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6來源:藝棧網 |
2020年1月1日下午3時,由個山美術館主辦,廣東汕頭富嘉大酒店、廣東汕頭碧灣溫泉度假酒店協辦,澳門導報、中國美術市場報社、東方藝術媒體聯盟、中藝國際展覽館、北京宋莊印象空間、北京天成東方藝術俱樂部、翰宸畫館聯合支持的“個山八友畫展”在北京個山美術館隆重舉行。 本次畫展展出了王子虛、白野夫、韓沛池、余本海、白陽道人、劉庚、霍香結、譚永虹八位實力派畫家近期創作的34幅條屏作品,畫展精彩紛呈,受到眾多藝術家與收藏家朋友的一致好評。 ![]() 嘉賓合影 ![]() “個山八友”畫展集序 維公元廿一世紀一零、二零年代迭新之期,京東運河之畔宋莊藝術聚落,王子虛、白野夫、韓沛池、余本海、白陽道人、劉庚、霍香結、譚永虹以水墨佳作會于個山美術館,時譽“個山八友”,斯藝苑之小集,實盛世之大雅,晶雪瑞應,氣象蔚然。 夫華夏文士之會,古已有之,東周大爭之世,蓋集于諸侯公子之家,要在謀國,無暇藝事;比至建安,鄴下西園以詩酒酬答,開文會之新風,遂播興于魏晉,竹林、金谷、蘭亭、竟陵……文人雅集而人文燦然。迄于唐,吳中四士、飲中八仙,非必聚于一處,而時人斯譽以重之。迨至宋,徽宗以九五之尊御筆親繪文會圖,藝文相會遂成人世之至崇。有宋以降,丹青水墨亦漸為文會之要項。明清之際,吳門四家、揚州八怪、四僧、四王,乃彪炳畫史,宣芬海內。于今“個山八友”之會,實紹復文統,承續藝脈之雅事也! 若夫孤雁失陣,獨木非林,星聚而為斗,重巒以起脈,人之同氣相求,同類相聚,實自然之理也。極目中外,放眼古今,三五之眾,七八之群,甚或十百千萬,人之相聚,或為議事,或為商貿,或為選舉,或為圍觀,或爭或商,林林總總,皆心為身役,情為欲傷,唯我文會之事,發乎逸興,歸于閑正,忘卻名利之得失,臻于生命之善美。實華夏文明之獨秀,他國歷史所未有。噫嘻!“個山八友”之會,誠乃文化自信之體現也! 夫水墨者,發端于士夫文人畫,以書入之,長于寫意。意者,士夫之胸襟,文人之情懷也。迄于今世,現代水墨、當代水墨、新水墨……名號多矣。旨在創新,新于何處?愚之淺見,需從源頭尋起,亦即文人作畫之意。個山館主劉海博君,雅好文人畫多年,資之于市,頗有所獲,浸之于心,甚有所得,今以八友之雅集,一展當代文士之襟懷,個中之意,觀者于“新水墨”或有會焉! 快雪時晴,烹茶煮酒,以畫會友,散懷迎新,不亦樂乎! 賈謬/己亥冬月雪中鼓鍵于京東運河之畔 出席畫展的嘉賓有:宰令石、王燁、鞠占圃、張東升、楚尋歡、郭外、何金時、王亞新、陳建輝、孫一格、崔玉濱、鄭翰林、姚又崇、楊殿斌、趙一農、毛志立、宋海、呂莊、周曼竹、孫克明、雷剛、于明、劉云博、郝中豪、王永剛、田智宇、呂布、趙躍、黃風東、乙默、陳棟、朱海風、張安濤、馬占偉,劉紅剛、梁騰、李長生、劉薇、李硯農、宮玉蕾、鄭默、李若清、馬又南、馮麗鵬、王淵皓、鄧顯峰、察一邁、孫鳴秋、徐聰、豐偉、周淯瀅、馬富明、陳衛東、閆振寶、劉云博、王輝、柳月、張敬、周傳波、裘永華、任樹華、張軍博、游居龍等一百余人。 ![]() ![]() ![]() ![]() ![]() ![]() ![]() ![]() 個山美術館館長、本次展覽策展人 劉海博先生致歡迎詞 ![]() 主持嘉賓 宋金燕女士 ![]() 王子虛致詞 感謝個山館劉海博先生和金燕女士把個山館新年第一展給了個山八友。個山八友是散居于宋莊周圍的八位畫家,他們是視藝術為生命并把此做為終生追求的人?,F代風格和現代形態的水墨是每位參展者的共同追求,他們努力在古典精神和現代的形式語言中尋求結合點,在自由的點,線,面中呈現出充沛的精神活力本源和創作軌跡。 ![]() 白野夫先生致詞 感謝劉海博夫婦的精心策劃和鼎力相助,使得“個山八友”畫展今天得以在個山美術館順利開幕。 在這個多元文化互相交融與碰撞的時代,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樣一個以中國傳統文脈為根基,以當時代人的審美視角為圖示,別開生面的“個山八友”展覽。 這個展覽猶如一縷清風,使嶄新的2020年的元旦第一天充滿了歡快與驚喜,給宋莊乃至當今的藝術圈增添了活力,因為根深才能葉茂,傳統藝術的根是中國文化的命脈,不管樹有多么枝繁葉茂,其根不能丟損。