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來源:中國美協 |
適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為了更深刻地認識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以及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中共中央編譯局、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承辦的“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5月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是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活動,而美術作品展覽正是這個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藝術展現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馬克思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斗爭的一生,特別是以繪畫的藝術性來體現其浩瀚深邃的無產階級思想科學體系,是需要美術工作者深入思考和著力探索的主題,也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藝術研討和創作的著力點。參與創作的美術工作者深深知道,藝術不是寫日志,只有進一步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解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刻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打造出時代藝術精品,奉獻給黨和人民。 此次主題美術創作中,圍繞與馬克思生平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節點,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馮遠、劉大為、孫景波、王珂、丁一林、秦文清、王嫩、于文江、黃駿、金瑞、井士劍、李曉林、劉健、駱根興、馬剛、苗再新、邵亞川、宋克、孫立新、王鐵牛、吳憲生、俞曉夫、張峻明、鄭藝24位美術工作者創作了《馬克思、恩格斯與工人代表們在一起》《革命的一家人》等24幅作品,中國畫作品尺幅為丈六(5米×1.9米),油畫作品不小于2.5米×2.5米,皆為巨制。 ![]() 馬克思童年時代的特里爾城 作者:于文江 中國畫 190cm×500cm 2018年 ![]() 中學時代 作者:金瑞 中國畫 250cm×250cm 2018年 ![]() 終生伴侶 作者:王嫩 油畫 250cm×300cm 2018年 偉大友誼 作者:李曉林 油畫 300cm×250cm 2018年
創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 作者:馬剛 油畫 250cm×410cm 2018年 ![]() 寫作《共產黨宣言》 作者:苗再新 中國畫 193cm×503cm 2018年 ![]() 在倫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協會作報告 作者:黃駿 中國畫 219cm×490cm 2018年 ![]() 參觀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參觀第一屆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 作者:井士劍 油畫 250cm×400cm 2018年 ![]() 為《紐約每日論壇報》撰稿 作者:宋克 油畫250cm×300cm 2018年 ![]() 在英國博物館 作者:俞曉夫 油畫 210cm×360cm 2018年 ![]() 潛心寫作《資本論》 作者:孫立新 油畫 300cm×350cm 2018年 ![]() 將《資本論》贈給達爾文 作者:秦文清 油畫 150cm×335cm 2018年 ![]() 《資本論》在工人階級中傳播 作者:吳憲生 中國畫 213cm×550cm 2018年 ![]() 在國際工人協會海牙代表大會上 作者:王鐵牛 油畫 250cm×350cm 2018年 ![]() 支持恩格斯撰寫《反杜林論》 作者:丁一林 油畫 250cm×250cm 2018年 ![]() 晚年關注俄國和東方經濟落后國家的發展道路 作者:劉健 中國畫 458cm×192cm 2018年 ![]() 遙望東方 作者:鄭藝 油畫 310cm×250cm 2018年
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 作者:張峻明 油畫 300cm×250cm 2018年
窯洞中的燈光 作者:邵亞川 油畫 266.6cm×300cm 2018年 此次創作任務時間緊迫,從2018年1月5日,創作小組召開第一次工作會,由中共中央編譯局組織專家學者,對美術工作者進行相關培訓,系統介紹馬克思生平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節點,并提供相關資料,美術工作者認領選題,到2018年4月12日,中央有關領導帶領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有關負責同志赴藝術創作地,觀摩正稿,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和建議,短短三個月時間,創作者從構思、小稿擬定到畫作呈現,出色完成任務,創作出一批有溫度、能夠體現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其中,由馮遠創作的中國畫《在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成立大會上》,選取馬克思于1864年9月在國際工人協會成立期間,受委托起草“成立宣言”和“臨時章程”等重要文件,并向領導機構和來自法國、德國、意大利、波蘭、愛爾蘭的工人代表介紹文件內容的歷史情節,以情景再現的方式,表現該史實的瞬間。