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9來源:交匯點 |
1月8日晚,和著悠揚的笛聲,一眾年輕貌美的杜麗娘深情款款步上舞臺,迤邐身姿間,由江蘇第二師范學院主辦的《水路戲路傳承之路》——京杭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文化傳承與創新工程首屆成果展演在江蘇大劇院拉開序幕。 晚會以運河為引線、戲曲傳承為主題,云集了運河江蘇段沿岸各大地方劇種,彰顯了吳韻漢風的地方特色。昆曲胡錦芳、錫劇王建偉、王子瑜、淮海戲楊秀英、許亞玲等江蘇戲曲名家都來到現場助陣。而來自無錫、淮安、徐州、南京等地中小學近300名師生帶來的戲曲體操、戲曲聯唱、戲曲詩詞、戲曲舞蹈等表演,則充分體現了戲曲文化在中小學的代代傳承。 其中,無錫羊尖實驗小學的少兒錫劇《雙推磨》給人印象尤為深刻。20多個七八歲的小朋友,身著錫劇傳統服裝,唱念做表有板有眼,十分可愛,贏得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據該小學卞校長介紹,這群孩子剛剛參加完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2019年新年戲曲晚會,12月29日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觀看了她們的演出?!把蚣怄偸清a劇正宗發源地,因此錫劇是我們小學的特色,全校孩子每周都有一節錫劇課程,近幾年學校出了三個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孩子們都愛上了錫劇?!北逍iL說。 活動主辦方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王書記表示,該校一直堅持傳統師范教育、江蘇地方傳統文化教育的“雙傳統”特色發展,2018年啟動了“京杭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文化傳承與創新工程”,成立“京杭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研究中心”,實施戲曲進校園“五個一工程”,走訪名家,記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口述歷史;深入劇團,關注各劇種的生存現狀;走進校園,探討戲曲在校園的傳承途徑。一年來中心組成員撰寫了近10萬字調研紀實《我們的足跡》,拍攝一部微電影,一步紀實片都入選首屆運河主題國際微電影展;美院師生創作近80件油畫、國畫、書法等有關運河體裁作品,并成功舉辦《運河懷古——首屆京杭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文化傳承與創新工程美術作品展》;開發首家以戲曲教育教學和傳承推廣為目的“京杭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進校園網絡數據庫”,包括江蘇各曲種收集匯總、戲曲微課視頻等豐富資源,《京杭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進校園的高端師資培訓》項目已通過省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的終評。《水路戲路傳承之路》——京杭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文化傳承與創新工程首屆成果展演,是對工程開展一年來的總結和展示,未來我們還將繼續推進該工程,推動江蘇省中小學校傳統戲曲文化傳承發展。 ?。ㄍㄓ崋T 陶賦雯 記者 高利平)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