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0來源:中國美協 |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舉世矚目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之年,也是北京雙年展創辦15周年,以“絲路與世界文明”為主題的第七屆北京雙年展于9月24日至10月15日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參展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達到102個,不僅是展覽創辦以來參展國第一次破百,也是世界上首個參展國家破百的美術展覽,成為名副其實的美術聯合國,也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新的“吉尼斯”紀錄。 新年伊始,值此習近平主席在瑞士發表“人類命運共同體”演講一周年之際,為便于2019年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籌備工作及時有效開展,2018年1月30日上午,北京雙年展主辦方專門在京組織召開了第一次策委會。策委會由該展覽總策劃、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徐里主持。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左中一,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共同為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策委會成員頒發聘書并分別致辭。策委會顧問、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總策劃、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策委會召集人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副秘書長、巡視員陶勤,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鏞,以及(依姓氏筆畫順序)丁寧、馬書林、盧禹舜、包林、劉進安、鄒文、尚輝、張曉凌、杭間、董小明等策劃委員共同與會。會上具體實施單位以口頭匯報和宣傳片播放兩種形式,匯報介紹了北京雙年展有關情況;策委會討論了第八屆北京雙年展主題方向、修訂了展覽章程。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左中一講話 左中一書記首先發表重要講話,對往屆北京雙年展的工作進行了簡單的回顧,并對第七屆雙年展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對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的策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許,尤其是希望策委會能夠按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思想,以及習近平文藝思想,講好中國故事,更好地拓展國際性,真正用大家的智慧為下一屆雙年展定位,左書記在講話中強調: 美協的工作很主動,第七屆北京雙年展剛剛結束,就召開第八屆的策劃會,應該說這是近幾年最早的一次策劃會。自2003年舉辦以來,北京雙年展越來越得到中外藝術家的認同,也成為世界美術領域一道靚麗的風景。去年的第七屆是非常成功的,也得益于大家策展的成功,很多方面都創造了雙年展之最。最近國內一些媒體在盤點2017年重大文化活動的時候,不少都提到了北京雙年展,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外交部也把展覽國內外的入選作品收入國家外事收藏的備選庫,希望雙年展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回顧15年來的雙年展發展歷程,無論是參展范圍,還是作品質量,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的影響不僅在國內,而且影響到世界。雙年展為什么有這樣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首先是國家的強大,這是一個前提。第二是展覽的主題選的好。展覽主題亮明了我們的觀點,展什么、選什么,通過主題亮明了一面旗幟。在剛剛結束的中國文聯全委會上,文聯黨組李屹書記在報告中對雙年展也特別給予肯定:以“絲路與世界文明”為主題可謂恰逢其時,這個主題是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世界融入參與的積極回應,也體現了參展各方對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絲路精神的共同追求。我們要充分看到展覽主題的重要性,這是辦好雙年展的首要環節,也是增強我國美術在國際美術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關鍵。 我們都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對于籌備第八屆北京雙年展來講,也要自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握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這一重大背景。“新時代”是現在的關鍵詞,也是我們所有事業和工作的最大的背景??倳浱貏e強調“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文藝思想,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中華文化立場和審美理想,樹立世界眼光,著眼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通過雙年展的平臺,吸引中外美術家積極回應和踴躍參與,傳播好來自世界各國的友好聲音,讓藝術的感染力超越時空、跨越國界,真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期待第八屆北京雙年展在拓展文化交流與合作空間方面積極探索,把這一日趨成熟的國際品牌越辦越好。在第八屆雙年展當中,期待能夠涌現出更多精彩絕倫的繪畫和雕塑作品,使這屆雙年展在原有的基礎上能夠有新的收獲、新的突破。
