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7來源:交匯點 |
首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期間,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聯主辦,省國畫院、省美協承辦的“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百米長卷美術精品創作中期成果特展”在揚州美術館舉行。在大運河這條千年汩汩流淌的長河里,藝術家們擷取了最流光溢彩的浪花,通過栩栩如生的描摹呈現給當下,引來眾多喝彩與關注。 ![]() 這是一次穿越時空而凝聚成的藝術結晶。作為我省美術界的一項大型美術創作工程,“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自去年10月正式啟動,大運河沿線7省(市)15位書畫家秦劍銘(江蘇)、江可群(江蘇)、孫曉云(江蘇)、趙曉鐘(江蘇)、許堅(江蘇)、錢廣信(河北)、茹峰(浙江)、安玉民(江蘇)、張建京(河南)、劉明波(山東)、徐光聚(北京)、趙彥國(江蘇)、方勇(天津)、詹勇(江蘇)、徐鋼(江蘇),經過1個多月,對運河沿岸3個省、2個直轄市、20多個城鎮進行采風、寫生、考察,縱覽大運河全貌。之后,經過5個月的集中精心創作期間,數易其稿,最終完成了高約1米、長46米的中稿。 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這次展出的部分只是創作的中稿,但是磅礴氣勢已經一覽無余。上下兩卷分別為“人物篇”“山水篇”,通過一條生動的脈絡,把散落分布的文化瑰寶串成“珍珠項鏈”,構成了一幅跨越時空的“清明上河圖”。 上卷“人物篇”里,四個歷史畫面徐徐展開:吳王夫差與他手下正在開挖大運河的士兵,他們完成了歷史上開挖大運河的“第一鍬”;坐著龍舟的隋煬帝,正在視察忙碌的運河施工現場;鏡頭一轉,已經是宋朝繁華的汴京,這座汴河邊的城市一片繁華景象,河上舟楫往來不斷;場景更迭,騎在馬上的忽必烈,身后是漕運的繁忙景象。站在這幅鴻篇巨制面前,生動的歷史場景讓人幾乎感覺置身在現場之中,一眼千年感受大運河的“前世今生”。 ![]() 下卷是表現新時期運河風光的“山水篇”,一眼望去,磅礴大氣的河流山川,韻律生動的寫意工筆,展現出了運河沿岸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北國瑞雪、冀魯高秋、江淮綠野、吳越花雨,從北國皚皚的白雪,到江南的桃花盛開,運河兩岸,一年四季美景不斷。畫卷從北京開始徐徐展開,淮安水上立交、高郵鎮國寺塔、揚州五亭橋、邵伯船閘、蘇州虎丘塔、浙江南湖紅船、浙東運河、現代化的寧波港……壯闊的時空關系構成了一幅壯美圖卷,不僅給人帶來審美的愉悅,更讓人涌起去體驗畫中精彩美景的激動。 值得一提的是,這幅運河長卷由知名作家丁帆作序、葉兆言作后記、夏堅勇創作文字內容,這些文字都由著名書法家孫曉云書寫,為這幅壯美圖卷增添了學術高度和人文意蘊。 中國美協副主席、省美協主席、省國畫院院長周京新介紹,這次由江蘇畫家領銜創作的長卷,由老畫家秦劍銘擔任創作團隊的領銜人,畫面上的筆墨語言盡顯“新金陵畫派”前輩們風骨。在整個創作當中,藝術家們有著非常明確的定位,就是傳承和發揚“新金陵畫派”深入生活、表現生活的傳統,同時又堅守了抒發真情實感的創作路徑?!敖酉聛淼拇蚰撟髌?,將在藝術語言上進一步提升,讓畫面表現更加貼切。同時,畫作將要放大篇幅,所以整個格局上都要有所調整,包括透視關系上、畫面空間效果以及點綴細節上,都會有所改進。創作團隊將會采納各方意見,精心打磨,爭為歷史留精品。” 據介紹,終稿的長卷預計高將達到近 2.4 米,長度 120 米,是國內藝術家們有史以來創作的關于運河主題的最大篇幅作品。最終的百米長卷預計會在 9月底完成,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周年獻禮,并由規劃建設中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收藏,成為大運河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歷史見證。 交匯點記者吳雨陽 顧星欣/文王子杰 焦賢穎 陶蓉 曹陽/視頻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