清代曾有“揚州八怪”,今天亦有“個山八友”,這或許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新時代新文人和新文人畫的一種文化張力,今后的個山八友應該會更有文化事件和敘事性,應當大力弘揚。預祝本次展覽圓滿成功!謝謝! ![]() 韓沛池先生致詞 根植傳統,發展創新,傳承中國畫傳統文脈又各具面貌,應是這次個山八友展的一大特色。畫畫不能脫離自己的心跡,既要有思考、有思想,又要憑心性、寫真誠。畫畫時隨心所欲,時而優雅,時而靜悟,時而超脫,時而放縱,作品由了心性,使自己陷于快樂、享受之中,如此也便感動了觀眾,這便是我作畫時所追求的一種狀態。 值此新年伊始,由海博、金燕夫婦傾心打造的此次個山八友展,便已窺見了每位作者的繪畫精神主旨及畫畫的狀態。如此亦為宋莊藝術圈的繁榮增添了絢爛的一筆。這也正是此次展覽的意義所在吧! ![]() 余本海先生致詞 有筆墨的中國畫,才有嚼頭,才有回味。我覺得個山美術館在自己的經營與收藏上一直堅守這一點,做得很好?,F今如此低迷的行業,個山能立于不敗,也是源于此吧。借此機會,祝個山越來越好,新年更上一層樓。 ![]() 白陽道人致詞 畫者心之動文之極也,就千古之思文筆之變曲盡形容非玄既幻,法如錐,心列翰,百歲枯藤莫不應心。我著力凈化自身的純粹使自已更單純,也強劃著筆端的玄幻更醉心于伸手拂袖間的霎那快意。仁樂合一,藝道窮極,善美和諧這一言一語間的心曠神飴,心緒獨處當能體會到心靈筆墨的快慰。昔人賢哲寄興雖詩文書畫互為表里憂能就一個情字相抵梅蘭竹松從兩宋至元明文人興翰記憶閑心賴意縱深為君子風骨,才人倍出各立假言,胸中具千古之思,腕下有縱橫萬里之勢精言用心皆成天趣亦成生機,然圣心之期亦不能空眼耳腹又不能困筆墨哉!白陽道人頓首 ![]() 劉庚先生致詞 這個展覽的命題是我想到古代的文人雅集、如魏晉的竹林七賢、清代中期的揚州八怪.通過這樣的雅集活動是得創作理念相互碰撞和交流!我個人更注重筆墨的個性化感知、在筆墨和宣紙觸碰的未知狀態下捕捉契機.其實大家對于中國畫的發展探索一直是個永恒的話題、如何與當代氣息融合更是應該思考的方向.因為中國寫意還是要走下去……… ![]() 霍香結先生致詞 中國繪畫中的文人畫說到底就是“詩書傳統”,今天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分為士大夫畫,作家畫,“文人畫”,工匠畫。今天說的文人畫和過去說的文人畫當然有區別,語境不同了。今天的文人畫就是過去說的“士大夫畫”,王摩詰,蘇東坡,趙孟頫,徐長文,八大山人等,簡單理解就是具有文脈道統的修行者所作的畫,也可以是文的道統,也可能是道的道統,比如黃子久,石濤,這些具有明顯宗教思想體系的文人畫家,也可能是王摩詰,蘇東坡這些具有文的道統的文人的作品。文人畫的前提是文脈道統,非特說文人的寫作和繪事,而是切入了中國文明內在自覺體系的結晶。 ![]() 譚永虹先生致詞 2020之際,個山八友雅集,朋友們相聚一起熱鬧熱鬧。這次展覽作品是近期自我覺悟的一個實體再現,秉承寫意精神和傳承文脈的路線推衍。不跟風、不獻媚,哲學高度和宗教層面是藝術的最終歸宿。 ![]() 作為本次展覽的學術主持,賈謬先生給大家介紹了展覽籌備的情況 《“個山八友”畫展》籌備期間,究竟是叫“個山八友”的“新文人畫”畫展還是“新水墨”畫展,關于這個畫展的名字,個山館劉海博館長與我及諸位參展藝術家商議了很久,最后還是定下了《“個山八友”畫展》這個提法。我認為這個提法很有意義。因為“新文人畫”也好,“新水墨”也好,“現代水墨”、“當代水墨”也好,都是一種概念,概念是對藝術創作的一種規定。法國藝術家杜尚曾經是立體主義的一員,有次立體主義成員的畫展,他送過去自己的作品《下樓梯的裸女》,策展人認為他的作品不符合立體主義的主張,便拒絕他參展。這件事讓杜尚開悟了,他認識到主義、概念這些東西都是對人、對藝術的一種限制和束縛,從此他便離開了立體主義?;氐絺€山館這個畫展,“個山八友”的提法不是對藝術創作的一種規定、界限,而是客觀的、對藝術創作的一種現象呈現,因此更為包容、開放。我國古代就有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這樣的文士團體,書畫界也有吳門四家、揚州八怪這樣的說法,可以說“個山八友”的提法是對傳統的一種回歸,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個山八友”畫展做為新時代文人畫創作新氣象的一種呈現,這是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據悉,展覽展期持續至1月8日。
