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來源: 藝術中國 |
嘉賓合影 3月22日,由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指導,吉林藝術學院主辦,吉林省美術家協會、吉林藝術學院科研產業處、吉林藝術學院美術館、吉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共同承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白山松水 守藝傳薪——東北美術文脈精品巡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幕。 吉林藝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鄒毅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致辭 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張江舟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委會副主任鄒立穎介紹巡展情況 吉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劉兆武致辭 開幕式由吉林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紅梅主持 吉林藝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鄒毅,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張江舟,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委會副主任鄒立穎,吉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劉兆武等先后在開幕式上致辭。開幕式由吉林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紅梅主持。 學術研討會現場 開幕式結束后,美術理論家及藝術家代表在中國國家畫院舉辦了“白山松水 守藝傳薪——東北美術文脈精品巡展”專題學術研討會,專家學者圍繞東北美術文脈傳承與地域性特征等命題,展開了學術研討。 公教活動現場 3月23日,吉林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紅梅教授與吉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陸南教授分別以“吉林美術文脈中抗聯題材作品賞析”“主題性繪畫技法與藝術性的表達”為主題,為參觀觀眾開展了兩場公共教育活動。 展廳現場 吉林藝術學院是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綜合性藝術院校,前身可追溯至東北大學魯迅文藝學院,與延安魯藝根脈相連。本項目以20世紀以來誕生于“白山松水”間的吉林美術為示范,集中展示東北美術文脈歷史發展與成就,是吉林藝術學院踐行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積極舉措。巡展以地域美術發展的歷史性成就為節點,將展覽分為四個階段:“歷史性的轉折、地域性的成熟、現代性的拓展、精神性的自覺”,版塊式展陳“守藝傳薪”的學術命題,共展出吉林籍知名藝術家的百余件國畫、油畫精品,力求呈現東北美術文脈發展的歷史多樣性、時代面貌及重大成果。通過巡展的傳播、交流、推廣,賡續歷史文脈,展示東北美術的發展脈絡,使更多的觀眾領略東北美術在中國藝術中的獨特貢獻和價值。 展覽海報 巡展已在延安、昆明、南京等地成功舉辦,第四站設在北京,通過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平臺以北京為中心輻射華北各省,是東北與北京美術界之間一次重要的美術交流活動。吉林藝術學院將在中國新時代的文化發展進程中,承擔起賡續美術文脈的時代責任,持續深化、完善地域美術的梳理、交流、推廣工作,堅持守正創新,以高水準、高品質的創作與展演,為中國美術再創時代高峰貢獻吉藝力量。 活動現場 據悉,出席當天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楊舟賢;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吉林藝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鄒毅;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張江舟;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委會副主任,海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原副主任鄒立穎;中國延安魯藝校友會會長馬海瑩;中國延安魯藝校友會原副會長江文、夫人朱憶林;教育部美術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女畫家協會副會長安佳;中央美術學院科研處處長于洋;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理論研究所所長陳明;中國國家畫院油畫所所長趙培智;中國國家畫院版畫所所長沙永匯;中國國家畫院雕塑所所長鄧柯;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裔萼;中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邵曉峰;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藝委會委員、吉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吉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劉兆武;《美術》雜志社研究員、編輯部主任吳端濤;《美術》雜志社研究員、學術交流部主任楊燦偉;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薛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工作處副處長盧新征;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副館長常欣;中國國家畫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陶宏;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所副所長王躍奎;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吉林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楊衛;北京宋莊當代藝術文獻館執行館長、吉林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吳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任編輯孫欣;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世界美術》編輯趙炎;天津天獅學院教授朱亮;中國國家畫院副研究員王聰叢;中國國家畫院專業畫家孫震生;參展藝術家代表吉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師陸南、么紅巖、盧研等。 參加開幕式的還有在京吉林籍藝術家:八一電影制片廠廠長劉紹勇;中央歌劇院舞臺美術中心主任袁京男;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李貴男;中央戲劇學院教授高峰;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孫侃;中國油畫院畫家楊金宇;職業藝術家劉政昕等。 本次北京站展覽將持續到4月4日,后續將在長春舉行巡展的收官展。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