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1來源: |
銅鏡既是中國古代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也是一種傳承古代文明的工藝品。近年來,銅鏡以制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而備受收藏愛好者青睞。 中國古代的銅鏡出現于4000多年前,至今已走過了早期(商周)、流行(春秋戰國)、鼎盛(漢代)、中衰(三國、晉、南北朝)、繁榮(隋唐)、衰落(五代十國、宋、金、元)等幾個重要階段。每個歷史時期的銅鏡都有獨特的文化和價值。面對林林總總的古代銅鏡,哪些才值得收藏呢? 從近些年銅鏡收藏市場的行情和銅鏡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價值上看,戰國、兩漢、唐代的銅鏡是最值得收藏的,因為這三個歷史時期所出現的銅鏡,無論是從流行程度、鑄造技術,還是從藝術風格等方面看,都代表了古代銅鏡的最高水準。 春秋戰國時期的銅鏡,紋飾精美,出現了后世推崇的云雷紋花瓣鏡、花葉鏡、四山鏡、五山鏡、云山鏡、菱紋鏡、禽獸紋鏡、蟠螭紋鏡、彩繪鏡等;漢代繼承和發展了戰國時期銅鏡的優點,又創新推出了蟠虺紋鏡、章草紋鏡、星云鏡、重列式神獸鏡、連弧紋銘文鏡、四乳禽獸紋鏡、變形四葉鏡、龍虎紋鏡等,形制、藝術表現手法均較戰國時期有了質的飛躍;隋唐時期,制鏡工藝又有了新的改進,在銅中加進錫的成分,使銅鏡更加銀亮,在造型上除圓形、方形之外,又開發出菱形、瑞獸葡萄鏡,且嵌入了月宮、仙人、山水等吉祥如意的畫面,藝術表現手法更豐富,出現了金銀平脫鏡、螺鈿鏡、瑞花鏡、盤龍鏡等,銅鏡藝術隨之呈現出“盛唐氣象”。 因此,戰國、兩漢、唐代的銅鏡最具收藏價值。市場上,這三個歷史時期的銅鏡價格也最高。宋、金、元時期的銅鏡較次之,而明、清兩代的銅鏡升值空間就更小了。 若按銅鏡的大小來講,直徑200毫米以上、50毫米以下的銅鏡較為稀缺,極具收藏價值。若按銅鏡的品種來劃分,戰國的山字鏡、菱紋鏡,漢代的重圈銘文鏡、規矩鏡、神獸鏡、畫像鏡,隋唐的瑞獸葡萄鏡、花卉鏡、花鳥鏡、人物故事鏡、盤龍鏡等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這些種類的銅鏡,均是中國古鏡中的極品,具有較大的升值空間。 目前,銅鏡市場價格起伏不大,品相較好的130毫米古鏡中,戰國山字鏡及唐代的瑞獸葡萄鏡、四神十二生肖鏡等,單鏡價格在6000元到20000元之間;漢鏡中的規矩鏡、神獸銅鏡,單鏡價格在5000元左右;宋、金、元時期的人物鏡,單鏡價格在千元以內;明清時期的銅鏡,基本處于有價無市狀態。不過,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講,無論哪個歷史時期的銅鏡,都是值得收藏的。 近幾年來,最火的始終是唐鏡,高價成交的銅鏡中唐鏡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唐鏡里的瑞獸葡萄鏡等大名譽品更是持續走高,目前品相極佳的瑞獸葡萄鏡可以達到50萬元上下。然而,從純投資的角度看,這樣的品種往往上升空間有限。相比之下,漲幅更大的倒是那些尚處于較低價位但工藝同樣出眾的品種,如宋鏡、遼鏡以及元代的八寶鏡,可謂“大有玩兒頭”。 目前的銅鏡收藏市場尚屬于“內行市場”,即購藏者大多比較專業,有著足夠的眼力和市場閱歷。要想真正進入銅鏡收藏圈,需要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和準確資料。專家建議,購藏銅鏡應該從收集標本開始,對銅色、銅質、花紋、銘文做綜合分析,潛心體會,慢慢積累專業知識,否則,“外行人”將根本沒有“進場”的機會。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場,也不代表收藏界的價值判斷。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