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2來源:江蘇美術家網 |
描繪運河歷史,講好運河故事。8月21日下午,省美協走訪了山水畫大家、中國美協理事朱道平,并與朱道平就其作品的創作理念和表現手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 觀摩畫作 朱道平說,中國畫要發展,除了師古人、得心源,還要體悟自然之妙造。這次創作活動的意義在于讓畫家走出畫室,到大自然中吸取新鮮空氣,獲得新的靈感。他相信,“畫說運河”對美術家的藝術創造是一次巨大推動,也給江蘇美術發展帶來重要機遇。 ![]() 朱道平翻看創作小稿 朱道平作品“運河兩岸度春秋”,極富個性的線條和點相互映襯,勾畫出一幅清逸幽遠、靜雅柔美的意象境界。丘壑縱橫,實中有虛,蒼松虬曲,連結古今,駁船來往,貫通南北。既是現實中的山水,也是心目中的山水,更是詩意與遠方。 之前,佘玉奇和吳嬪走訪了高建勝、劉洪沛、王國斌、趙名釜四人組合。四位畫家都是江蘇畫壇的創作骨干,有兩位擅長人物,兩位擅長山水。他們選擇合作,各用所長,可謂強強聯合。趙名釜說,他們的創作是獨樹一幟,也別具一格。高建勝介紹說,四位畫家采風時同為一組,共同選取了窯灣古鎮、濕地公園和銀杏作為創作對象,目的就是要體現運河的風土人情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與四人組合留影 ![]() 四人組合在創作中 畢寶祥是徐悲鴻研究會會長,多年來致力于中國畫的研究與發展,數次參加重大主題創作,他是最早完成運河題材創作任務的畫家之一。走進他的畫室,一幅八尺大畫掛在墻上,小橋、流水、人家,寧靜平和。他深情地說,大運河文化建設,重在保護,要萬分珍惜這流淌了兩千年的文化遺產。 ![]() 吳嬪與畢寶祥交談 畫家晏明是揚州人,從小就在運河邊嬉戲,對運河風土人情如數家珍。每年回老家時,都要到運河邊走一走、看一看。這次“畫說運河”創作,他多次到運河邊上實地考察,畫了許多寫生稿。他說,畫運河,不僅要描繪過去,還要反映當下,更要寄托夢想。他努力把特殊的記憶、特殊的感情融入創作,畫中有他的鄉愁。 ![]() 吳嬪與晏明交談 佘玉奇在與畫家們交流時說,“畫說運河——江蘇美術家采風寫生創作活動”與上世紀六十年代“二萬三千里”采風寫生活動一樣,是一部史詩般的工程。這次活動必將催生出更多精品力作,更多名家大家,助推江蘇美術新的輝煌! 部 分 畫 家 作 品![]() 朱道平·運河兩岸度春秋 ![]() 朱道平作品局部 ![]() 高建勝、劉紅沛、王國斌、趙名釜作品(窯灣古鎮) ![]() 高建勝、劉紅沛、王國斌、趙名釜作品(運河濕地) ![]() 高建勝、劉紅沛、王國斌、趙名釜作品(古漕金秋) ![]() 畢寶祥·運河人家 ![]() 畢寶祥寫生稿 ![]() 晏明·運河印象 ![]() 晏明寫生稿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