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7來源: |
![]() 夏曉云 夏曉云 江蘇江陰人。曾先后就讀于蘇州美專、廣西藝術學院中國水彩國際高研班,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訪問學者。曾任江陰市書畫院院長,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美術師,江蘇省水彩(粉)畫藝委會委員,無錫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江陰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作品參加國內外美展并獲獎,多次舉辦個人畫展,《江陰市書畫院作品集--夏曉云卷》、《水色無邊--夏曉云水彩畫作品集》由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多幅作品被國內外政府、學術機構及個人收藏。 獲獎、入選情況: 2000年 水彩畫《晨》入選“ 亞亨杯”全國書畫精品大展; 2001年 水彩畫《秋水》入選“紅蜻蜓”杯全國水彩畫展; 2007年 水彩畫《母子情深》獲中國宣傳畫競賽銅獎; 2008年 水彩畫《高原紅》獲“關注人口共建和諧”全國美術作品展入選獎; 2009年 《1925年的記憶》、《江陰港》獲“國慶成立六十周年江蘇省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 2011年 水彩畫《城市邊緣》入選第二屆全國小幅水彩畫展; 2011年 水彩畫《人生》、《瓴》兩幅作品參加韓國展“第8回公州國際美術展”; 2011年 水彩畫《滿倉》入選第11屆日本國際水彩畫大會巡回展; 2012年 作品《城市邊緣2》入選“第十四屆中國人口文化獎”,獲美術類優秀獎; 2012年 水彩畫《海天之間》入選“慶祝建軍8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暨第十二屆全軍美術作品展”; 2014年 水彩畫《致無盡歲月》獲“國慶成立六十五周年江蘇省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5年 《大江祭》作品獲“豐碑”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江蘇省美術作品展優秀獎,并入選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全軍美術作品展; 2016年 水彩畫《航天夢》獲首屆江蘇省美術獎提名獎; 2017年 水彩畫《大江祭 》入選 第三屆江蘇省文華獎; 2017年 水彩畫 《致無盡歲月》 獲第二屆江蘇美術獎提名獎; 2017年 水彩畫《活著》獲張浦杯江蘇省第三屆農民畫展三等獎; 2018年 水彩畫《致無盡歲月》參加“靜水深流——2018中國水彩研究優秀作品邀請展”; 2019年 色粉畫《唐韻》參加2019粉畫藝術(中國)年度展獲“品牌贊助獎”。 精彩水云間—讀夏曉云水彩畫文/張晴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 夏曉云是勤奮的。遙想當年,我們同在蘇州美專求學,他是我們班上最勤奮的同學之一。記得一次去同里和周莊寫生,我每日一枕黑甜,酣睡不起,每每勞煩老師大駕叫我起床,催我快快出去畫畫。此時,夏曉云往往已畫了一張《日出》和一張《風景》歸來,我想他一定是在天亮之前就出門去寫生了。兩相對比,讓我汗顏。從1986年畢業至今已是三十多年,我已扔下畫筆多年,而夏曉云一如既往地辛勤筆耕,從不間斷他的藝術追求。能30多年如一日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堅持畫到今天,這是一種精神。何謂精神?就是千百次地為著自己的理想去追索。何謂藝術?就是千百次的追索道路上探窺到的人生美景,點亮了心靈。 ![]() 《船廠新姿》 夏曉云是較真的。“廢紙三千”(夏曉云的一枚閑章),只為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他不光在藝術實踐中磨練自己,也從理論層面上提高自己,從不同的藝術種類中尋找創作靈感,同時還注重研究當代藝術的語境,從中尋找水彩畫創作的切入點。