![]() 參展老師和個山館長劉海博先生接受媒體采訪 ![]() ![]() 書法 ![]() 茶道 ![]() 古琴 ![]() 國畫 ![]() 抽獎 ![]() 王子虛,生于1961年,號大谷山人,山東濟南人,現居北京。 畢業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曾擔任羲之書畫報編輯部主任多年,現擔任個山美術館顧問。 參展經歷: 書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展覽并獲獎 廣告作品入選《中國設計年鑒》,發表詩歌、散文數十篇 1990年書畫作品《水木年華》曾獲首屆國際書畫藝術大展銀獎(國畫) 1992第二屆洗筆泉書畫展二等獎(國畫) 1995年入選全國第七屆青年書法篆刻展(書法) 1998年當代文人書畫藝術北京邀請展金獎,入選第三屆全國楹聯展。 1999年首屆“中華情”書畫家作品展100名優秀書畫家(書法) 2006年入展法國盧浮宮中國當代畫家聯展,獲特別獎,并參加法國盧浮宮中國當代畫家回國精品展 2008年在北京建立工作室 2011年在南京建立工作室 2013年參加中韓國際水墨大展 2013年在南京五味子藝術大展 2014年中國國際藝術大展(臨沂) 2015年北戴河國際藝術精品展 2015年“清風出袖——七大閑人成扇藝術”精品展(北京) 2017年“舒卷祥云——中國大寫意名家邀請展”(長沙) 2017年“墨問——當代新水墨作品展”(北京) 2018年“嚨咚嗆——王子虛話戲水墨展”(北京) 2018年“大愿善行·問墨立心”禪韻雅集暨大型公益聯展 2018年入圍大河灣美術館第三屆獨立品格提名展 2018年 參加佛山藝博會 2019年 參加山東臨沂書畫名家收藏展覽會 2019年“臺一臺臺——王子虛戲畫作品展” ![]() 王子虛先生參展作品 白野夫,1963年生于中國河北,現居北京。 199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 1986年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經濟研究所、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秘書 2005年《西部藝術研究》雜志編委 2006年美國紐約格瑞斯畫廊藝術顧問、中國總代理、《中國當代繪畫藝術》主編 2010年北京真光藝術協會會長 2012年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當代屬靈藝術研究所所長 2013年北京上能藝術當量美術館藝術總監、策展人、《上能藝術》主編 2013年意境。中國藝術家聯合會理事 2015年 中國當代藝術聯盟委員、中國異夢異象藝術研究會會長 個展記錄: 2014年“靈魂之錨”-白野夫當代屬靈藝術展/上能藝術當量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3年此時彼刻——白野夫藝術作品研討會 / 中國書法院展覽館 / 北京 /中國 2012年“唐風”-——白野夫作品展/泓翰美術館/泉州/福建/中國 “白野夫水墨藝術精品展”/東方既白美術館/濟南/山東/中國 白野夫水墨藝術展 / 東方既白美術館 / 濟南 / 中國 2010年“逸品風雅——白野夫水墨畫精品展”/鈞梒軒文化藝術會館/淄博/山東/中國 2006年白野夫水墨作品展/麥積山美術館/天水/中國 1997年白野夫水墨畫展/臻雅軒/世貿中心/新加坡 1992年白野夫水墨作品展 / 覲唐莊 / 臺灣 / 中國 ![]() 白野夫先生參展作品 韓沛池,伴月書房主人,號麒麟村人,1964年生,籍貫河北,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F于北京宋莊,獨立書畫家,河南省當代藝術館簽約藝術家。 