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3來源: |
古代大德高僧,能意為捕捉高山密林“靈猿”鮮活之態者不乏其人。他們畫風超逸,筆墨游離于古奧空靈之深邃中,讓人幽然陶醉!元人畫僧湛然(生卒年不詳),生前寄宿于無錫“惠山寺”。 ![]() 古代大德高僧,能意為捕捉高山密林“靈猿”鮮活之態者不乏其人。他們畫風超逸,筆墨游離于古奧空靈之深邃中,讓人幽然陶醉!元人畫僧湛然(生卒年不詳),生前寄宿于無錫“惠山寺”。其畫作稀罕,幾乎無二存世,無錫博物館收藏有一幅其所作《母子猿圖》(見圖),因尚未見其第二幅畫作可作比較,故甄別難度頗大。加之其畫年代久遠,“真贗”論述已有頗多探求;故而,有關其畫學術交流有待于進一步嚴謹考證。 畫“靈猿”筆墨不易,此在古代存世猿猴畫作中,亦十分難以捕捉其“靈韻”之態。傳南宋畫僧牧溪善畫靈猿,畫名非常之大。此湛然和尚所畫猿猴,可能是依據牧溪畫僧舊作之本而對意臨摹的。那么宋人的繪畫水準,無論是文人雅士,乃或寺廟大德高僧,其深邃絕俗的畫風筆墨,絕對傲然古今。不少隱逸之仕遁入空門,一為躲避兵燹,遠離烽火殺戮;二幽居于山川靜雅之地,一心閉門修學;三聽泉于山林丘壑之間,心中浩然筆墨暢敘于空谷惠風之中!牧溪超然蕩俗之畫風, 是內心“不二法門”之空梵境界。湛然在“無色無味”的空寂思想上,已深深頓悟到牧溪僧的平凡脫俗!有些泛泛之輩,很想畫出“猿猴”筆墨的“草草”感覺,也很想讓“猿猴”在自己的筆墨畫風中能盡量“超越古人”;那么我們怎么看,“猿猴”畫的好像還是“猿猴”,似乎沒有感覺到它,畫出真正內含靈韻的“猿猴”, 絕對還是敵不過古代高僧所畫“猿猴”的天然真性。 學術界有人在看到元人湛然這張《母子猿圖》設色畫作時,對此畫的“真偽”程度提出質疑。這很自然。認為其在筆墨的自然清韻上,少了其內在的“風神”,筆墨過度幽然的線條,似乎感覺拘謹板滯。然而,我們切不能用古人“畫壓群芳”的藝術表現手法,而絕對認定“古今畫家”水平的高低。因為,我們到目前,還沒有發現第二幅湛然僧的傳世真跡畫作。故而,我們只有理性暫定《母子猿圖》為(傳)湛然僧筆墨“真品”。 湛然此《母子猿圖》是臨摹南宋畫僧牧溪的傳世舊本,頗具經典筆墨的“淡然”意趣。湛然僧的畫猿手法,應該頗有宋人繪畫內涵,雖畫面敷染淡色,然 基本以墨筆入畫。畫中猿猴的毛發細微,深置胎骨。空靈妙然的構圖真趣,應該獨具風格。畫面中,筆墨絲毫也看不到一點點的輕率和浮躁。從古代畫家著錄中,雖有其畫名,然畫作存世鮮見!落款“惠山寺僧湛然戲墨”印鈐漫漶。下鈐一方“陶氏徵懷館供養”收藏印,頗見承傳!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