為了更好地理解水彩畫的技法、把握其精髓,他研究水彩畫的歷史并撰文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他研究比對中國傳統繪畫,從而找到了水彩畫與國畫的契合點:“水彩畫和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在工具、材料上是相似的,都是以水為媒介,有著對水的韻味和情趣的共同追求。”(夏曉云《談談水彩畫及其發展前景》)畫水彩要熟悉“水性”,要充分發揮水的作用,但水分在畫面上有滲化、流動、蒸發的特性,而且會受空氣的干濕度影響,很難拿捏。為此,夏曉云只得為難自己:七月流火,卻時常作畫時不開空調,為了不使水份過快蒸發。 ![]() 《興國寺塔》 夏曉云的畫作是感人的。因為他的創作有靈感涌現,有真情流露,有人文關懷。蘇軾論詩云:“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論畫曰:“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追,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夏曉云深諳此道。“很多次,我珍惜著自然給予我的靈感,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從床上爬起,為的是捕捉住藝術女神留在我腦海中的瞬息想象。有的時候,我在散步的時候、與朋友聚會的時候、甚至在喝茶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停下來走向畫桌。我真切地明白,自然給予我們想象力是多么的不容易,沒有了想象,那么一切繪畫都失去了它的意義。”(夏曉云《水彩畫及其它》) 水彩畫于夏曉云,是表達人生感悟的手段,是不離不棄的靈魂居所。在夏曉云的畫作中,這種對人生對自然的感悟是可讀可感可賞的,故而觀者能從他的畫中找到共鳴,找到曾經有過的一種共同的記憶、思緒或心境。夏曉云又是為人生而藝術的,他不將自我拘禁于象牙塔之中,他對水彩畫的發展前景、對現代人的生活環境有著強烈的責任感。他提出了水彩畫與家居裝潢結合的想法,水彩畫抒情、明快、輕松活潑,能讓居室變得更優雅、舒適、恬靜,讓忙碌的現代人在斗室之中也能放飛心靈、神馳八荒、臥以游之。 ![]() 《強國夢 蛟龍--遠望》 從裝潢專業走向水彩畫創作,于夏曉云并不偶然。20世紀80年代的美術院校彌漫著純藝術至上的思潮,哪怕是設計專業的學生,也會較著勁相互“攀比”繪畫功底和創作實力。在這種氛圍下成長和求學的夏曉云也不例外,繪畫創作于他是一種內在的精神需求。而白墻黑瓦、活潑潑的水潤江南本身又是天然圖畫,激發著夏曉云的創作欲望。水彩畫與中國畫精神的契合,也促使他選擇了這一畫種。夏曉云的水彩畫筆墨酣暢、透明清澈、色彩鮮亮,空朦婉約的水鄉風景,絢麗繽紛的似錦繁花,生動畢肖的人物寫照,融進了他于硯田中勤懇耕耘多年得來的藝術感悟,融進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氤氳流暢,融進了生于斯長于斯的水鄉澤國的靈秀氣息。每當讀到夏曉云的水彩畫,我的情緒仿佛被拉回到了當年學藝起點,待何日,我也會重拾畫筆,重訪大好河山,寫盡經年心景。 ![]() 《太湖美》 ![]() 《揚帆2》 夏曉云即將出版畫集,且囑我為之作序,故欣然命筆,祝愿他的畫集順利付梓。我更得知,夏曉云正在努力地突破自我,以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在此也希望不久的將來,能看到他全新的藝術面貌,祝愿他在未來的藝術人生道路上更加水澤云絢,精彩無比,水色無邊。 ![]() 《起航》 ![]() 《泊》 作品欣賞及名家點評![]() 《煙雨太湖》 ![]() 《夢園》 關維興:——一級美術師、原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藝術委員會副主任、被譽為"無與倫比的亞洲水彩大師" 夏曉云,一位才思敏捷情感赤誠的水彩畫家。 江南溫潤的地理曾孕育出優秀的音樂家,也給予畫家夏曉云以靈性。因此,賦予繪畫作品以音樂品格,或者在音樂作品里悟出繪畫的倩影,便成了他的追求。于是,他筆下煙波浩淼的歸帆,演繹出心的靈動;明麗剔透的靜物,編制出景的律動;質樸的人物透出時代的脈動。畫風雖然寫實,卻不拘泥于自然主義,而是飄動著小夜曲般抒情的旋律,沉淀著畫家深深的情感,并且成功地借助美麗的畫面將其傳遞給了讀畫人,這或許他是最難得最值得稱道的了。 無疑,畫家已經走在成功的道路之上,令人稱羨,又適逢水彩藝術發展的大好時期,更何況自己又正當年,藝術之路在他面前的擴展肯定是不會有盡頭的,不斷到來的必定是那無限的風光。 ![]() 《航天夢》 ![]() 《意大利印象》 高冬:——清華大學教授、美術研究所主任,亞細亞水彩畫會秘書長,北京水彩藝術研究院、北京藝高水彩畫院院長 夏曉云2013年來清華大學做訪問學者,他是一個出奇積極上進的人,不管手里是啥事情都要理想化的去完成它,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這樣的完美主義的人一旦迷上水彩畫一定是欲罷不能的,更不容易逃脫出來。水彩畫更容易讓人上癮,是因為難于掌握的技法總是更容易引誘人去追尋,再熟練的人也難于完美和理想的表達。而完美主義者一定要在不可能的事情里去找可能,這就注定是件沒完沒了的事情。 所以我看到的夏曉云總是一個腳步匆匆、忙忙碌碌、停不下來的勤奮的人,他會利用每一個空閑時間爭取表達他的未完成的想法,在大家一起外出寫生的時候,他總是比大家早起一些,動作總是能快一步,最后的結果也就總是畫作比大家多出不少。 ![]() 《滄?!?/div> ![]() 《歲月無聲》 周剛:——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水彩畫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夏曉云是我的朋友,他在我的朋友中是一個十分獨特的人。無論你與他分別多久多遠,他的形象與表情卻消散不去。只要你稍不小心,你對他的印象就像慷慨的鋪就在你腳下的路,帶你去與他交往的往事中。每到這個時候,我那被裹藏的心像一潭透亮的淵清澈的可以看到彼此心的倒影。只要是三五朋友在一起,你便最多聽到的是大家親切的稱呼“曉云”的名字。曉云不與人爭,他把憤怒、不滿與痛苦囚禁在他的心底。他常有一種違背自己來成全他人的釋然。對這種違背,他也樂于平靜的接受。無論什么人用極簡的語言或是長篇高論他都會耐心的聽著,并將你的語言和高論在他的心中組合拼圖成畫面。在他的拼圖完成前,請你別做出任何評判或下定結論,因為當曉云的拼圖完成之后他自有定論。無論你講的是清晰或者是模糊,是黑夜還是黎明,當他心中的拼圖完成之后,心中便是明朗的。這是曉云,一個不與人爭,也是不屑與人爭的曉云。 曉云的作品清澈透明,他常常用濕畫法,甚至是濕中濕的畫法來表現煙云朦朧的江南景色。他有良好的藝術基礎和個性的藝術追求,他的作品往往給我們帶來新的氣象和那跳躍的卻又是穩健的,沉沉的水色朦朧的南國風情。他的作品是一個個細節精彩的綜合,卻又露出了整體渾然的華彩。以使得他的作品給人精致和諧,整體流暢的總體感受。他的作品有著中國傳統水彩一脈相承的精神與風格,這里我用石濤先生的一句話共勉:“在墨海中立定精神,筆鋒下決出生活,天幅上換取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 愿曉云在求索著中再放光明! ![]() 《致無盡歲月》 ![]() 《農家一角》 陸慶龍:——江蘇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水彩藝術委員會主任 2009年,夏曉云調入江陰市書畫院,正式開啟了自己水彩藝術的全新旅程,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也更多地認識和了解了他。 夏曉云是這樣的一個守望者。是歲月告訴了夏曉云,你的守望從來就不會孤單,你的堅持絕不會被辜負,一如你的水彩始終不曾獨行過。于是,夏曉云用他的作品《致無盡歲月》將自己的執著連同夢想一起送入了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這是江陰地區畫家第一次入圍全國美展。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最近省美協換屆中他被選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水彩水粉畫藝委會委員 。這是對那個曾經一路尋師訪友、執著前行的跋涉者最好的獎勵。然而對于他來說,成功的喜悅是暫時的,行行復行行,永不停歇的探尋才是一個藝術家生活的常態。 我們祝賀夏曉云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繪畫風格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夏曉云一步一個腳印地精心構筑自己的理想境界和精神家園,他要用作品來證明一步步探索和走過的印記,所有的努力只為了當初的堅持。 ![]() 《江南遺韻》 ![]() 《漁家小景》 ![]() 《遇見》 王平善:——藝術評論家、 大連收藏藝術家 在夏曉云畫室,我看到幾方閑章,對于畫國畫的人來說閑章再平常不過了,而對水彩畫家的閑章我感到很新奇,信手拈來,一方“廢紙三千”的閑章吸引了我。把玩閑章,品茗攀談,我不僅感悟了畫家對藝術的勤奮拼搏,而且也品讀到了他不斷求索的毅力。