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9來源:新浪收藏 |
![]() 母愛,綿綿,柔情,真摯的愛,是對自己孕育生命賦予一種責任與態度,以及傾注心血的撫養和栽培。 一幅古畫(見圖),源于清代,為康濤而作。此畫題款為“臨民聽獄,以莊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則忠”。兒子即將離家赴任,來廳堂向母親進行辭別。母親,最知兒子的心情,邁向朝廷,為民做官,此任,乃天下之大任。兒自知此擔不輕,依依惜別母親之時,多想得到母親的諄諄教誨。兒子,娘還是那一句話,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為國為民,不亦樂乎。兒心領神會,賢母的教誨將伴兒一生。 此時此刻,賢母的臉上流露出一種凝重的神情,千言萬語,萬語千言,也比不上一尊慈母的神態,端莊,沉穩,雙目微閉,緊抿嘴唇,雙手交織,那是默默地祝福,愿兒在遠方的征程上,腳踏實地,步步生蓮。 賢母后的屏風,題詞依稀可見。賢母的身后,是兒媳的站立。兒媳,一個模樣俊俏的婦人,身著綾羅長裙,雙手恭立于賢母之后,那一臉孝順的模樣,依依告別丈夫不舍之情,躍然于臉上,讓人看了心動??吹贸鰜?,這是一戶很有教養的人家,這是一位訓練有素的賢母,她愛國家愛小家愛兒女,也正是因為賢母那博大的胸懷,才有了孝順兒子辭別賢母的動情場景。尊重母親也是愛,為國赴任也是回報母親養育之恩的一種方式,因為有國家之安定,才有小家之溫馨。整幅畫溫暖、和諧,放射出一種母性光輝和人性的光芒。 康濤,生卒年不詳,后更名為燾,字逸齋,一字康山,號石舟,晚號甚多,有茅心老人、荊心老人、錢塘布衣之稱。他是雍正、乾隆年間的畫家,非常擅長人物畫,白描之手法相當嫻熟,用筆十分工整,形象刻畫逼真。此幅畫整體線條流暢自如,結構布局合理,白描勾勒人物出來的臉譜,以及衣錦裙羅非常細微,尤以兒子那高大的身影彎腰作態,誠心誠意的姿勢,以及賢母閉目之狀,以心告誡兒子的神態令人感動。 屏風之后,一棵蒼天大樹巍然屹立,值得一提的是,這大樹并沒有整體描繪,而是以亦隱亦現的方式而露出大樹繁茂的枝葉,此處構思的細節在于,母愛不在于張揚,而在于實實在在為天下兒女撐起一把綠蔭大傘。大樹的身軀與上方的枝葉筆墨渲染相當,濃中帶淡,淡中有細,樹葉運用點葉法中的小混點畫法,十分得當。 該圖為立軸,絹本,設色,縱136.7厘米,橫67厘米,現收藏于首都博物館。除此之外,康濤的傳世作品《孟母斷機教子圖》也是一幅謳歌母愛的國畫作品。據史書記載,畫家康濤乃錢塘的一介布衣,他自己就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人,故所,母愛在他的畫筆之下熠熠生輝。 母愛,歷來是人間謳歌的主題,值此母親節來臨之際,好好地品味一下古畫《賢母圖》,仿佛,那個偉大的賢母就站立在眼前,一雙微閉的眼神,飽含了多少對孩兒的愛昵和關懷。賢母之圖,實則是一種博愛與奉獻的藝術構思。 ?。ㄎ恼聛碓矗菏詹乜靾?湖南湘鄉 黃茨婭)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