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3來源:江蘇美術家網 |
3月21日,在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屆“中國水周”即將到來之際,“翰墨頌水利·丹青繪安瀾——杭州水文化建設名家書畫展”在杭州八堡排水泵站盛大啟幕。本次書畫展覽活動由杭州市林業水利局指導,杭州市水利科普館主辦,浙江藝廬書畫院、浙江西湖書畫院、浙江現代畫院、杭州市科學美術協會、杭州市工藝美術學會協辦,杭州繁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杭州治水,向來與詩畫同源。2025年恰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本次百幅參展的書畫作品將杭州千年治水智慧與當代水利精神凝于筆墨,為水文化傳承開啟一扇藝術之窗。藝術家們以水為主題以水為媒,以筆墨作舟楫,于宣紙之上勾勒安瀾江河、幸福勒河湖的安瀾盛景,借此呼吁全社會共護綠水青山、守護美麗家園。讓“水潤共富綠動未來”的愿景照進現實,以水為筆,在人水和諧、共富同美的畫卷上寫下新的注腳。浙江省水利廳、杭州市林業水利局相關領導,知名書畫家及、節水企業、社會同仁及水利工作者代表出席開幕式,共同見證藝術與水利的奇妙交融。 千年水脈承文韻、一城安瀾鑄匠心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筆下的江南水韻,恰是杭州水利文明的生動注腳詮釋。從良渚先民壘壩導水開創文明曙光,到白居易疏浚西湖筑堤譜寫“綠楊陰里白沙堤”就詩畫堤岸;從錢镠射潮筑塘護佑民生,到蘇軾浚湖留堤譜寫孕育“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生態詩篇,杭州的治水史鐫刻著“天人合一”的智慧哲學。
筆墨縱橫頌匠魂、藝術賦能聚合力 本次展覽匯集100幅精品力作,其中60幅國畫或描永續綠水青山,以山水、工筆等技法或描繪現代水利工程、綠水青山的理性之美;40幅書法作品或錄古人治水箴言,或書當代奮斗詩篇,磅礴激昂了新時代的富春山居。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韓璐教授創作的國畫作品《錢江花月》,作品通過描繪錢塘江的潮水,展現了自然的力量和美麗。這幅畫不僅捕捉了錢塘江的自然景觀,還融入了文化和歷史的元素,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畫面中的潮水以流暢的線條和深淺不一的墨色表現出來,來表現錢塘江的動態美。同時,畫面上方的蘭花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性和層次感。錢塘江的潮水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環,蘭花則代表了自然界的和諧與生機。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幅充滿詩哲意的畫面境,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景。畫家焦亞新的《鯀禹治水》用水墨定格大禹“浚川導河”的上古智慧,畫作將歷史猶如電影一般浮現在眼前;一級美術師楊德余老師以蒼勁筆法作《題捍海塘》,重現錢鏐治理水患、修建海塘的情景。本次展覽策展人浙江藝廬書畫院秘書長胡玉寶博士發表感慨:我們藝術家們以書畫作品為鏡,照見的是堤壩閘站背后的匠心堅守,更是“功成不必在我”的水利情懷,希望通過百幅優秀的林水主題書畫作品,來既是頌揚杭州水利建設的成果,更是展望福民林水的美好愿景。
藝術賦能水利、講述護河水故事 “翰墨頌水利·丹青繪安瀾”杭州水利建設名家書畫展,將杭州千年治水智慧與當代水利精神凝于筆墨,抽象與現實展現于畫面,為水文化傳承開新啟一扇藝術之窗。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海洋老師代表參展藝術家向杭州市水利科普館捐贈現場書寫的作品,借此呼吁全社會共護綠水青山。
古韻長河傳文脈、滿城和煦映安瀾 展廳內,一級美術師劉步杰老師一幅的《西湖攬勝圖》,以水墨渲染湖山意境,巧妙融入水利智慧。畫面中蘇堤如游龍臥波,既是景觀軸線,亦是古代疏浚工程的見證。墨色濃淡間,勾勒出湖岸石塘,以飛白筆法,表現水流肌理,彰顯古人以水利景的生態智慧,詮釋了人水共生的千年治水哲學。杭州市水利科普館館長金建峰表示:“杭州這座城,水就是它的脈絡,先人在享受水‘利’的同時,早將安瀾之志早就刻進了城市的‘DNA’里,為當代水利人樹立了‘守水有責、興水有為’的精神標桿。” 綠水青山入畫卷、兩山理念拓新途 書畫展覽緊扣“兩山”理念,既有濕地鷺鳥翩躚的生態寫意,也有錢塘江畔泵閘矗立的雄渾筆觸。杭州市科學美術協會理事長吳偉進老師的《印象新安江》作品通過水墨渲染和細膩的線條勾勒,將千島湖的寧靜柔美與新安江水電站的雄偉壯觀完美融合,仿佛能聽見湖水輕輕拍打著岸邊的聲音,仿佛看到萬家燈火在湖光山色的映襯下的閃爍。這場展覽架起了水利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對話的橋梁,讓公眾直觀感受‘綠水青山’如何通過科學治理轉化為“金山銀山”。 當觀眾駐足于書畫前,看春柳夏荷與湖光瀲滟共舞。這場藝術與水利的對話,不僅重現了杭州從“與水抗爭”到“與水共生”的文明躍遷,更激蕩著“守護綠水青山,共建生態家園”的時代強音。據悉,展覽將持續至4月22日,同步開啟“云上看展”,讓水利之美突破時空界限,無論你身在何處,都能通過網絡走進這個藝術殿堂,感受水利之美與藝術魅力的完美融合,潤澤萬千心田、共護和美家園。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