年富力強的青年人,補充新鮮血液;二是舉辦高層次、專業性的全國或國際平面設計大展,樹立行業影響力;三是加強與其他藝委會交流合作,促進設計互動發展;四是出版引領性的年度平面設計圖鑒,宣傳品牌和權威作品;五是舉辦一次新時代中國平面設計發展設計評價標準與發展趨勢的大討論。
漆畫藝委會主任陳金華發言
漆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湯志義發言 漆畫藝委會主任陳金華認為漆畫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的一年里,漆畫藝委會通過青年漆畫展、出版漆畫刊物、漆畫高研班和廈門漆畫展品牌活動等,推出了很多精品。副主任兼秘書長湯志義表示目前中國漆畫事業發展,將在舉辦展覽的同時推進高校漆畫學科的建設,推動地方省份漆畫藝委會的成立,擴大漆畫創作隊伍和規模等。他介紹了第五屆全國漆畫展、全國中青年漆畫學術展的聯系情況,還表示將舉辦一次全國小幅漆畫展,改變過去漆畫創作一味求大而忽略本體語言研究的局面。
建筑藝委會主任呂品晶發言
建筑藝委會代副秘書長韓濤發言 建筑藝委會主任呂品晶通報了藝委會的工作主要在三個方面發力,一是籌辦建筑藝術展,同時為下一屆全國美展建筑展做準備;二是聯合主辦全國美術院校建筑與設計年會,在建筑教育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三是開展系列的專題研討,包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振興傳統技藝,推動鄉村振興等課題,將建筑藝術與人民生活相結合做一些實事。代副秘書長韓濤介紹了建筑藝術展的籌備情況和“意境”主題的設置,擴展建筑和藝術的關系,并融入中國的當代性。
少兒藝委會主任尹少淳發言
少兒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龍念南發言 少兒藝委會主任尹少淳表示,少兒美術的活動在全國蓬勃發展,希望美協和藝委會能夠給予少兒美術堅強支持,起到引領作用。副主任兼秘書長龍念南形象的表示少兒藝委會是“年輕的老藝委會”,“老”指藝委會成立時間早,至今已三十多年了,“年輕”指面向少兒這一朝氣蓬勃的群體。少兒美術的社會需求大,而眾多教育機構卻良莠不齊,他建議就少兒美術教育機構的相關建設和教學出臺非強制性的專業指導評價標準,也希望十多年來一直努力堅持的城鄉融合、普通兒童與特殊兒童融合的少兒美術活動得到更多支持,還建議為少兒美術教師搭建展示平臺,包括為全國美展推送作品等,促進基礎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美術教育委員會秘書長王曉琳發言 美術教育委員會秘書長王曉琳表示,造就德藝雙馨名家、培養下一代創作人才,就要讓他們能夠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為人民、為時代創作的思想、境界、格局和本領,美術教育應該在這一層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教育為委會近年來的工作圍繞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師范教育、社會教育等問題進行了全面調研和梳理。并于2016年發布了“為社會創新的美術教育”的北京共識。她還關心美術教師這一培養未來創作人才的關鍵群體,呼吁關注美術教師的現狀和未來,提升整體教師隊伍素質,建議在全國美展中為美術教師設立相關板塊,搭建平臺,為中國美術教育打好基礎。
服裝設計藝委會主任吳洪發言
服裝設計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肖文陵發言 服裝設計藝委會主任吳洪表示藝委會應側重學術規劃,注重學術研究。副主任兼秘書長肖文陵介紹說中國的服裝設計教育包括產業發展在過去的30年是復制拷貝西方的歷史,沒有話語權。但是隨著我國影響力的增強,中國的服飾文化逐漸得到重視,藝委會的中心任務就是研究中國時尚文化,并將其在世界范圍內傳播,推動中國服裝教育和產業走向新的高度。通過舉辦中國高校服裝作品展,準備成立中國民族服飾文化藝術中心,籌備舉辦民族服飾文化多樣化發展大會等,為中國時尚文化在國際爭取話語權。
民族美術藝委會主任殷會利發言 民族美術藝委會主任殷會利匯報了藝委會五年來的重點工作。一是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的研修班,已經為國家培養了26個民族的130多位青年民族美術人才;二是申報并成功出版《中國民族美術》雜志,開展原生態民族美術研究,推介青年民族美術家;三是創辦中國民族美術論壇,出版論文集,推動學術建設和交流;四是舉辦民族美術雙年展,就展覽工作,他提出了開展民族美術工作面臨的經費困難問題,影響了學術純粹性,迫切希望得到支持搭建一個純粹的展示優秀民族美術的學術平臺。
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劉健發言 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劉健對藝委會的定位進行了剖析。他認為,藝委會在不同時代承載的任務始終圍繞中國美術事業發展過程進行學術定位,它的屬性實際是專家團體的智慧,因此在不同時期在學術建設、學術研究、學術引領、藝術創新等多個層面取得了重要建樹。他還就中國畫藝委會的工作和發展做了通報,在工作種踐行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圍繞中國畫現狀、本體語言、價值規律、現代演變、世界文化背景下的發展策略、固本清源的主張等開展深度的研究。他表示藝委會應該恪守學術的底線和標準,委員們應該有為人民而創作的基本操守,發揮責任和擔當精神。
蔣兆和藝術研究會會長馬振聲發言 蔣兆和藝術研究會會長馬振聲表示,研究會是一個有深度、有高度、有典型性、有代表性的研究會,它針對繪畫面臨的問題深入研究,樹立典范,宣揚主張,發出聲音,有利于促進美術事業健康發展。
中國美協財務負責人劉曉姣發言 會議最后,中國美協財務負責人劉曉姣就財務制度有關事項做了說明,強調中國美協的財務制度就是遵守財政部和中國文聯的制度,是國家對事業活動中財務制度的基本遵循和要求。藝委會專家在創作時是藝術家的身份,但在藝委會工作中作為專業藝委會的領導人就是管理者,對于經費的管理和使用也要遵守財政部和文聯的制度和規定,從而促進工作順利開展。 李偉總結會議:由于時間關系,部分沒有發言的與會代表也可隨時將建議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反饋。這次會議在短短的三個小時里,不僅聯絡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更使中國美協各藝委會和各研究會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進而推動藝委會工作緊緊圍繞十九大精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的時代命題,在高度上再邁上一個臺階,在質量上更提升一個層次,從而營建更加健康的學術氛圍,形成更加良好的業態環境,促進中國美術事業不斷發展繁榮。
與會領導合影
編輯/審校:藝委會辦公室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