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5來源: |
主辦單位:江蘇省文化廳 承辦單位:江蘇省國畫院 江蘇省美術館 開幕時間:2016年11月27日 10:00 展覽時間:2016年11月27日—12月4日 展覽地點:江蘇省美術館
總 序
徐耀新
江蘇轄江臨海,既有吳韻之儒雅精美,又有漢風之雄闊豪放,其文脈多元綿長、翰墨淵藏。自六朝陸探微、張僧繇、曹不興、顧愷之始,到了元、明、清三代,江蘇產生了書畫歷史上燦若星河的一流大家和主要藝術流派。及至近現代,徐悲鴻、劉海粟、傅抱石、林散之等各領風騷,千峰競秀。
古人云:“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并運?!薄爱嬚撸嬕?,蓋以窮天地之不至,顯日月之不照。揮纖毫之筆,剛萬類由心;展方寸之能,則千里在掌……”美術具有宣化教育、培養情操、抒發性情、觀照自然等多種價值作用。江蘇美術尋找領軍人物,呼喚名家大師,努力為中國美術事業續寫新的輝煌篇章。
近幾年來,江蘇省文化廳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舞臺藝術、美術“兩手抓、兩手硬”的發展方針。2016 年,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出重量級優秀人才,推動江蘇文化藝術“高原出高峰”,省文化廳啟動實施“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經過嚴格的項目申報與專家評審,最終共有 8 位藝術家入選,他們是:孫曉云、薛亮、梁元、時衛平、胡寧娜、劉紅沛、喻慧、陸慶龍(以年齡為序)。
這8位藝術家致力于書法、國畫、油畫等藝術門類,反映時代、感悟生活、技藝超群、佳作迭出,曾多次獲得全國重要專業獎項。有的多次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表彰,獲得了全國勞模、全國或省級“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他們是江蘇美術的中堅力量,是當今畫壇、書壇相應領域內的優秀代表和領軍人物。
“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是江蘇美術界的一項盛事,省里為藝術家們辦展提供了資金補助、展覽場地、宣傳推廣等良好條件。系列展覽以強大的藝術家陣容,匯聚最新的創作成果,集中展示江蘇藝術家的探索與創新,必將成為江蘇文化藝術活動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我們希望系列展覽能夠有效發揮集群效應,成為聚焦江蘇“美術高原”、打造江蘇“美術高峰”的重要平臺,以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彰顯“中國精神、時代特點、江蘇氣派”,為江蘇文化強省建設,為當代中國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本文作者為江蘇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
胡寧娜
1958年出生于南京,1978年考入江蘇省國畫院第二期學員班,1982年畢業留院人物畫研究所,2001年結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研究生課程班?,F為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院藝委會常務副主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女畫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文聯委員,中國畫學會理事,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一級美術師,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獲江蘇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江蘇省委宣傳部“先進文藝工作者”稱號,榮獲江蘇省委宣傳部“333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證書;曾任全國第六、七、八屆美代會代表,江蘇省高級藝術職稱評委、學科組組長;曾當選為江蘇省委宣傳部選拔江蘇省30名優秀中青年國畫家、中國文化部和中國國家畫院聯合選拔新中國美術家江蘇15人之一。
58自述——《協奏曲》畫展之序
文/胡寧娜
我是58年生人,今年正逢58周歲。過了知命之歲快近耳順之年,自己思索:是否做個個人的畫展出本規范的畫冊?對自己的繪畫生涯做個階段性梳理和匯報,以此回望自己近40年的專業創作脈絡和歷程,留下了怎樣的丹青?跡,激勵今后將要繼續的方向。
天遇巧緣良機,江蘇省文化廳為全省美術家策劃啟動的“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項目,我有幸入選參加。如此天作之合水到渠成之展,感到是應該向自己、向社會、向觀眾有個匯報了。