創作者采用現場參與者的身份,從講臺左側以低視角構圖表現演講中的馬克思——他正說出工人階級的心聲,并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爭取和捍衛自身的權益而斗爭。為表現現場熱烈的氣氛,作者有意突出臺上工人協會執委和臺下工人代表群情激昂、熱烈鼓掌的互動氛圍,并且以嚴謹的造型和寫實手法,深入刻畫眾多人物的生動形象,從而通過思想家和無產者的關系,揭示這一創作主題的內容和歷史意義。 ![]() 在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成立大會上 作者:馮遠 中國畫 200cm×450cm 2018年 劉大為創作的《馬克思、恩格斯與工人代表們在一起》,表現了馬克思在恩格斯的陪同下,走訪英國曼徹斯特和倫敦等地工人區,與工人親切交談的場景。在表現這種人物眾多的大場面,尤其在突出歐洲人物形象特征方面,中國水墨寫意人物畫具有一定表現難度,創作者面臨挑戰。作者巧妙地將西畫素描、色彩元素融入中國水墨寫意,豐富了人物形象的表現力。畫面上有不同年齡的男女工人,更有童工形象,深刻表現了資本主義社會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壓榨。馬克思和恩格斯形象是整幅作品的重心,作者進行了深入刻畫,不僅形似,更表現出馬克思和恩格斯作為偉大思想家的靈魂所系。整幅畫面注重用線,并以筆墨變化豐富色調及黑白灰關系,以突出整體藝術效果。 ![]() 馬克思、恩格斯與工人代表們在一起 作者:劉大為 中國畫 230cm×390cm 2018年 孫景波的《革命的一家人》描繪了一個安詳寧靜的夜晚,燭光下、壁爐前,馬克思的家庭詩歌朗誦會正在進行。這是一個享受莎士比亞詩意的美好夜晚:二女兒勞拉依偎在母親燕妮身旁,大女兒小燕妮坐在桌前出神地凝視著父親的表情,不滿八歲的小女兒艾琳娜,看著爸爸動情的樣子,眼神里充滿喜悅和好奇。此刻,馬克思自己也沉浸在詩意之中,他的手指伴隨著朗讀的節奏,下意識地在坐椅的扶手上敲打著節拍。馬克思的家庭,是一個令人敬慕的、偉大的革命家庭。他的妻子燕妮,不僅是他生活、生命中親密的終身伴侶,而且是他思想的、革命事業的堅定不移的同志和戰友。燕妮和馬克思的三個女兒,在他的影響下,也都先后成為馬克思思想的繼承人和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杰出戰士。 ![]() 革命的一家人 作者:孫景波 油畫 250cm×380cm 2018年 王珂的《延安時期學習馬克思主義蔚然成風》,旨在弘揚黨在延安時期形成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感召新時代中華兒女不斷探索實踐、追求真理,把馬克思主義學風代代相傳。在創作思路上,作者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為呈現全黨在艱苦環境中不斷加強學習的生動場面,打破常規思維,選擇翻譯整理馬克思著作的博古、張家祥宣講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場景,以普通黨員群眾為主體,通過對“認字就在背包上,寫字就在大地上,課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蓋上”的表現,再現真實的學習場景。二是以陜北的窯洞與遠處的寶塔山為背景,點明特定環境。當時的延安在全國就是學習的象征、進步的象征,這也是這件作品所要表達的核心內容。三是著力表現共產黨人上下一心,努力為中華民族尋找出路的探索精神。通過對人物的塑造、場景的布局,把物質條件極端困難環境下共產黨人堅毅、樂觀的品質和科學探索的精神深刻傳達出來。 ![]() 延安時期學習馬克思主義蔚然成風 作者:王珂 中國畫 200cm×500cm 2018年 駱根興的《滿腔熱情支持巴黎公社》是一幅具有政治思想情懷和宏闊豐滿藝術表現的創作。馬克思形象的塑造,是這幅作品的核心。作者通過表現馬克思會見公社社員時外表的相對沉靜和內心潮水般的激情,將其與“沖天的巴黎人”的革命行動融為一體。畫面中,作者選取馬克思幾個具有標志性的動作,融合到一個組合性的場景和氣氛中,成功塑造了一個多元空間,如加入巴黎公社藝術委員現實主義大師庫爾貝持筆創作、平民形象的“自由女神”引導人民戰斗、國際歌作者歐仁鮑狄埃和皮埃爾狄蓋特、旗幟、“七月圓柱”、國會大廈、火焰燃燒的天空等視覺元素;運用具象寫意的畫面節奏,飽含激情的筆意,略帶歷史感的暖色調,支撐起整件藝術作品。 ![]() 滿腔熱情支持巴黎公社 作者:駱根興 油畫 250cm×700cm 2018年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后,中國美術家協會在主題性創作組織化程度和原創性方面不斷增強,先后舉辦“最美中國人”等一系列重要展覽,推出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中國美術家協會和廣大美術工作者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力爭以一批批具有史詩品格、震撼心靈的精品力作抒寫新征程,以一批批具有鮮明特色、質量上乘的展覽活動表現新時代,為開創美術工作新局面、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做出新的貢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ㄗ髡邽橹袊佬g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刊登于《人民日報》5月6日12版美術副刊。
(轉自: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