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7來源: |
![]() 開幕式現場 4月27日上午,由江蘇省文聯和中共無錫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問道山川——周勝榮中國畫展”開幕式,在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行。 ![]() 領導嘉賓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張懷西,中國文聯副主席董偉,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立群,中共無錫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徐一平,中共無錫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飛,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燕東升,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國中,江蘇省文聯原黨組書記王慧芬,江蘇省文聯書記處書記、副主席王建,無錫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霞,故官博物院原副院長張之鑄,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巡視員鄒偉南,中國畫學會副會長程大利,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美術》雜志社長、總編尚輝,中國畫學會常務副會長劉龍庭,以及關山越、王鏞、李培雋、羅世平、鄭工、趙力忠、陳池瑜、裔萼、張敢、張公者、梁元、楊雨青、周蘇春等專家學者出席了開幕式并參加研討會。 出席今天開幕式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美術家和美術愛好者以及新聞界的朋友。 開幕式由中國美協理事、江蘇省美協常務副秘書長佘玉奇主持。 ![]() 燕東升致辭 燕東升代表中國美術館對周勝榮先生表示熱烈祝賀。他說, 在喜迎建國70周年,紀念改革開放41周年之際,舉辦“問道山川——周勝榮中國畫展”,有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彰顯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二是體現出這個時代的精、氣、神;三是起到文化交流的積極作用。 ![]() 程大利講話 程大利認為,成果出自勤奮,周勝榮與筆墨朝夕相伴,創作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本次畫展展出的山水畫作品58幅,這些作品從不同的藝術視角,采用多樣的表現手法,抒寫了他道法自然的藝術追求,展現了雋永溫潤的藝術風貌,相信這個畫展,一定會給大家帶來——來自大湖之濱的一股清新空氣。 ![]() 袁飛講話 袁飛代表中共無錫市委、市政府對此次展覽順利舉辦表示祝賀 ,向關心無錫文化事業發展的各位領導、來賓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無錫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文化底蘊豐厚,人才輩出,藝術繁榮,顧愷之、倪云林、王紱、徐悲鴻、吳冠中等一批畫壇宗師都來自無錫,為中國繪畫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書畫之鄉”的土壤孕育了無錫一代又一代書畫家,周勝榮就是其中代表之一。“問道山川—周勝榮中國畫展”能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這是各界對他的充分肯定與認可,是無錫乃至江蘇美術界的一件喜事、也是一件盛事。 袁飛表示,將繼承弘揚具有無錫地域特質的書畫藝術,進一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彰顯無錫文化底蘊和魅力,推動無錫文化高質量發展。 ![]() 楊立群講話 楊立群代表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到場祝賀。他說 ,江蘇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經濟大省、文化大省。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持續發展,社會不斷進步,文化日益繁榮。近年來,江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以及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在經濟強、環境美、人文好的同時,著力打造文化大省、文化強省,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滿足人民精神文化追求新需求 。 楊立群認為,周勝榮是近年來江蘇涌現出的眾多中青年畫家的優秀代表,也是江蘇著力培養藝術領軍人才,繁榮文化藝術的一個縮影。周勝榮以氣象雄渾的祖國山川和無錫秀麗的太湖山水為內容,以遒勁有力的筆墨之道和直抒胸臆的獨特感受,問道山川,贊美祖國、謳歌時代,體現了一個優秀畫家應有的藝術素養和社會責任。 