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1來源:中國畫 |
5月10日,年過九旬的法國著名學者、漢學家、法蘭西學院通訊院士Vandermeersch 汪德邁先生在法國阿爾多瓦大學教授、索邦大學遠東研究院研究員、江蘇省中國畫學會藝術委員會委員李曉紅女士的陪同下到江蘇省中國畫學會藝術交流。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高云委托副會長周海歌、張廣才、毛曉劍,副會長兼秘書長翟優,常務理事王平接侍并藝術交流。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油畫家邢健健等參與了交流活動。 在充滿濃濃友情的氣氛中,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翟優首先轉達了高云會長對法國客人來學會藝術交流的熱烈歡迎及問候。年過九旬的汪德邁院士回憶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藝術家們在2015年11月巴黎發生恐襲時,不顧個人安危,毅然登上飛機,為法國朋友送上中國藝術,展現了“中國風雅”,以實際行動支持法國人民,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得到了法國各界朋友的好評和贊賞。 汪德邁院士說,通過幾年來法蘭西學院顧班、胡日蒙、迪埃、皮埃爾·卡隆諸位先生和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的藝術交流,雙方己經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歡迎大家常去巴黎辦展交流,通過藝術活動增進兩國人民的情感和友誼。 在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展廳,年過九旬的汪德邁院士仔細觀看了每一幅展陳作品,均為當代中國畫壇名家之作。院士說,自己非常喜愛中國畫藝術和書法藝術,尤其中國書法最具藝術魅力。院士對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在藝術家高云會長的帶領下凝聚這么多優秀藝術家非常贊嘆,他說,有這樣一個平臺,對“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太有意義了。 汪德邁院士與中國傳統文學的不解之緣,曾于1961至1964年在香港與饒宗頤教授共事,研究中國古文字學和語言學,自此尊饒教授為老師。汪德邁院士著有《新漢文化圈》、《王道》等學術巨著,并于1980年獲得被譽為漢學界諾貝爾獎的“儒蓮獎”。他回憶起自己與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的相識經歷和深厚情誼充滿無限懷念。他表示,自己一生熱愛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的研究也能促進法國文化的發展。他還饒有興致的品鑒了中國首款經典書畫和酒結合的文化精品——茅臺鎮國臺猿公酒,認為非常的不錯。幽默風趣的汪德邁院士還打趣地說,他跟饒老學習學問,饒老跟他學喝酒。
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的藝術家們紛紛對汪德邁院士的到來,對他的淵博學識,對東方文化各種知識的精通,能與各種人親切交談,對中國人民與中國文化發自心底的熱愛,對促進中法兩國文化交流的執著充滿敬意。 交流現場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周海歌代表高云會長頒發聘任李中耀教授為學會顧問、李曉紅教授為學會藝術委員會委員的聘書,并對他們夫婦在中國畫領域取得的成就、在法國傳播中國藝術及中法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貢獻給矛高度評價。 汪德邁,法國漢學家,國際漢學教授,法國高等實驗研究所研究員,法國遠東研究院院長,法蘭西學院通信院士。他于1980年獲得法蘭西學士院儒蓮獎、法蘭西學士院銘文與美文學院最重要的奧馬樂獎、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法國教育金星榮譽勛位等榮譽稱號。2016年8月,他在北京榮獲由中國國家新聞總署頒發的第十屆“中華圖書特殊奉獻獎”。其主要作品有《新漢文化圈》、《王道》等學術巨著。 李曉紅,旅法學者,法國索邦大學遠東研究院研究員,法國阿爾多瓦大學外文系副教授,江蘇省中國畫學會藝術委員會委員。她于2001年獲得法蘭西學士院儒蓮獎,主要從事中國古代龍鳳文字與圖像研究、中國書畫造型藝術、中國近代留法藝術史、華人參政史以及敦煌學研究。主編或參與主編《東方精神:西方視角》《世界神幻動物的符號書寫與圖形創造》《中國藝術家作家在法國——1920年至1950年》《中國書法在法國:書法教學中的理論與實施》《漢字文化圈國家書法研討:心手合一》等著作,于《敦煌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或譯文50多篇。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