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1來源:新浪收藏 |
![]() 2016年4月8日下午2點,“丹青歲月—牧野繪畫作品個人展”在北京琉璃廠藝融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了畫家牧野近期創作的人物、北京民俗風情、線描作品百余幅。 到場祝賀的有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劉恒先生、中國美術家協會蔣兆和藝術研究會秘書長(蔣兆和之子)肖和先生、北京畫店總經理奎華先生、豐臺區政協副主席張兆旗先生、民革中央豐臺區工委康冬花女士及牧野老師的摯友張貴臣先生等多位嘉賓。 ![]() 4月9日下午2點,特邀畫家牧野主講了以“老北京風俗民情”為主題的文化講座。 ![]() ![]() 自古天才出少年,1947年出生于北京的牧野,少年時期便顯示出了非凡的繪畫天賦。幼時在里巷之中信手涂鴉,被恰巧路過的大師葉淺予撞見并驚為天才。先后師從葉淺予、中央美術學院畢建勛教授。從藝60余載,成就了現今極具個人風格的水墨人物畫特點。 老北京眾生相·北京人的“精氣神兒” ![]() 牧野自幼生活在皇城根下,耳濡目染京腔、京韻、京罵;青褲、長袍、馬褂;豆汁、鹵煮、烤鴨的京城民生市井文化,他筆下的人物畫是皇城根兒下熏染出來的老北京的魂。北京的胡同、城墻、門樓、戲園子都曾留下牧野這個胡同串子的藝術足跡。北京城大大小小1000余條胡同,牧野寫生的足跡已經沿著深深的胡同巷子縱橫至千里,寫生畫稿林林總總數以萬計,習作多達2000余幅! ![]() 牧野的人物畫不復制、不模仿、不造作,以寫實的手法展現老北京人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和變遷。他筆下的北京筆筆真實,墨墨真意。不完全拘泥于表面形似,而是追求整體神韻,充分發揮水墨特點,調和出獨屬于北京的氣象萬千,讓北京的元氣兒活了起來! 積淀的原生態·三千年北京城郭文化 ![]() 牧野的作品是用“筆墨”和“紙張”承載著的老北京的歷史和文化,畫里畫外彌漫著的是北京城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滄桑巨變。畫里老北京的禮尚往來,老藝人們的拿手絕活兒,老街坊的家長里短兒,四合院里講不完的故事……折射出的是老北京逐漸在消失的歷史文化氛圍,以及牧野對故土家園癡情的愛戀。畫中跳躍的是北京的人文血脈,涌動的是北京人的精力、北京人的氣概,飛揚的是北京人的神采。 ![]() 隨著牧野的畫作,探尋牧野的心路歷程,仿若鉆進北京那些蜿蜒的胡同。深入他畫中的老北京,嗅著濃郁的豆汁兒、和甜美的糖葫蘆……在拉洋片、老八怪、耍中幡兒的人群里感受老北京的風情萬種…… ![]() 三千年北京城郭文化積淀的原生態是什么模樣?皇城根兒,老北京的魂兒,胡同串子小門墩兒;東富西貴四合院,住的全是有錢人兒;北海后海什剎海,皇城四周是大宅門兒;東四西四大牌樓,南城北頭兒有前三門兒;四九城門全拆了,唯存車站后邊老城堆兒;會館圍著琉璃廠,天地日月各有位兒;南北東西筆直的道兒,拉洋車的改三輪兒;永定門里有電車,向北直達到前門兒;前門樓東火車站,上車都是東北人兒;要看玩藝兒去天橋,撂地的全是能耐人兒;耍雜技、唱曲藝,老八怪有賽活驢兒;拉洋片的大金牙,單口鼻祖朱紹文兒;撂跤、中幡、唱皮影,大狗熊的雙簧逗死人兒;數來寶名家曹麻子,練杠子的能扯順風旗兒;油錘灌頂硬氣功,車技頂碗變金魚兒;吹拉彈唱藝人多,新鳳霞成大名人兒;撂地賣藝得吃苦,熬出大師侯寶林兒;肚子餓了您奔北走,讓您吃的美滋滋兒…… 甘為草民,為民寫真 ![]() 作為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北京人,力度滄桑之后,浮華的迷惘終究被北京城原生的活力所同化。牧野畫的是北京的過去和歷史,老北京獨有的風情給予這位天資超群的藝術家以無限靈感,他把這一切都視為福祉,用炭筆在紙上勾,用毛筆在紙上描,抒寫胸中真實的北京人。 幾十年身背畫夾走街串巷的艱辛磨練,牧野的畫以平常的小人物、小動作、小情節見證了中國的社會大轉型,以及不同階層在轉型之中的急劇變革和重組。他的畫,畫出了北京的一整個時代。 作為大都會的北京,瞬息萬變,但不變的是北京精神。而作為藝術家的牧野,始終秉持的是甘為草民,為民寫真的真誠心語,以及將筆墨往還于大愛之中的赤子情懷!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到4月12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