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講話 劉大為主席在講話中說:不管從時代使命、國家政策、國際形式還是展覽自身等各個方面來看,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的籌備與舉辦不僅是各主辦單位最近兩年的工作重點,更是各位策委應當全情投入、積極謀劃的事業,預祝用我們共同的心血灌溉澆注的北京雙年展,在15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從八屆一次策委會開始,從順利籌展到成功舉辦,能夠繼續實現質的飛躍,乃至成為全世界從事繪畫和雕塑創作的藝術家們一直熱愛共建的人類繪畫雕塑藝術的“命運共同體”。 1月中旬剛剛召開的中國美協2018年度工作會題為《抒寫新征程壯麗史詩 繪制新時代最美華卷》的工作報告中,不僅在2017年工作回顧“堅定文化自信,打通國內外交流渠道,全方位展示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部分,有對“絲路與世界文明”為主題的第七屆北京雙年展的概括性論述,在2018年重點工作“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將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彰顯于世界”的部分,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的前期籌備工作更是赫然在列。美協的工作團隊效率很高,新年伊始就組織召開了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的第一次策委會。 2017年7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之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文件,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對照《意見》中“形成一批具有中國特色、國際影響的人文交流品牌;著力推動我國吸收借鑒國外先進文明成果取得更大進展”這一要求,已經創辦15周年、成功舉辦了七屆的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不但是前瞻性自發契合《意見》的具體體現,更是美協下一步繼續深化落實《意見》的最好抓手。《意見》還指出,要豐富和拓展人文交流的內涵和領域,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雙向發力,在人文交流各領域形成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項目,進一步豐富中外人文交流年度主題。 主題恰恰是北京雙年展最重要的一面面旗幟。從第一屆的主題“創新:當代性和地域性”到第二屆的“當代藝術的人文關懷”以及后來的“色彩與奧林匹克”“生態與家園”“未來與現實”“記憶與夢想”,一直到第七屆的“絲路與世界文明”,這幾屆展覽辦下來都是非常成功的,體現了集體策劃的智慧。15年來北京雙年展的主題既有時代性,又有國際性,盡量不給藝術家束縛,又能引起很多共鳴。這些主題得到了全世界藝術家的響應,從外國藝術家的創作題材,甚至從其作品的標題及其說明上,都可以看出是認真地閱讀了主題釋義的,因此主題成為闡發我們文化主張的很好的載體。 第八屆北京雙年展剛開始籌備就已經顯示出國際參與的熱度:雙年展的國際策展人,白俄羅斯、秘魯、塞爾維亞等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官員,甚至是往屆參展藝術家,紛紛搶在主題確定之前,在第七屆還在進行收尾工作的時候,就已經第一時間主動提出了申辦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特展、積極爭做主賓國的請求,或表達再次參展的意愿,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展覽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徐里主持會議 徐里書記強調,北京雙年展策委會的核心任務,就是如何在第七屆的基礎上,把第八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辦的更好。要辦的好,首先策展非常重要。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下,我們怎么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治理,最重要的是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展現中國的擔當。 去年12月份在北京召開的全球政黨領袖高峰會,主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攜手建設美好世界”,在劉大為主席的領軍下創作了一件巨制國畫作品,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政黨領袖高峰會,我們用了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寫意,畫了一張長卷。200多位世界各國的政黨領袖都在作品上簽名并合影,會議的邀請函、晚會背景以及招待晚宴菜單均使用了作品圖像,藝術在國際多邊外交中的滲透力、影響力和話語權、軟實力的彰顯得到了充分顯示。 第八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將深入思考如何響應“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同時富有中國特色和時代蘊含,既要有中國故事、中國特色,又要體現國際化、國際語境。北京雙年展的策委們已經提交了一些主題建議,大致也是圍繞這個關鍵詞在展開的。最后遴選出最合乎展覽的、面對全世界的主題后,會及時向世界公布。 北京雙年展已經辦了七屆,關鍵是如何繼續提高它的藝術水平?,F在參與國已經很具規模,規模以外,最重要的是展覽的學術水準問題。無論是國外的參展畫家,還是國內的藝術家,對國內的藝術家要更加嚴格,在學術引領方面要有更高的預期目標。第八屆北京雙年展必須在這個方面有所突破和提升,那又將會是新的超越和提升。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出席會議并發言 吳為山館長很感謝北京雙年展自創辦以來一直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中國美術館的標志性建筑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北京雙年展的重要標記,可以說美術館也沾了雙年展的光。之前去到很多國家,拜訪了很多大師,發現他們已經創作好的作品其實與我們的展覽主題都有關系。在第八屆主題提出來以后,需要有目的的跟一些國家的美術大師去聯系。如果能把他們邀請過來,北京雙年展的整體藝術水平也會更高,而且作為國際雙年展的影響力就會更大。從展覽展示方法來講,要展廳內、展廳外兼顧,有意識地請一些大師在展覽期間把中國美術館的室外空間用好,營造一個北京雙年展的整體氣場和氛圍。