我生于并成長在軍區文化部大院,自小到大的家規和環境的影響,必然在嚴格刻板與自由寬敞中,形成了“墨守成規,無法無天”的自我個性(徐樂樂歸納我認同),更在我繪畫歷程中有著很明顯的體現。爸爸胡今葉為南京軍區美術組畫家,終身以軍事題材為核心主題,媽媽從事舞美造型設計,以傳統戲曲藝術為舞臺。我深受父母親的影響,爸爸創作室中蘇俄巡回畫派畫冊,是我的啟蒙老師打下了我的美學基調,媽媽的傳統戲曲設計又賦予我另份癡迷象征手法,這樣的耳濡目染卻是深深緊密的伴隨著我的繪畫之路當中。
我總感到自己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總能在特定的時間遇到生命里的良師益友,引領我往正確的并適合自己的方向行進。15歲那年被黃惇老師從寧海中學選拔到南京鼓樓區美術創作小組,良好的學習創作環境,打下扎實的素描基本功,創作能力得到鍛煉,應了張愛玲“成名要趁早”的話,當時我的宣傳畫作品就發表在《江蘇畫刊》的彩色版面,自己還懵懵懂懂的。就在文革結束恢復高考之際,我高中畢業后仍躊躇于西畫與國畫選擇徘徊中,1978年江蘇省國畫院在亞明先生主持下,高瞻遠矚的招收學員,我又一次幸運的、怯生生的邁進了江蘇省國畫院第二期學員班,開啟了當時位于總統府西花園深宅中的四年學習生涯。
這段學習經歷,使我們有幸聆聽到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武中奇、黃養輝等大家的教誨,接受他們的指點和親臨現場觀摹他們的創作。為讓我們從傳統正道入門,畫院第二年就安排由趙緒成和蓋茂森先生帶隊,前往敦煌莫高窟臨摹近兩個月時間,為我們打下極準確又堅實的傳統基礎,使我受益匪淺,深刻影響和伴隨我往后的創新風格和審美理念。同時,我們的班主任是陳修范女士和傅二石先生,這令我感到十分的驕傲,能與常進、徐樂樂、喻慧、沈勤、石曉、王飛飛、湯知辛、劉丹、余曉星、黃曉勤成為同學和畫院的同事倍感幸福,我們相互激勵共同進步,我們的友情延續至今直到將來。
在正式進入省國畫院之后,1997年,受到組織上對我的器重和信任,我進入了畫院的領導班子,從院長助理到業務副院長竟也有近二十年時光,歷經趙緒成先生、宋玉麟先生、周京新先生三任院長,這也是我沒想到的人生難得歷程。三任院長個性不同但對我都是呵護有加,工作上幫助和提攜,信任和包容,使我從個純粹作畫人又多了一份責任和鍛煉:參與組織和策劃了許多寫生采風,創作研討,大型活動等等,收獲了彌足珍貴的歷煉和經驗,這份“殊榮”并非人人可遇,讓我著實感到自己是個受到上天眷顧之人。
2005年,我受邀參與了由南京博物院學術策劃、民營企業投資的《中國畫·畫世界》十年藝術創作活動,這一有魄力、有遠見、有創造性的周游世界之舉,更讓自我感覺進入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又一創作境界,將我多年積淀的功課素養和天生秉性,發揮運用到極致酣暢痛快淋漓,為我的興致廣泛、主題多元搭建了最佳平臺,這是我藝術生命中的又一次機緣巧合的幸事。
諸如此類的幸運還有很多,正因如此幸運,我時刻提醒自己守好一個畫家的本分,因為只有繪畫是我的立足之本,只有不斷創作出好作品,才能感恩我所榮獲的一切。此次展覽我以“協奏曲”命名,實際上是借用了音樂上的專用名詞,比喻我在不同時期創作的體驗和相互的關聯。協奏曲有著競爭、協同合作的含義,最早產生于17世紀末的歐洲,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器樂形式。展示依據協奏曲格式分為“引子”、“展開部”、“再現部”、“尾聲”四個部分,意為傳統、創新、東方、西方等各種文化因子在我創作中的相互碰撞和相輔相成:以《功課----體驗八十七神仙卷圖》為引子到《記憶之門》做尾聲,作為兩個極端,將其他部分附著在這兩端所確定的基調主脈上,擬體現我的丹青筆墨之路的創作線索,呈現出自己視覺版的協奏曲是怎樣的一個形式。
遺憾是敬愛的爸爸已離開了我兩年多,若他知道我《協奏曲》個展的舉辦,定會感到非常欣慰和高興。正是父親給我起了當時非常洋氣的名字胡寧娜,冥冥之中預示我將在之后的繪畫創作中,始終徜徉在“向東方,向西方”之間。所以我把爸爸珍藏并親筆題款、他最喜歡的我兒時的作品《解放軍叔叔挑水圖》作為我整個展覽的開頭,更是我作為一個女兒對于畫家父親的匯報和敬禮!
在展覽舉辦之際,我要感謝自己的803工作室團隊的共同策劃,辛勤勞動,鼎力合作。感謝長期以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媒體朋友的關注,感謝各級領導和廣大熱心觀眾讓我腳踏實地的走到了今天,在此由衷真摯的說:謝謝!
2016年10月于803工作室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之敦煌莫高窟造像 192cm×97cm
尊之舞 168cm×139cm
嘿!安塞的腰鼓打起來! 195cm×346cm
記憶之門 268cm×140cm×3
夢幻系列—導航儀 140cm×109cm
夢幻系列—謝幕 139cm×83cm
夢幻系列—序曲 139cm×84cm
童子圖線描集—霸王圖 52cm×84cm
童子圖線描集—疊羅漢圖 52cm×84cm
八十七神仙卷(全圖) 208cm×1870cm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