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來源:江蘇美術家網 |
賡續紅色血脈 傳承紅色基因 ——王曉銀大型西路軍主題美術作品《西路軍血戰永昌》創作紀實 西路軍血戰永昌 275x630cm 王曉銀的這幅《西路軍血戰永昌》作品選取了永昌郭家上磨莊戰斗遺址作為主場景,描繪的正是1936年12月,紅九軍27師在郭莊上磨莊遭遇馬家軍,和敵人進行激烈戰斗的悲壯場景。整幅作品以黑白色為主色調,悲壯震撼,在黑白的色調中,紅色旗幟、紅色帽徽、紅色領章熠熠奪目,它們不僅是西路軍精神的象征,更是無數中國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信仰。 從創作上技法上來看,整幅長卷采用了中國畫的傳統創作技法“散點透視法”,這種技法的運用使得作品的任何一處截選出來都是一個故事、一幅作品,從而使畫面更加完整豐富、立體生動。在郭家上磨莊莊墻的創作上采取了較為現代的繪畫形式,與傳統勾線的繪畫方式不同的是,畫面整體以黑色墨塊相構成,突出紅色歷史題材的厚重感?,F代和傳統技法的交替使用,體現了王老師作為文藝工作者對繪畫藝術地創新探索和精益求精,也使得紅色歷史題材的藝術作品在新時代煥發出現代藝術的魅力。 《西路軍血戰永昌》藝術地再現了西路軍英勇悲壯的戰斗場景,又栩栩如生地塑造個體形象,刻畫了四十余位表情不同神態各異的紅軍西路軍戰士,人物形象情感飽滿,生動的展示了將士們的英勇無畏、舍生忘死的精神。頭上綁著繃帶,依然鼓足力氣吹響沖鋒號的戰士;一手綁著繃帶,一手拿著槍繼續戰斗的戰士;犧牲后倒在血泊中還維持著戰斗姿勢的戰士;在身負重傷倒地后,使出全身力氣咬緊手榴彈,要和敵人戰斗到最后一刻的戰士……一張張堅毅勇敢的年輕面龐不盡相同,但從他們堅定的目光中我們感受到了共產黨員炙熱的理想信念,鋼鐵般的革命意志。子彈用光了,就用石塊、槍托砸;大刀卷刃了,就用匕首殺;前面的戰士犧牲了,后來的戰士拿起武器繼續戰斗,激烈的戰爭,讓后方的女性衛生員和傷員也投入戰斗。一位衛生員在戰斗中犧牲,她的朋友也已身負重傷,受傷的衛生員想要伸出手去拉著犧牲衛生員的手,好似在說,革命的起點我們一起奮戰,人生的終點我們也要永遠在一起。(文/金昌作協副秘書長 嚴羽汝 本文節選)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創作現場 創作現場 創作現場 創作現場 寫生現場 寫生現場 王曉銀,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當代著名人物畫家;現為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省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金昌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金昌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金昌市美術館館長,群眾文化研究館員,甘肅國畫院副院長,中國老子書畫院名譽院長等,中國彩墨駱駝創始人,中國裕固族人物畫題材重要代表人物,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其作品獨具特色,藝術內涵深厚,功力扎實,尤其作品裕固風情系列影響深遠,突出西部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獨特的藝術和人文價值。 2014年被甘肅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文聯授予甘肅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2020年,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九批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甘肅省委宣傳部授予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