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5來源:江蘇美術家網 |
8月13日上午,省美協佘玉奇和高建勝、崔勇、吳嬪、趙名釜一行,走訪了華拓、徐善和黃戈等畫家。“畫說運河——江蘇美術家采風寫生創作活動”是省委宣傳部交給省美協的重點工作。6月7日省美協組織70位山水畫家奔赴大運河沿岸寫生采風,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畫家們深入生活,精心構思,認真創作,部分畫家已經進入創作階段,有的已經完稿。 ![]() 華拓是新金陵畫派的重要成員,今年80歲,是“畫說運河”采風寫生隊伍中最年長的一位。他與年輕畫家一起實地考察,一起寫生,一起交流,過后大膽構思,四易其稿,創作完成了兩幅作品,一幅是“周總理梅下讀書”,一幅是“運河兩岸柳色新”。 華拓先生把周總理所種一品梅作為創作對象,描繪一幅周總理在梅樹下讀書的景象。他說中國大運河是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中華民族流動不息的血脈。兩千多年來,滋養了兩岸花草樹木,也養育了運河兩岸的優秀兒女,周總理便是最杰出的一位。華拓說“畫說運河”就是要分析大運河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從大運河歷史變遷中激發靈感,用激情畫筆把運河文化、運河精神、運河風情、運河故事描繪出來,讓人們在對大運河文化更高水平、更高形式的展示中,接受文明滋養,增強文化自信。 ![]() 第二幅“運河兩岸柳色新”。一河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幾棵楊柳樹占據了一半畫面,陣陣和風拂面過,條條綠柳映水中。畫面近處是停泊的船兒,遠處是繁忙的水上運輸,更遠處則是高樓和遠山。華拓先生繼承和發揚新金陵畫派的優良傳統,生動實踐“筆墨當隨時代”的創作思想,用激情筆墨描繪運河新貌,助力大運河文化建設。 ![]() 華拓表示自己八十歲還能參加“畫說運河”這樣的美術盛事,填補了沒能參加上世紀六十年代傅抱石先生率領的兩萬三千里寫生活動的遺憾。同時,這次活動激發了自己的創作活力,他將更多地深入生活去發現美,為人民立傳,為祖國喝彩! ![]() 徐善是傅抱石紀念館館長,在談到中國畫跟大運河時,他認為大運河經歷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河道沒有萎縮,黃金水道作用更突出。中國畫筆墨的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后浪推前浪,奔騰不息。筆墨隨歷史的變化而變化,時代性是筆墨語言的最本質的屬性。在古代用傳統的筆墨描繪往昔的運河,今天,當用現代筆墨去描繪運河嶄新的面貌,筆墨當隨時代! ![]() 徐善還說,文化繁盛必定出現在盛世。中國自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正在往“強富美高”開進。物質文明進步了,精神文明也不可掉隊,國家重視“文化自信”,加大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中國畫作為中國獨特的繪畫藝術,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舉行“畫說運河”創作活動,既是對中國畫發展傳承的鼓勵,也是對其他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揚的鞭策。 ![]() 黃戈現任傅抱石紀念館副館長。他向省美協同志介紹他創作的“運河入海流”中提到,自己是一名年輕畫家,有機會與前輩大家一起投入創作活動,十分榮幸,在前輩身上不僅學到了精湛的創作技法,也學到了嚴謹的治學態度,更學到了他們的人格品質。黃戈創作的畫作,以浙江大運河入??谔幾鳛閯撟鲗ο螅憩F的是青山碧水藍天,生態文明城市和諧建設主題,體現了人與天地精神往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表達了對大運河未來發展的構想與期待! ![]() 省美協佘玉奇、崔勇、吳嬪以及省書畫院高建勝、趙震與畫家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表示要努力做好服務、聯絡、協調工作,為美術家創作營造良好環境,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變遷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精品力作,奉獻給這個偉大的時代。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