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8來源:?藝術中國 |
非科班出身的韓立新至今已經從事雕塑創作20多年,她的創作風格多樣、藝術特色簡潔、大方,兼具設計感和實用性,能夠抓住大眾審美偏好和年輕人的心理訴求,曾獲得多個國際大獎。在藝術作品中,她嘗試將傳統與現代融合,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此外,她重視藝術創作的廣泛傳播,力求通過展會、品牌推廣和各種路徑讓更多人感受到她作品的美學感染力,也為雕塑藝術的國際傳播作出了貢獻。 從創業之路到藝術創作旅程 20多年前,大學畢業的韓立新與合伙人創辦了一家雕塑公司,受到了很強的藝術熏陶。她的第一件作品是《大拇指》,該作品的靈感來源于她先生的手。“他是我遇見的特別有工匠精神的人,精益求精做好每件作品、每個項目。他的手很有力量,因此此為原型創作了大拇指。”高高豎起的大拇指,通過簡潔的線條、鮮明的主題和強健的材質(不銹鋼),表達出生動的力量感,展現出了大國工匠敬業、自信、專注的精神?!洞竽粗浮帆@得了法國雙面神入圍獎項的殊榮,證明了韓立新作品在國內外藝術交流中起到了良好作用。
從創業辦企業到開啟藝術創作之旅,韓立新不僅受到了家庭、工作和事業伙伴的影響,更在日常工作和雕塑創作中找到了實現自身生活追求和藝術理念表達的有效路徑。她的作品題材多樣,包括大小藝術造型和雕塑、中國古代題材藝術構建、藝術現代造型等,無不受到了廣大客戶和藝術收藏者的青睞。 藝術設計與生活融合的探索 “在創業過程中我們積累了很多客戶,通過承接包括室內外作品等不同的藝術創作等業務類型,我逐漸找到了自身的藝術表達手法,《冰影流光》茶幾和《水滴》桌子,就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他們的靈感來源是我發現屋檐上的冰柱,晶瑩剔透、靈動流轉,一滴一滴留下來的狀態,就像融化的感覺。”韓立新的《冰影流光》作品造型簡潔明快又非常時尚,突破了傳統設計框架,表現出靈動自然的特色;不僅突出了雕塑的質感,還讓人聯想到巍峨的山峰、綺麗的冰山等等,頗富想象力。該作品獲得了2023-2024年度國際環藝創新設計作品大賽金獎(冰影流光,雕塑設計方案類)獎項。中國國際建筑裝飾及設計藝術博覽會簡稱設博會(CIDF),誕生于2005年,迄今為主已成功舉辦十八屆,是中國建筑裝飾涉及領域最權威、國家程度最高的年度設計盛會。國際環藝創新設計作品大賽(華鼎獎)作為設博會旗下的國際性設計賽事,已經成為中國建筑裝飾設計領域最權威的年度設計大賽,得到了廣大設計師、設計機構和業主認可,是建筑裝飾涉及領域的設計創新風向標。
《水滴》 在以《冰影流光》茶幾為代表的一系列茶幾、桌子等雕塑作品中,韓立新融合藝術與生活的雙重價值,成功融合了實用功能和藝術美學,具有很強的設計感和實用性,體現了其獨特創意和藝術才華。韓立新還設計一系列蘋果造型的椅子,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最具代表性的是紅韻果座椅和蘋心坐趣椅,她表示:“這些有趣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丹麥著名設計師沃頓的椅子設計作品。沃頓設計的椅子線條流暢、色彩明艷,符合人體工學,非常具有現代感和設計時尚性。”她設計的蘋果造型的椅子具有視覺沖擊力,清新、淳樸、自然,不僅能給人們帶來家的溫馨氛圍,還兼具創新思維下的技術聯想,就像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既適用于家庭和高端會客廳等環境,又適用于辦公場所和會展場景。
《冰影流光》
蘋心坐趣椅 韓立新善于根據客戶需求和喜好,設計適用于不同場景環境下的不同材質的設計雕塑作品,以滿足不同場合的客戶需求,同時提出其對藝術追求和創意的表達。韓立新設計的佛像頗具特色,在材質選擇上,她嘗試了不銹鋼這種新穎的材質,以期在藝術展示中給人以心靈上的啟發。“在與團隊共同完成設計項目的過程中,我最享受的是從設計概念生發到項目落地實現的過程中帶來的成就感,從藝術投影到現實,還有什么事是比這更有意思的呢?”在日常創作中,韓立新一直特別關注客戶審美偏好的轉變,以及年輕人對于雕塑藝術和家居收藏軟裝的各種新想法,以期獲得更多年輕人的共鳴。 讓雕塑“會說話”,“走出去”引領未來發展 韓立新指出,新媒體時代下的藝術創作與影響,與以往有著很大不同。新媒體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很大,他們對于藝術欣賞和作品的需求分廠多變。年輕人更傾向于通過互聯網和新媒體獲取信息和欣賞作品,同時也追求個性化。在很大程度上,受眾能夠更多參與到設計的整個過程,這也對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讓雕塑‘會說話’,要通過不同途徑突出自己的優勢特長,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藝術創作,這是我近年來重點去做的事情。”韓立新認為,藝術家需要關注年輕人的需求,嘗試不同的藝術形式,利用數字技術創作作品,并利用社交媒體發布創作過程和參加線上展覽。此外,藝術家還可以走進校園,開設工作坊,讓年輕人了解雕塑創作的整個過程。在傳播和營銷方面,藝術家可以借助新媒體,如線上線下發布和展覽,以及參加國內外展會等。 此外,作為年輕的雕塑家和藝術家,也應該多多“走出去”,參加各種展覽和比賽等,這對其藝術創作有著很強的激勵作用。通過社交媒體,藝術家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傳播出去,增加品牌影響力。“之前我們參加過的一個全球巡展,巡展計劃包括韓國、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等地。我們不能只是專注于創作,藝術創作的本質是創造更多的美,讓大家能夠感受和欣賞更多的美,這就非常需要學習如何更好地進行作品展示和文字傳播。”她認為,自己在實踐過程中對市場和消費者審美群體需求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未來在設計方面還有很多可以挖掘和開拓之處。 對于雕塑藝術的發展與未來展望,韓立新抱有非常積極樂觀的態度。“雕塑藝術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疫情過后,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體現得非常充分。雕塑在家庭區域,以及會所、小區、學校、展覽館、廣場等公共場所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伴隨著城市更新的發展進程,地鐵等公共空間的裝飾需求也爆發性增長。這些都是我們未來耕耘的沃土。”韓立新也探討了她未來的創作發展方向,包括蘋果系列作品的創作和參展、女性題材作品的設計創作等。“女性題材作品是我非常青睞的題材,這類作品既有美感,又有深刻的寓意,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英國國寶級雕塑藝術大師亨利·摩爾的一些系列作品,如母與子等主題雕塑,對我影響很大。”讓我們期待韓立新為我們帶來更多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為中國藝術的走出去作出更大貢獻。(文/劉佳)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