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5來源: |
2016年11月27日上午10時,“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胡寧娜·協奏曲”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此展為該系列展覽的首展亮相。展覽由江蘇省文化廳主辦,江蘇省國畫院、江蘇省美術館承辦。
“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是江蘇省文化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出重量級優秀人才,推動江蘇文化藝術“高原出高峰”的重要舉措。“系列展”經歷了嚴格的項目申報與評審過程。申報者必須為我省美術界代表性人物與拔尖人才。根據申報通知要求,各市文廣新局、省美術館、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省美協省直分會各推薦1名,省國畫院推薦3名,全省共推薦出20名美術家申報參與。此后,由紀檢部門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9人組成評委會,其中4名為省外專家,5名為本省專家。經專家評審,最終8位藝術家入選,按年齡排序,他們是孫曉云、薛亮、梁元、時衛平、胡寧娜、劉紅沛、喻慧、陸慶龍。對入選的藝術家,省廳資助他們舉辦個人畫展、出版畫集、免費提供展覽場地、積極給予宣傳推廣等全方位的支持。
“胡寧娜·協奏曲”展覽展出了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胡寧娜的作品140余件,全景式回顧了胡寧娜女士近40年的美術創作生涯與其在中國畫人物畫創作上的不斷思索、開拓與創新。展覽以“協奏曲”命名,實際上是借用了音樂上的專用名詞,比喻胡寧娜女士在不同時期創作的體驗和相互的關聯。協奏曲有著競爭、協同合作的含義,最早產生于17世紀末的歐洲,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器樂形式。展示依據協奏曲格式分為“引子”、“展開部”、“再現部”、“尾聲”四個部分,意為傳統、創新、東方、西方等各種文化因子在其創作中的相互碰撞和相輔相成。其中最為搶眼的作品莫過于全長18.7米,高達2.04米的《功課——體驗八十七神仙卷圖》與長達4.2米,高至2.7米的《記憶之門》,以《功課——體驗八十七神仙卷圖》為引子到《記憶之門》做尾聲,作為兩個極端,將其他部分附著在這兩端所確定的基調主脈上,體現其丹青筆墨之路的創作線索,呈現了一場視覺版的協奏曲演出會,以此向社會各界展示、匯報并激勵其今后的創作。
展覽現場極富創意的配合上西方巴洛克時期的悠揚旋律,讓觀眾可以跟隨畫家平時創作時喜愛聆聽的音樂慢慢步入其內心,去感受和了解畫家的藝術心路歷程;展覽現場還配有畫家在創作《功課——體驗八十七神仙卷圖》和《記憶之門》過程中的視頻,也是更進一步拉近了觀眾與藝術家的距離,讓大家能夠切實的接觸到藝術創作的細節與歷程,同時也體現了藝術創作的艱辛與嚴謹。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2月4日。
攝影:張一川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