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4來源:中國美協 |
2017年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年會暨“視界——中國當代美術研究展”專業評價標準專家論證會在廣東美術館舉行
2017年12月14日,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2017年會暨“視界——中國當代美術研究展”專業評價標準專家論證會在廣東美術館舉行。
中國美協副主席、策展委員會主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國美協藝委會辦公室主任咸懿,策展委員會副主任皮道堅、羅一平,委員王紹強、王春辰、方振寧、李暉、楊衛、曠小津、陳聯喜、陳湘波、唐克揚,副秘書長盧緩、盛葳,秘書處劉晶等出席會議。
范迪安在會上指出,一年來,策展委員會的工作圍繞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展開,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和文藝繁榮的講話精神為指導,藝委會和各位委員在展覽策劃工作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方向,努力提高展覽策劃的文化內涵和專業水平,形成了好的學術影響。進入新時代,我們要推動創造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深入研究實踐性的創作和發展中的理論形態,通過展覽策劃形成二者緊密相連、相互促進的關系。要積極主動策劃重大題材和現實題材展覽,加強問題意識,體現理論創新觀點。要切實加強策展研究和策展人才培養,不斷加強國際交流與文化對話。范迪安提出,從中國的策展業態發展來看,國內的策展水平不斷提高,策展人隊伍不斷擴大,是時候提出一個如同“油畫界”“雕塑界”“國畫界”的概念——“策展界”,以更廣泛地團結廣大策展人同仁,彰顯策展的中國文化意識,堅定文化自信。這一觀點的提出立刻得到了眾多委員的一致認同。 咸懿期待策展委員會的各位專家策劃更多具有學術性意義的展覽,推動中國美術事業、策展事業的發展。藝委會是一個學術團隊,應該在三個方面發揮作用:一是加強學術建設,立足學術,助力精品力作的產生和優秀人才的培養;二是做好學術引領,制定并不斷完善專業評價標準,積極發揮導向引領示范作用;三是落實學術服務,促進形成良好美術發展的業態。
盛葳代表策展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吳洪亮作《2017年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工作總結》。主要內容分為六個部分:一、編輯學刊《策展學叢》,其中,第一輯已完成編輯并出版,第二輯已啟動編輯工作;二、舉辦展覽項目“在路上”系列:“在路上,2016”和“在路上,2017”兩屆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提名展;三、在國家圖書館舉辦“再遇芥子園——《芥子園畫傳》與當代名家對話展”;四、啟動《中國美術文獻集——策展分卷》、“視界——中國當代美術研究展”專業評價標準兩個研究項目;五、支持廣東美術館主辦“復相?疊影——廣州影像三年展”;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常設機構尚未建立,缺乏大型自主項目,日常服務不夠到位等等。 在委員討論環節,專家們的觀點主要集中在六個方面: 一、肯定策展委員會的工作和成績。二、積極申請文化部的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的項目和國家藝術基金,用于培養青年策展人。三、開通中國美協策委會的官方微信平臺——中國策展,擴大策委會影響力及學術推廣力。四、亟需建立常設機構,保證策委會高效運轉。五、增強與美協其他藝委會的聯系與合作。六、2018年的策委會年會擬在湖南或江西召開。
在“視界——中國當代美術研究展”專業評價標準專家論證會上,與會專家仔細閱讀了《“視界——中國當代美術研究展”專業評價標準(討論稿)》,在高度贊揚該專業評價標準的學術價值的同時,也指出各部分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并對各美術專業評價標準形成了切實可行的撰寫結構和篇幅修改意見,并分別承擔與各專業藝委會對接,繼續完善工作評價標準文稿。 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楊樹、廣東省美協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院長李勁堃到會向會議代表表示問候。廣東省美協策展委員會成員參加了會議。此次會議緊張而務實、儉樸而高效,雖準備了茶歇都沒有一刻休息,范迪安主任親自主持了一天的工作會,確保各項議程順利進行,樹立了良好的會風。
供稿/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 攝影/吳俊賢、編輯/楊雷、審校/咸懿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