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3來源:省文物局 |
2月29日,省文物局在南京召開2016年全省文物工作年會。會議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保護重要論述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和合理利用的部署及《國家文物局2016年工作要點》,總結“十二五”期間和2015年全省文物工作,研究確定“十三五”發展目標,并部署了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徐耀新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文化廳副廳長龔良宣讀了全省文物系統2015年獲得國家榮譽的項目名單。 徐耀新在講話中高度認可全省文物工作者在“十二五”及2015年所付出的努力,充分肯定了我省在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和保護利用、重大工程規劃和實施、博物館事業發展、文物行政執法和文物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他要求全省文物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為建設文化強省、推動文物工作邁上新臺階再立新功的使命感責任感,準確把握工作目標定位,清醒認識文物發展新形勢,切實轉變發展方式,以全新的理念推動文物工作全面協調健康發展。 徐耀新指出,要促進合理利用,用好、用活江蘇豐富的文物資源。一是加強研究闡發,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活水源泉。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和研究,特別要加強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要義和江蘇地域文化的重要特質的梳理,形成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江蘇時代精神的寶貴資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展示和闡發,發揮文物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江蘇時代精神的重要作用。二是拓展文物利用,充分發揮文物資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功能。要把全省文物系統管理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序納入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范疇,整合全省館藏文物資源,形成博物館館藏資源共享平臺,拓展博物館藏品征集范圍,把文物保護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充分利用館藏資源開發文創產品。三是傳承歷史文脈,用文物保護成果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要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城鄉建設的關系,把文物保護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加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規劃保護力度,進一步完善“鄉土建筑”、“工業遺產”、“水下文化遺產”等新型文化遺產法律保障體系,讓各類文物得以應保盡保。四是加強國際表達,擴大中華文化和江蘇地域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要配合國家外交大局,積極實施文物“走出去”戰略,推動策劃一批富含中國文化、凝聚江蘇智慧、展現精彩江蘇的精品文物展覽“走出去”,要認真做好世界文化遺產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文化遺產的對外宣傳展示,合力打造“精彩江蘇”文化品牌。 徐耀新強調,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線。全省文物系統要始終把文物安全擺在重中之重,以加強文物行政執法為有力抓手,做保護歷史文物、傳承文化根脈的守望者、守護者。一要提升文物行政執法和監管效能,嚴懲各類違法行為。要加快推動江蘇省文物行政執法監控平臺建設,爭取年內實現省、市對接,“十三五”末達到全覆蓋,實現文物保護單位實時監控管理。要對文物違法行為零容忍,敢于履行執法職責,堅決排除各種干擾,做到文物違法案件“件件有結果、事事有回音”,增強文物執法的震懾力。二要健全文物安全責任體系,落實責任追究機制。落實文物保護的主體責任,加強文物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實現市、縣(區)文物行政執法隊伍全覆蓋,市級配備3名以上、縣(區)級配備2名以上文物行政執法專職人員。落實省內各部門保護文物的法定職責,每年聯合組織一次全省文物安全大檢查,兩年開展一次跨區域文物安全交叉檢查,保持打擊的高壓態勢。三要加強文物安全防范建設,切實防患于未然。每年推動1-2個地級市、3-5個縣(區)建成“江蘇省文物安全綜合管理實驗區”,深入開展文博單位安全管理綜合達標工程,大力推進文物平安工程,啟動實施文物消防安全工程,推進科技手段在文物安全防范領域的應用。 會上,省文物局局長劉謹勝作工作報告。報告全面回顧了“十二五”期間文物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明確了“十三五”江蘇文物事業發展目標。劉謹勝指出,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文物事業發展規劃的起步之年。全省文物工作要以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十三五”發展規劃為依據,以“邁上新臺階 建設新江蘇”為立足點,夯實文物基礎工作,全面提升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組織實施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推進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申報,加大文物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加強文物安全。他要求全省文博機構和文博工作者,圍繞大局、抓住重點、團結奮進、開拓創新,按照“邁上新臺階 建設新江蘇”的發展定位,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譜寫文物保護新篇章。 全省各市、縣(市)及部分區文廣新(文物)局分管文物工作的局長,各市文化行政綜合執法機構負責人,南京博物院以及各地博物館負責人,省考古所、文保所負責人及省文物局機關處級以上干部參加會議。 (省文物局)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