近二十年來,夏曉云正是憑著摯愛繪畫的熱情和筆耕不止韌勁,逐步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繪畫風格的道路。 夏曉云筆下的作品有相當一部分是為家鄉的山山水水創作的,江南的小橋流水,楓葉人家,亭臺樓閣,田園山莊,無一不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用淡淡的畫筆勾勒出如夢如幻的江南美景,使人們在欣賞中感受到了江南水鄉的恬美,心靈上也得到了一種深深的靜化,我想如果沒有作者“廢紙三千”的反復探索,是不會有如此精美簡潔的山水圖畫的。作者也正是以如此純靜的心靈創作著美麗家園的一幅幅圖畫。 ![]() 《港灣》 ![]() 《正午》 ![]() 《野渡》 ![]() 《彎口》 夏堅勇:——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 我的書房里有一幅水彩畫,水光瀲滟,山色空蒙,幾條泊岸的漁船如依如偎。取名《漁光曲》。作者夏曉云。 有懂畫的朋友看了,說畫的氛圍感很強,因為從畫面中可以看出來的振顫,水的波動,空氣的透明,甚至還有畫面外那個 —— 或幾個)踏著晨露懶洋洋地走來的船工。 我不懂畫,但也感到畫面有一種清澈的抒情意味。后來他的畫看多了,便覺得看他的畫有點兒像喝下午茶或假日闔家出去郊游,他的詩意不是詩人那種沒邊際也沒著落的詩意,而是工薪階層忙碌后的詩意,安寧、舒適,帶點甜絲絲的溫馨。藏在畫面后面的畫家則是一位敦厚而又有些品味的人物,態度很坦然,也很誠懇。雖然他的畫中間也有思念、傷感和歷史的懷舊,但色彩總是飽滿而不張狂,體現出流暢的均衡感和秩序感。說到底,夏曉云只善于營造什么,從來不會去顛覆什么。 他常常叫我給他的畫取名字。有一次,他畫了足球場的一角,油漆斑剝的球門上掛著破爛的球網,一只打了補釘的足球靜靜地躺在草叢里,他問我看到了什么,我說看到孤獨。于是那幅畫就取名《孤獨》—不光是足球的孤獨,也是少年心靈的孤獨。此后,我還為他命名了另外幾幅畫:《酷》、《蹈浪》、《格言的主人》。在這些畫里,有序與詩意這樣兩個本來看似矛盾的方向被恰到好處地統一在一起,畫家把某一瞬間無限地凸現出來,而詩意的本質其實就在于瞬間對永恒的啟示。 也有我取的名字他不合意的,例如劉天華的那一幅,我取的名字大概叫什么《D弦上的憂傷》。他覺得太拗僻,沒有用。也罷。 我給夏曉云的畫取名字,大致就這么幾幅。平心而論,這幾幅都不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但在我來說,它們確實都曾經感動過我。更重要的是,它們讓我走進了畫幅后面的那個世界—關于空間的無限可能性和心靈的最大自由度。 隨便說一句,夏曉云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幅水彩畫:季節、色彩、氣氛(甚至溫度),還有那種撲朔迷離的潤澤感。不少畫家的名字都固執地指向某種藝術境界,請仔細體味以下這些名字:關山月、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 夏曉云也算一個吧,這名字傳達了一種樸素而清澈的抒情意味,一如他的畫。 ![]() 《大江祭》 ![]() 《海天之間》 ![]() 《江湖?!?/div> 黃戈:——江蘇省國畫院副研究員、傅抱石紀念館館長助理 我參加過不少有專家學者聚集在一起的研討會,但今天這個研討會真是一個非常接地氣,很實在的研討會,讓我出乎意料。我是研究美術史,特別是國畫方面比較多一點,水彩接觸少。但今天看完展覽,我的感受是夏曉云對水彩的理解和追求是在水彩風格民族化、表現題材地域性的方向上不懈努力的。他的江南水鄉畫得就非常有“中國派”、“江蘇味”。具體說,他是非常善于發揮水彩的特性和優長的畫家,并把水彩中與中國畫相交融、相近似的部分不斷強化和深化,形成了屬于他個人的藝術語言體系。這一點很難得,也值得肯定,照此發展,他一定可以不斷凸顯自我風格和價值,而這種價值不是面貌上簡單的與眾不同,而是具有民族化風格、地域性內涵的水彩畫。 ![]() 《魅力海瀾》 ![]() 《江陰海戰》 ![]() 《高原紅》 ![]() 《芳華》 ![]() 《小歌手》 ![]() 《準星在心》 ![]() 《唐韻》 ![]() 《整裝》 ![]() 《往事隨風》 ![]() 《打工的母親》 ![]() 《底層》 ![]() 《建設者》 藝術花絮![]() ![]() ![]() ![]() ![]() ![]() ![]() ![]() ![]() ![]()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