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7來源:網絡轉載 |
看云卷云舒、青山綿延、綠水環繞,翠綠的田園點綴其間;波光粼粼的水面,迎風擺動的蘆葦花,夕陽下美輪美奐;竹林深處,秀麗挺拔的金鑲玉竹,滿眼一片翠綠……日前,筆者行走在海州區部分路段發現,過去貼滿廣告的斑駁墻面,不僅粉刷一新,還畫上了極具本土特色的風景畫,成為一道靚麗的城市風景線。 “這些畫作,都來自海州區各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墻體寫生’。”海州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了解,為提升城市品質,從9月初,海州區教育局結合創衛實際,組織了200余名中小學美術教師對秦東門大街、通灌南路、幸福路等近10個點進行墻繪,美化周邊環境。
為了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在集體繪畫之前,海州區教育局多次集中創作人員,集思廣益商討繪畫主題,把反映主旋律的文化墻打造成集觀賞性、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文化精品。據悉,截至目前,該區已組織500余人次美化墻面10余處,繪制墻體畫作近7000米,包含了摩崖石刻、桃花澗、孔望山等反映海州地方文化特色的自然景觀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文景觀,充分展示了海州的風土人情、如畫美景和精神面貌,不少路段面貌明顯改觀。 “這次創作都是在那些有礙市容市貌的墻面上完成,且不同路段,創作主題也有所不同。”新浦中學教師顏冰冰介紹。為盡快完成墻繪,不少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及節假日繪畫,從早上6時30分開始至晚上7時30分,中午只有半小時吃飯時間。老師們在凹凸不平的墻體上因勢相形,根據墻容地貌進行創作。如通灌南路路段,由于靠近新的海州高中,是不少學生上下學的必經之路,教師們就以地方山水為主題,希望學子們即使進入高校,也不要忘記家鄉山水,回來建設家鄉;而在幸福路路段,由于墻體較高,教師們就“因地制宜”,以連云港名片———金鑲玉竹為主題,將這里變身成竹海,引得不少市民紛紛留影拍照;在洪門鄉新海路路段,教師們則以鄉村特色為主題,展現鄉村田園風……短短2個月,一幅幅風景畫躍然在一道道“閑置墻”、“廣告墻”上,吸引過往路人駐足觀賞。 “這次創作,不僅可以與同行們切磋技藝,還讓我們有機會用畫筆描繪家鄉,用實際行動參與到創衛工作中。”解放路小學教師武磊介紹。據悉,下一步,這些教師們還將在其他路段開展公益繪墻,將最具海州特色的秀美山水、人文景觀等融入其中,使市民的生活環境得到美化,城市形象、品位也得以明顯提升。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