楊立群表示,今年是偉大祖國70周年華誕。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支持下,江蘇文化繁榮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借此機會,我們熱忱歡迎各位領導,各界朋友多來江蘇走走看看,一如既往給予江蘇指導幫助,推動江蘇文化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 周勝榮致答謝詞 周勝榮在答謝中說,能到中國美術最高的藝術殿堂舉辦畫展,不僅是一生巨大的榮耀,更是鼓勵和鞭策。他表示,要以此次畫展為楔機,更深入地向傳統學習,向自然學習,向同道學習,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藝術境界,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獻給這個偉大的時代! ![]() 顧秀蓮宣布畫展開幕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宣布畫展隆重開幕。 ![]() 王慧芬與顧秀蓮 ![]() 王建與 張懷西 ![]() 主持人佘玉奇 ![]() 觀看展覽 ![]() 展廳盛況 ![]() 吳為山觀展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雖未能出席開幕式,卻在前一天親自到展廳觀看畫展,并指導相關工作! 名家作序程大利(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國畫學 會副會長、人民美術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 宋人郭若虛云:“竊觀自古奇跡,多是軒冕才賢,巖穴上士,依仁游藝,探頤鉤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畫。”又云:“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 依仁游藝,首先是仁。為人須有心胸志趣,志趣高邁則天下若我,心平氣和則行筆從容。勝榮胸懷寬廣,筆生波瀾。觀勝榮山水,墨色氤氳連綿,行筆縱情恣肆。心不住于一念,筆不困于一技。畫作人生理想,格調所寄,有空既畫,無空且止,純系“為己之學”。故而起于情,發于志,感物吟懷,獨上高臺,設云煙于縑素,納山川于碗底。筆下常見四時煙霞,大壑雄奇,滿壁江南風度,吳門雅懷。豪放雄奇處不失溫潤秀朗。作畫滿懷激情,筆力連貫,氣脈充盈,形質兼顧又充滿欲說還休的不盡韻致。雖不達老拙厚重,但比之那些只求圖式的炫技之作要多出許多內容來。樸素之美正是大境界。 ![]() 程大利 畫求內美,不務外觀。內美者“非筆墨無所見”,故而筆精墨妙為歷代畫論要詣,亦是中國畫家終身功課。歷代大師巨子,無一不于筆墨中錘煉終生。 “道中庸,極高明”,筆墨從不偏執一隅,無過無不及,千變萬化求得心法。勝榮于墨海中遨游,筆墨記述著一腔摯愛和過往的情愁。若再強化書法,濟以詩魂,出入宋元,融鑄前賢精義,必得大成就。以勝榮的才華和潛力言,余對之充滿信心。
![]() 吳為山 吳為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厚潤華滋乃賓虹大師水墨之境界,皖南之濕潤的山水美景是其繪畫美學形成的生活之源,現代以來多少丹青妙手心摹筆追。出身于顧愷之、倪云林故鄉的周勝榮長期浸淫于先賢水墨山川之中,且于自然中感悟古法化為心象,今周君于中國美術館展其心作,觀其篇篇宏制,深為感動,書此以為述懷。 ——吳為山于中國美術館己亥陽春 周勝榮簡介![]() 周勝榮 周勝榮,江蘇無錫人,1963年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無錫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無錫市文聯委員、無錫東方美術館館長、書畫藝術雜志編委、江南書畫院副院長。早年師從無錫著名畫家楊雨青先生學習中國畫,后赴京拜著名畫家程大利先生為師,并研修于中國國家畫院。作品《官鵝溝》被中國國家畫院收藏;作品《大岳新綠》獲2012吳冠中藝術館開館暨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作品《高秋大野間》獲“畫說武當”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作品《白云出幽谷》獲“泰山之尊”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多次隨中國文化部代表團參加土耳其、塞浦路斯、以色列、埃及等國家舉辦的中國文化周活動,展出作品被多國收藏。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問道山川——周勝榮畫集》。 部分展出作品![]() 大岳圖 紙本水墨 245cmX125cm ![]() 深山湛清華 紙本水墨 178cmX98cm ![]() 泉帶雨聲出溪林 紙本水墨178cmX98cm ![]() 萬嶺和吟 紙本水墨 178cmX98cm ![]() 秋林 紙本水墨 178cmX98cm ![]() 太行南坪 紙本水墨 138cmX136cm ![]() 古運河畔 紙本水墨178cmX98cm ![]() 川藏道中 紙本水墨 138cmX68cm ![]() 云起高岳 紙本水墨 178cmX196cm ![]() 讀書圖 紙本水墨 38cmX38cm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