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副秘書長、巡視員陶勤出席會議并發言 陶勤副書記代表具體實施單位對第七屆北京雙年展進行小結的同時,對第八屆的實施規劃予以介紹: 去年的第七屆北京雙年展,恰逢展覽創辦15周年,迎來了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參展國過百,中非、斐濟、幾內亞、洪都拉斯、馬爾代夫、巴勒斯坦、巴拿馬、塞舌爾、也門等國都是首次參展;第一次按照國清組的規定,從文聯、文化部、商務部到中辦,超規格辦理報批文件;第一次成為文聯系統使用外交部新的來華人員網上簽證管理系統填報國外藝術家信息的活動,這個設備目前還處于磨合期;第一次組織藝術家合作創作超尺寸的大型主題作品用于美術館圓廳的點題點睛,同時填補了當前大型的“一帶一路”主題美術作品的空白;第一次嘗試做雙年展畫冊等出版物的海外發行;第一次與外交部合作,讓雙年展的部分中外參展作品成為國家外交系統的固定收藏;第一次外國駐華使館主動請求,他們的文化部長希望在雙年展的開幕式上講話;第一次回執要出席展覽開幕式的外國駐華使館、大使、參贊等外交官超過100位;雙年展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帖子第一次點擊量過萬;第一次下屆主題還沒有定,外方就來表達申報下屆特展的意愿等等。諸多的“第一次”,既是北京雙年展邁上的新臺階,也是對雙年展的考驗,必須不斷謀求合乎規章的更新的工作方法或對策,為各個合作方掃清各種障礙、解決各種問題,才能使那些原本“雙刃劍”的“第一次”妥妥地成為純粹的亮點。 可喜的是雙年展經受住了各種考驗。從投稿階段來自世界各國的萬余件作品到展覽期間進入中國美術館的15萬觀眾,從各主流媒體持續報道到外交部的高度認可,從20多位駐華大使及國際文化藝術機構發來的賀電祝賀北京雙年展迎來15周年到埃及、幾內亞等國的文化部為其入選的藝術家提供參加開幕式活動的往返機票,以及我駐斐濟使館開始為斐濟入選藝術家提供資助,在很多中外外交和文化機構的眼中,北京雙年展早已成為值得公派的活動。 因為雙年展涉及國家眾多、報批環節復雜,北京雙年展的籌備工作歷來都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作。隨著參展國的增多,需要協調的機構和環節越來越多。第七屆北京雙年展海外作品的回運已經接近尾聲,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的籌備必須要比國內許多展覽提前很多。前段時間已向展覽的策委們征集了第八屆的展覽主題,并聯絡美術館預定場地,計劃在2019年國慶黃金周前后在中國美術館全館展出??紤]到展覽的長遠發展,擬在中國文聯、北京市政府和中國美協三家創展主辦單位的基礎上,應中國美術館的要求,吸收其為新的主辦單位。但是,與一般性的展覽不同,按照國清組的有關規定,增加主辦單位的提議必須得到國清組的批復。目前正在進行有關申報的準備工作。 展覽主題和展覽章程確定后,以此為基礎,美協將同中國美術館、北京市政府、中國文聯、文化部、商務部等有關單位或函商、或請示,及時取得項目前期國清組的批復,文聯系統的國際性項目,目前只有北京雙年展以及文聯自辦的國際民間藝術節在國清組批復的保留舉辦活動清單之中。但是,每屆確定活動時間、地點以及主題后,包括主辦單位的新增或減少,都要一事一報。作品評選后還有外事報批程序,它比一般性的展覽多了若干報批程序。每一個環節都要抓緊時間辦理,拿到國清組的批復之后才能及時召開籌備啟動新聞發布會,聯絡駐華和我駐外使館的文化官員、文化教育機構,積極爭取國際文化及美術機構的支持,以歷年積累的兩千多位各國藝術家為“志愿者”“傳薪人”,世界范圍內廣泛征集響應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的主題作品。為評選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上屆入選102個國家,聯絡了130多個國家。 自2003年舉辦首屆北京雙年展以來,組委會已經累積接受了60多個國家500多位參展藝術家的繪畫和雕塑類捐贈作品達500余件,約占歷屆北京雙年展展品總數的八分之一,涉及當代架上藝術中繪畫、雕塑有關的各個門類,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質量較高、品類豐富的獨一無二的國外當代美術品收藏,是開闊國內美術界人士及愛好者眼界的藝術寶庫,具有極高的研究和展示價值。繼國外巡展之后,今年又要開始以歷屆北京雙年展展品精華為內容的國內巡展,目前已經在籌劃山東和遼寧的巡展。深圳大芬希望與美協合辦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我們也會積極配合。
北京雙年展策委會顧問邵大箴與會并發言
北京雙年展策委王鏞與會并發言
北京雙年展策委丁寧與會并發言
北京雙年展策委馬書林與會并發言
北京雙年展策委盧禹舜與會并發言
北京雙年展策委包林與會并發言
北京雙年展策委劉進安與會并發言
北京雙年展策委鄒文與會并發言
北京雙年展策委尚輝與會并發言
北京雙年展策委張曉凌與會并發言
北京雙年展策委杭間與會并發言
北京雙年展策委董小明與會并發言 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第一次策委會與會策委就展覽的主題確定、章程修訂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熱烈的探討,為下一步的國清組報批等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學術基礎。按照往屆經驗,從召開第一次策委會到展覽開幕大約有一年半的籌備期,項目前期國清組報批、主題發布、章程公布、國內外征稿、翻譯評選、作品評選后的外事報批、編印圖錄、運輸通關、布展撤展、宣傳接待等等環節將先后啟動,關于本次策委會的更多資訊在履行有關報批手續后,將及時通過召開主題發布會、發布官方微信、印制參展指南等方式和渠道發布。 攝影:王保勝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