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7來源:中國美協 |
編者按:一年一度的兩會召開,美術界代表積極參政議政,提交提案,為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建言獻策。《美術家通訊》陸續收集他們的提案或媒體采訪,歸納輯錄“兩會聲音”,以饗讀者。
全國政協委員徐里:加強全國美術館博物館主題性創作展示與教育
關于加強全國美術館博物館主題性創作展示與教育的提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文藝、文博事業要有新面貌、新氣象。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近年來,文化尤其是文藝事業蓬勃發展、繁榮興盛,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文化自信得到彰顯。特別是美術事業,在中國美術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創作生產了一大批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主題性精品力作,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同時,在各地也都有一批反映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情的優秀作品,與此同時,我們深感,這些作品的功能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比如它們并沒有在國家各級美術館、博物館得到更充分地展示;再比如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鮮明、最直接的傳播者,還無法影響和教育更廣大的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 鑒于此,我建議國家各級公立美術館、博物館在寒暑假期間開設專題展覽,展示近年來國家和各省市組織創作的重大主題性美術精品,并配備專業講解員,將這些作品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傳播出去,特別是加大對廣大青少年的教育與引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同時,為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藝高峰,建議國家級重點美術館、博物館加大對主題性美術創作展覽項目的支持,特別是加大對重要時間節點重大美術展覽項目的展示與收藏、教育的力度,比如,可免除國家重大主題美術展覽展示場地租金,并適當延長其展期,增加展覽推廣、傳播、教育力度,加大對主題性創作的收藏等等,讓當代真正傳播正能量、代表主流價值取向的美術精品走近大眾,讓更廣泛的群體能夠共享當代美術創作的最新成果。防止公益公共類美術機構淪為出租場地,過于重視創收,而忽視并弱化了社會教化的公益服務與公共教育的重要功能。據我了解,不少國家級博物館和一些民營美術館已經走在前面,比如恭王府博物館、北京時代美術館等場館,今年開始已經陸續免費承接國家級主題性美術展覽項目,更加主動地承擔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責任。希望有更多的國家級重點美術館博物館后續跟進,為新時代中國美術事業的繁榮興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關于成立國家文化戰略智庫的提案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化尤其是文藝事業蓬勃發展、繁榮興盛,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文化自信得到彰顯。特別是美術事業,在中國美術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創作生產了一大批有骨氣、有溫度,能夠表現出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精品力作。這些作品大量走出國門,呈現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博物館。但是,顯而易見,這些展覽和作品的呈現,并沒有形成一股合力,中國文化不是攥緊一個拳頭打出去的。還有,現在國家在全世界設立了大量的孔子學院、文化中心等文化機構,這些機構常年不斷地通過各種方式傳播著中國文化,但還沒有達到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預期效果和影響。原因是什么? 其實這是一個國家文化戰略的頂層設計問題,現在國家相關機構、社會團體等,對中國當代文化的整體發展缺少一個戰略性思考,或者缺一個頂層設計。近些年,文化活動多了,展覽多了,但從國家層面來講,都是松散的,各部門存在短線行為狀態。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應對臨時的事務比較多,抓具體項目比較多,但是這個頂層怎么做,從觀念到路徑到路線圖,這些思考是缺位的。美國的藝術強大,不僅僅是藝術家強大,還有他的國家頂層設計,美國藝術家協會有一整套戰略思考,這一點正在被不同的西方學者披露出來。美國人對自己的文學、藝術的發展有思考,他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我們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好。 因此,我建議應該成立一個國家智庫,相關的政府機構、文化機構、專家學者都加入進來,對中國文化的軟實力、話語權、核心價值觀,對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給方案、定措施、出路徑、列時間表。為國家文化走出去做一個整體規劃,做一個10年、20年、50年的規劃。有這樣一個完善和長遠的規劃,相信我們的話語權、軟實力和中國的核心價值觀就會逐漸得到彰顯,通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們不僅是經濟強國,我們還是一個影響世界的文化強國、大國。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