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5來源: |
山寨版“獅身人面像” 昨日,石家莊長城影視動漫旅游創意園內,山寨版“獅身人面像”被拆分,頭部與軀體分離,分別用藍色擋板和黑色紗布圍擋。 昨日,河北省石家莊復制版“獅身人面像”建筑被拆分,身首分離。該建筑曾備受爭議,并遭到埃及文物部門投訴。對于拆除原因,園區方面暫未回應。 疑似遭埃及文物部門再次投訴 昨日,石家莊長城影視動漫旅游創意園,多名工人正在拆除山寨“獅身人面像”,其頭部與軀體已經分離,分別用藍色擋板和黑色紗布圍擋。 當地村民說,該獅身人面像于今年春節前被拆分,疑似遭埃及文物部門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次投訴。對此,建筑所屬園區和施工方暫未回應。 據了解,該“獅身人面像”于2014年開始建造,高約20米,身長約60米。該建筑所屬園區負責人稱,建造用途為影視拍攝,并非旅游景點。 當年5月,埃及文物部門曾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投訴。埃及文物部門主席阿里表示,如果建造“獅身人面像”目的是為了拍電影娛樂,按照國際公約,施工方必須通知埃及方面。 阿里認為,山寨版“獅身人面像”細節處理方面與原版差距較大,會影響游客對埃及古文物原貌的了解,也會直接影響到埃及旅游及連帶影視產業的收入。 據媒體援引多名埃及文物部門官員的話稱,埃及曾與中國方面協調,希望中方做出賠償、或自行拆除。 建筑內部裝潢豪華如宮殿 建造方一名工作人員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建造這座雕像并非惡意山寨埃及文化遺產,只是方便拍影視劇。 “這僅是影視劇中的場景而已,沒有任何其他用途,也沒有收過一分錢費用”。石家莊長城影視動漫旅游創意園相關負責人曾回應稱,這是拍戲用的臨時場景,一次性所用,拍攝完就拆除。 有媒體曝光建筑內部圖片稱,裝潢豪華如宮殿。 “以前是可以去里面參觀的,剛修時不要錢,后來有人斷斷續續收過錢,引起爭議后就關了”。當地村民稱,現在只能看到部分頭部。 昨日,創意園區相關負責人說,影視城內所有建筑均用于影視劇拍攝,獅身人面像自建造以來一直備受爭議,加上曾被投訴,建成后很少用于拍攝,對于其內部構造并不清楚。此外,其建成后吸引了很多游客,據其了解,曾有村民自發收取費用。 ■ 專家說法 此類山寨行為難從法律層面解決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博士介紹,文化遺產的保護主要有兩個國際公約: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和2003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1972年的《公約》側重于物質性的“文化遺產”進行保護,著眼點是保護遺產,使其不被破壞,但沒有知識產權方面的相關規定。根據現有國際法及國際慣例,埃及“獅身人面像”也很難受到知識產權相關法律的保護,其著作權也超越了一般50年的保護時限。而復制、抄襲具有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當代建筑很難避免法律制裁。 “像北京世界公園就有許多微縮的建筑,這是沒有關系的。”劉思敏說,但按照原比例復制建造會對原始建筑所在國家造成一定影響,不尊重對方文化。劉思敏指出,仿制名勝古跡的現象在中國以及許多國家都存在:奧蘭多迪斯尼世界公園仿制了世界各地許多的著名建筑,包括中國的天壇。帕特農神廟在希臘首都雅典如今廟頂已坍塌,但美國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全盤復制了帕特農神廟,建筑物的規格都同歷史上的帕特農神廟一樣。 劉思敏認為,抄襲現象頻頻出現,與世界遺產知識產權保護還存在法律空白密切相關,由于難以確定包括世界遺產在內的名勝古跡知識產權屬性及其權利人,在可預見的將來,很難從法律層面解決這種抄襲和山寨的行為。 劉思敏指出,如今旅游業界頻繁出現復制、仿造現象,具有一定的新鮮感,吸引眼球。雖然這種缺乏創造力的抄襲行為不值得提倡,但不意味著它們不受市場認同。另一方面,抄襲、復制名勝古跡或世界遺產的行為法律代價低。 劉思敏表示,山寨“獅身人面像”一事,雖然埃及方面目前很難從法律上控告和起訴,但作為一個標志事件,引發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世界遺產產權保護公約的討論與修改,明確世界遺產的知識產權屬性與權利人,對仿制、復制行為加以法律規范。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