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3來源:中國美協 |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書林寫意——馬書林中國畫作品展”,于2018年8月5日下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展出了馬書林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的創作歷程,作品涵蓋了工筆花鳥、寫意花卉和水墨人物等80組,共160件,較為全面地展示了馬書林先生40余年來的創作歷程和藝術造詣。
馬書林 馬書林先生是一位卓有建樹的藝術管理者,也是一位在中國寫意畫領域獨樹一幟的藝術家,曾任中國美術館常務副館長、魯迅美術學院副院長等重要職務。他在從事藝術管理工作的同時,從未間斷過藝術創作實踐,作品曾多次參加各種美展并獲獎。
本次展覽展出了馬書林各時期的繪畫精品,其中包括20世紀80年代的工筆花鳥畫代表作《向天歌》,曾獲“第三屆全國青年美展”三等獎;《弄春暉》入選“紀念建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鵝 鵝 鵝》和《銀夢》先后入選“第六屆、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并獲優秀作品獎。
馬書林是一位具有豐富精神內涵和高邁藝術情操的藝術家,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和卓越的創造能力。這次展覽中比較突出的一批作品,是他在離開中國美術館常務副館長崗位之后,專為此次國博個展而全身心投入創作的。在這些作品中,他以自己一直以來特別青睞的關羽、包公、穆桂英、孫悟空為主要表現對象,在形式語言上作出大膽突破,獨具特色,隱隱然有大家之風。一類是尺幅上有突破,所創作的關羽等形象高近4.3米,被放大到如此尺幅的人物,需要畫家有突出的筆墨駕馭能力和深厚的審美素養,才能大而不空,大而有神,大而有力。另一類是構圖章法上有突破,這在《關羽組畫》《穆桂英組畫》《包龍圖組畫》《齊天大圣組畫》等組畫系列中表現尤為明顯。這些組畫以同一人物為表現對象,由不同姿態和神情的八幅小畫組成一組,中間以夸張稚拙的書法點題,書畫相得益彰,構思巧妙,匠心獨具。 (轉自:國家博物館)
作品欣賞
向天歌,絹本,82×202cm,1980年
貴州儺戲,223×315cm,2017年
紅渠艷鮮圖,182×90cm,2017年
惠風荷暢,100×200cm,2017年
社火,155×470cm,2018年
包青天,430×156cm,2018年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