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來源: 藝術中國 |
《茶花女》海報 上海暮春的高溫悄然散去,陣陣微風為大地披上一層清涼的薄紗。而在上音歌劇院內,氣氛卻熱烈得如同燃燒的火焰——由上海音樂學院聯合世界十大歌劇節之一的芬蘭薩翁林納歌劇節(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共同打造的經典歌劇《茶花女》為滬上觀眾帶來了一場難以忘懷的視聽盛宴,也為第40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近年來,“上音出品”的歌劇多次搭配“神仙陣容”的制作團隊,此次《茶花女》亦不例外。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出任藝術總監并領銜主演,意大利著名導演皮埃爾·弗朗切斯科·馬埃斯特里尼(Pier Francesco Maestrini)操刀執導,薩翁林納歌劇節藝術總監維勒·馬特維耶夫(Ville Matvejeff)和上海交響樂團指揮家張潔敏執棒指揮,大咖云集的陣容吸引了全國樂迷的目光。對于劇情和音樂本身,已有許多文章進行過論述,筆者更想談一談此次觀演的新體會。連續觀看了三組卡司的演出后,筆者對上音版《茶花女》最深刻的印象是:對經典的忠實詮釋和激越向上的青春力量。 對經典的忠實詮釋。在全球歌劇藝術發展的當代語境下,對經典劇目的現代性解構與先鋒實驗已成為歐美歌劇舞臺的主流趨勢。然而,對于中國這一歌劇藝術的“后發市場”而言,過度追求形式創新未必可取。當觀眾尚未建立對經典劇目的審美經驗與深度認知時,顛覆性的改編會割裂作品本身的文化根系,甚至起到“勸退”的反作用。相較于近年來上海歌劇界對經典劇目的大膽改編,如2023年上海歌劇院版《羅恩格林》以極簡主義舞美支撐瓦格納的宏大世界觀,2024年上音歌劇院版《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將哥特式暗黑美學融入羅西尼的經典喜歌劇……上音版《茶花女》選擇了一條更加審慎的路徑。該制作本著尊重原作的底層邏輯,在舞美上,既注重還原19世紀巴黎社會的真實面貌,構建出符合歷史語境的視覺敘事,又恰到好處地把握燈光、布景、道具、服裝之間的協和,給予觀眾美的享受。在音樂上,樂團與歌手的詮釋相當規范,盡顯“學院派”的水準。兩位指揮家憑借獨特的音樂理念與豐富的指揮經驗,對樂團的弓法、節拍和風格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指導,對合唱團的語言和音樂處理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將威爾第豐富的音樂內容演繹得嚴謹準確而富有生命力。正如音樂評論家李棟全所說,上音版《茶花女》表現出“復古”制作中的深思熟慮。當歌劇界在“現代改編”與“經典復現”之間尋找平衡時,該制作以良好的反響證明:對原作的忠實再現非但不會削弱藝術表現力,反而更加適應當下的中國市場——它讓更多的中國觀眾接觸、了解并愛上原汁原味的歌劇藝術,從而為中國歌劇市場培育土壤。 演出劇照 上音版《茶花女》的另一個亮點是青春洋溢的演員陣容。此次演員幾乎全部由上海音樂學院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組成,朝氣蓬勃而不失專業上的成熟。筆者驚喜地發現,中國青年一代歌唱家在與外國卡司的同場競技中不落下風,女高音顧文夢、范雪妍的《永遠自由》在完整度上明顯勝過意大利女高音盧克蕾齊婭·德雷(Lucrezia Drei),男高音馮浩然、朱賀對于二幕一中詠嘆調《激動沸騰的心靈》的演繹、二幕二中阿爾弗萊多因愛生恨的強烈戲劇沖突的把握與意大利男高音帕里德·卡塔爾多(Paride Cataldo)難分伯仲。作為全劇的靈魂人物,廖昌永醇厚的嗓音和演技的精湛更是將日爾蒙傳統頑固的父親形象與內心的掙扎詮釋得淋漓盡致,甚至有聽眾戲言:“這部歌劇可以改名‘阿爾弗萊多的父親’了?!薄靶〗巧迸c合唱團的表現亦可圈可點,他們大多是聲樂歌劇系的本科生,聲音純凈清亮,展現出扎實的基本功。他們與主演們配合默契,共同將劇情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盡管由于舞臺經驗的不足,這些“00后”甚至“05后”演員們的表演略顯青澀,難免會有些許瑕疵,我們應當同時給予他們真誠的批評與熱烈的掌聲。 演出劇照 此次“上海之春”的舞臺已是上音版《茶花女》的第三次呈現,筆者在2023年該劇目出征中國歌劇節的制作中擔任場記,從“局內人”的視角看到了朋友們的成長。前兩次排演中的多位合唱演員今已成為角色演員,這正是上音“教創演研一體化”和“大中小一貫制”培養模式結出的累累碩果。以角色“加斯通”為例,筆者的同班同學,大四年級的男高音卓小闖就是從合唱隊中成長起來的。他表示:“之前兩次排演,我只是作為歌劇的‘背景板’;這次成功飾演‘加斯通’一角,是我在歌劇表演道路上的堅實一步,讓我有信心和勇氣迎接未來更多的挑戰?!崩钫枴⑥茹?、鄭珂等角色演員,都是從2023版《茶花女》和《康定情歌》的合唱中脫穎而出的。“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誕生之初,便以“推新人、出新作”為宗旨,見證了一代代青年才俊的成長。“上海之春”與上音精心構建的培養體系強強聯合,使青年藝術家能夠獲得充足的舞臺實踐機會與全方位的提升。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部歌劇的主要演員,就在今天的合唱演員當中。 《茶花女》海報 從2021年與德國基爾歌劇院的首次合作,到2023年入選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并赴杭州展演,再到2025年作為“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閉幕大戲獻演,上音版《茶花女》的每一次的復排都是對前一次演出的總結和提高。一屆又一屆青年學子在經典劇目的排演中走到臺前,正是青春與經典的完美對話。當聚光燈暗淡下來,茶花女的故事告一段落,大家又回到課堂與琴房,為下一個舞臺的綻放積蓄力量。(黃鏡心,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在讀)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