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6來源:南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
11月28日上午,南通色織土布經典紋樣展在市文化館大成殿開幕,本次展覽是南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系列展,由市文廣新局主辦,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和南通百草千花土布研究所承辦。 南通是我國著名的藍染之鄉、土布之鄉,民間土布染織工藝已有600多年歷史,史有“木棉花布之產甲諸郡”之稱。南通土布采用單錠手搖紡車紡紗,古式腳踏手投梭木機織造,染色、搖筒、牽經、絡緯、穿綜、插筘等工序都保留較原始的方法,傳承了中國古代手工棉紡織技藝的寶貴歷史遺存。南通色織土布是反映南通地方歷史、民間工藝和民俗的一面鏡子,是孕育并創造近代紡織名城的珍貴文化遺產。其工藝復雜、構圖講究,充分展現了通海棉農精湛的手工織造技藝和卓越的藝術創造才情。民間流傳的圖案花型多達6大類120多種,典型土布紋樣有螞蟻、柳條、桂花、金銀絲格、蘆紋系列,以及雙喜、團窠、彩格等提花錦毯類紋樣,復雜的花紋甚至保留著12躡12綜的古老提花技術。 “南通色織土布技藝”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通過近年來的保護,該項目在建立南通色織土布傳習基地的同時還收集整理出一批相關文獻書籍、原始資料、土布紋樣及實物器具等,并規范立檔保存,本次展覽展出了近50種的經典紋樣,展期至12月8日。 (市文化館)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