作品入編或發表于《河北百家作品集》、《中國書畫藝術》、《全國梅蘭竹菊作品集》、《雞年畫雞——首屆中國畫金雞獎獲獎作品集》、《美術觀察》、《藝術收藏》、《當代書畫典藏》、《中國畫》、《中國藝術家》、《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出版有《韓志強水墨畫》、《收藏界關注的中國畫家——韓沛池寫意花鳥畫精品》、《中國當代寫意花鳥畫名家--韓沛池》、《中國當代優秀畫家特別推介系列·韓沛池》。 ![]() 韓沛池先生參展作品 余本海,男, 1965年元月生于湖南岳陽,漢族。 1981年9月入湖南農業大學學習,本科,1985年7月畢業,獲農學學士學位;2009年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霍春陽傳統繪畫研究室。自幼愛好書畫,曾拜師于鐘增亞、黃定初、甘霖、霍春陽等。 出版個人專集多種,作品被多家博物館、機構和私人收藏?,F居北京宋莊以繪畫為業至今。 藝術經歷: 1999年參加孔子誕辰2550周年全國書畫美術攝影作品展并入編作品集 2009年4月在石家莊參加“網絡名家寫生團”作品展 2009年8月在青島參加“走進嶗山寫生”作品展 2010年7月在山東東營參加中國畫論壇舉辦的“全國名家中國畫邀請展” 2010年8月在湘潭參加中國畫論壇舉辦的“朝圣之旅”全國名家10人邀請展 2011年10月參加在青海博物館舉行的“愛心七人”中國畫作品展(18幅山水) 2010年11月聯合另外三人發起成立“山海江天”國畫組,并進行“山海江天圖寫自然”中國畫作品全國巡回展: 第一站2011年10月在山東泰安 第二站2011年12月在山東東營 第三站2012年5月在湖南湘潭 第四站2012年12月在安徽六安 第五站2013年8月在甘肅天水 2012年2月在河北衡水舉行余本海畫展 2013年12月參加中國書畫院舉辦的毛澤東誕辰120周年暨迎新春名家書畫作品展 2014年5月24日在北京中國書法展覽館參加第二十一回書畫名家作品國際聯展 2014年12月21日8幅山水在宋莊意空間畫廊參加《墨田九耕》畫展 2015年元月10日-20日在宋莊國花美術館舉辦《墨本色》余本海李德云畫展 2015年3月27日-4月5日在四川樂山當代藝術研究會舉辦余本海書畫作品展 2015年4月27日-5月17日在北京琉璃廠博藝雅苑畫廊舉辦余本海山水小品展 2016年6月4日在琉璃廠參加《京華8人展》 2016年6月6日在衡水參加《壺上繪畫》聯展 2016年12月26日在炎黃藝術館參加《快雪時晴》六人作品展 2017年9月參加文脈飄湘—湖南書畫名家邀請展北京宋莊展 2017年10月參加文脈飄湘—湖南書畫名家邀請展長沙榮寶齋展 2019年9月16日在北京798感嘆號藝術空間舉辦《積墨成山----余本海作品展》 ![]() 余本海先生參展作品 白陽道人,出生皖蕭縣,善雕塑,精書畫;曾受教于劉開渠先生,在云臺山筑同碧堂頓悟深詣,現為中國國際和平文化基金會委員,北京和苑博物館簽約畫家,燕京華僑學院教授,美術系副主任。白陽道人是一位頗具靈氣的水墨藝術家,他以細膩深刻、內斂、又極具張力的藝術風格默默耕耘,他作為一個畫家,又以淡泊,不張揚,勤奮以及對藝術一如既往的摯愛,在日益浮躁的書畫藝術圈里特立獨行,幾十年中他和書畫相依相伴,一起抗拒著寂寞的侵襲,與書畫同生長,不曾畏懼與退宿,他每天談及繪畫人生,感慨萬分,繪畫充實了他的人生,豐富了他人生的意義,讓他自己的世界變得精彩,也讓人們的欣賞陷入了陶醉般的沉思。他在思想潤化的過程中,心存天地寬,思飄云物外,再實踐于筆墨情懷,分寸之內以縝密的空間,獨到的感知與脈絡,文脈于心,玄妙之靈,皆可得之于一圖也 ![]() 白陽道人參展作品 劉庚(原名劉振江)號清蓮,齋號云石居,河北邢臺人,現居北京。 