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4來源:江蘇省美術館 |
2018年7月10日下午,由江蘇省美術館主辦,水印版畫材料與技術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江蘇版畫院協辦的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交流項目“行遠及眾·中國水印木刻版畫文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嘉賓有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劉旭東,江蘇省國畫院書記、常務副院長劉云,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惠泉,《美術》雜志主編、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尚輝,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陳琦,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陳新建,南京市文聯副主席濮存周,江蘇省文化廳藝術處副處長李慧,江蘇省文化廳藝術處副調研員羅擁軍,金陵美術館館長劉春杰,江蘇省現代美術館常務副館長包信源,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崔勇,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吳嬪,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廖鵬,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張放,江蘇版畫院院長劉彤彬,啟東版畫院院長朱建輝。出席開幕式的著名藝術家、學者、教授有程勉、金明華、丁立松、張遠帆、翁成豪、楊春華、周一清、應天齊、徐開利、張珂、萬子亮、張天星、顧志軍等。 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惠泉,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陳琦,《美術》雜志主編、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尚輝先后致辭。劉旭東、徐惠泉、尚輝、陳琦為展覽揭幕。 江蘇省美術館依托“水印版畫材料與技術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為平臺,致力于水印版畫的研究、交流和推廣。本次展覽分為典藏水印木刻版畫作品展、木刻版畫史料展、水印木刻版畫邀請作品展、青年水印木刻版畫作品展四部分,展出作品和文獻300余件。展覽一方面旨在勾勒水印版畫傳承發展的歷史脈絡,另一方面更呈現出水印版畫在當代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和內在精神,它已不再主要表現為過往的圖像復制的功能,而是回歸到作為藝術的本體價值上來,成為藝術家思想、觀念和情感的直接表達手段,體現出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自覺。同時,也期望通過此次展覽觀照當代水印版畫的發展方向,為其呈現更為自主和內省的面貌,完成在觀念和技術等多重層面的當代轉型提供思路。 展覽還通過整理水印版畫在秦漢、隋唐、五代后晉、明、清、民國、建國后至今的發展脈絡,結合各個歷史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機構、事件、人物及作品,拍攝了一部貫穿于整個展覽的紀錄片,讓觀眾在展覽結束后仍有機會通過紀錄片感受水印版畫的歷史變遷與藝術魅力。 本次展覽自籌備到舉辦經歷了近兩年的時間,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的大力支持,江蘇省美術館以學術研究為導向,以時間軸為順序,梳理展現中國水印版畫歷經兩千年的發展過程與輝煌成就。通過此次展覽,重現了中國水印版畫發展歷程中的輝煌篇章和經典,這既是一次對水印版畫的歷史回顧,更是一次對未來的展望,力圖以此為契機,探索中國當代水印版畫如何在新的時代語境下建構起主體性和獨立的審美價值。展覽持續至8月10日。 展覽開幕式當天上午,“行遠及眾·中國水印木刻版畫文獻展”學術研討會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二樓會議室召開,二十多位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參會并紛紛發言,學術研討會由《美術》雜志主編、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尚輝擔任學術主持。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