曾先后師從著名畫家李津、劉泉義、梁占巖先生?,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畫院研究員,邢臺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邢臺市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徐悲鴻紀念館特聘畫家,吳冠南先生入室弟子。 2015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劉庚花鳥畫作品集》; 2016年7月《筆墨有聲》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6年8月《童年的記憶》獲得“希望的田野”,2016年中國美協家主辦的“農民畫作品展”,獲優秀獎(最高獎); 2016年9月《筆墨有聲畫之三》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域”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6年10月《暗香徐來》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童心筑夢”第二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獲優秀獎(最高獎); 2016年10月《春華秋實》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逐夢威海衛”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評選; 2016年11月《筆墨有聲組畫之一》獲得“美麗中國夢七彩云南情”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 2018年劉庚藝術館在太行千年古村落黃岔村落成,總投資500余萬; 2018年9月在劉庚藝術館舉辦“春華秋實——吳冠南、劉庚花鳥作品展”。 ![]() 劉庚先生參展作品 霍香結,字良造,號龜堂,徠園主人,別署大良造,蕭乾父,亞伯拉罕•螻冢,黑山扈等,五毒俱全之腐儒詩渣書奴各種外史。涉獵經學,文學,書畫,篆刻等領域。70年代出生于桂林,現居京。著有《靈的編年史》、《要塞》、《黑暗傳》、《進學解》、《俄卜書》、《象派》(上),《地方性知識》,《明清篆刻邊款鐵筆單刀正書千字文》(學苑出版社)、《龍門引》(合著)等。主持編纂木鐸文庫學術叢刊,十三經注疏集,小說前沿文庫,現代漢語史詩叢刊,烏力波(OULIPO),歷代印譜匯編等。作品曾在法國,意大利,德國,美國等地展出。主要展覽:象鑿度:蕭乾父中國象派巡回展。 ![]() 霍香結先生參展作品 譚永虹 湖南郴州人 2007年畢業于湖南科大藝術學院 2005年獲湖南省大學生書法展銀獎(教育廳主辦) 200年舉辦個人書畫展(湘潭) 2012年舉辦(沉墨微香)個人書畫作品展(北京) 2013年 (問古)南北名家邀請展(意·空間)(北京) 2014年國粹苑文化藝術節個人書畫展(北京) 2015年“水墨風華”青年藝術家學術提名展(深圳) 2015年“風起時”書畫精品展(藍天畫苑長沙) 2015年藝術無界邀請展(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 2015年(味象)個人書畫展(北京) 2016年藝術南京博覽會(南京) 2016年中國中青年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煙臺) 2017年入選民族百花共享和諧---中國少數民族作品展 2017年《文脈飄湘》湖南書畫名家邀請展 2017年《墨問》當代水墨邀請展(揚州八怪紀念館) 2019年 書畫印•寫意宋莊「第四回•北京」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 現居北京職業書畫家 ![]() 譚永虹先生參展作品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