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來源: 藝術中國 |
在四川省沐川縣沐溪鎮,隱匿著一座堪稱國家級非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典范的村落——三溪村。這里不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沐川草龍”的發源圣地,更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桃源山居”的核心腹地,先后攬獲全國文明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等諸多殊榮,宛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神奇巴蜀大地上。 2024年,沐川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項目在三溪村落地生根、茁壯成長,已然成為集農業、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典范之作。項目以“龍騰三溪·魅力十‘竹’”為主題,匠心獨運地將沐川的草龍文化、竹文化和農耕文化巧妙融入鄉村景觀之中,讓文化與自然和諧共生、相得益彰。漫步村內,清風雅筑、璞舍民宿、沐府山莊、特色農家樂等業態琳瑯滿目、豐富多樣。項目以城鄉共享空間為基調,將農耕文化、草龍文創、生態三溪的理念貫穿于規劃建設的每一個環節,精心描繪出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壯麗畫卷,令人心馳神往。 藝術賦能,歷經十月,煥然一新。建成后的三溪村不僅成為游客和當地居民爭相打卡的網紅地,大幅提升其知名度和吸引力,更成為了激活沐川縣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新引擎。而在這背后,離不開一位卓越的設計師——何焰,他正是本項目的總設計師。 三溪村項目由桃源山居景區和農耕博物館兩大部分組成。在桃源山居長達3.5公里的南北沿線,何焰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具有當地濃郁特色的景觀節點,如24竹景、清風雅筑、竹林七賢、紫愛你、竹趣園、龍溪疊水、草龍市集、荷塘月色、太陽龍門、二龍戲珠、清風花影等。其中,24竹景的設計精選沐川竹海24種典型性竹子為物理載體,貫穿24史,融入24節氣,將竹文化和農耕文化有機融合,成為本項目的亮點之一?!白蠍勰恪眳^域是充滿浪漫和歡騰的紫色海洋,“紫愛你”諧音“只愛你”,不僅有情侶相依的相思亭,有記憶美好的時空隧道,有充滿愛意的“LOVE”藝術裝置,還有孩童們嬉戲玩鬧釋放天性的紫砂池,“紫愛你”已成為當地市民和游客們必到的打卡之地。 草龍文創市集效果圖 草龍文創市集實景圖 最富創意的當數“草龍市集”,這是一個超大體量的鄉村市集,一個集文創、農產品市集、特色文化景點為一體的綜合活動空間。創作靈感來源于當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沐川草龍”,以“龍身竹體”的形式呈現靈動通透的外觀,傳達了源自于草龍精、妙、奇、神的特點,打造富有藝術氣息的本地特色市集。草龍市集主體采用了不同直徑的鋼管經過雙曲拉彎、塑型等特殊工藝制作成仿真竹節,以此達成竹節的藝術化處理,同時具備防腐、承重、抗風抗震等功能。外部棚頂取自龍鱗抽象化的視覺元素,里外雙面采用貼面模具打造,以不同大小、角度和造型焊接到金屬竹體結構上。整個市集基于人體工學、材料學等交叉學科的應用性科學測試,確保安全。此外,龍頭采用亞克力立體字體,龍尾采用當地特色竹藝制作牌匾,并且采用藝術吊燈、LED燈帶等配飾營造古典,并兼顧現代科技的東方美學風格。市集總長50.515米,寬9.939米,總高8.274米,總面積達502平方米,開闊的空間尺度配合通透的結構充分展現出舞耍草龍的靈動性,也完善了鄉村市集的功能。何焰率中農農旅團隊設計建造的草龍市集因此也超越了普通鄉村市集,以龍騰竹影般的藝術氣質彰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這些景觀節點宛若一顆顆璀璨的星星,不僅美化了鄉村環境,更吸引眾多游客慕名而來,激活當地經濟。 沐川縣農耕博物館 位于核心區的農耕博物館是傳播沐川草龍非遺文化和農耕文化的情景式體驗空間,是國家級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省級非遺體驗基地,占地面積965平方米,建筑面積1780平方米。何焰對農耕博物館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成為本項目的又一力作。博物館內,不僅陳列著1000余件與農耕相關的藏品和珍貴資料,還巧妙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如沉浸式體驗廳、數字化內容創作等,通過情景化藝術手段栩栩如生地再現了沐川農耕文化的歷史場景,為游客帶來身臨其境的互動體驗。農耕博物館設計是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典范之作,何焰引入先進情景化展陳設計理念和元宇宙沉浸式體驗空間賦予了博物館新的生命力,讓人沉浸式地感受一個個趣味盎然的原生態農耕故事,仿佛置身于古老的農耕時代,領略沐川農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全館分兩層,何焰將其規劃為“四廳三區”。“四廳”指一層的序廳、展陳廳、沉浸式體驗廳和環形主廳,“三區”指二層的沐川人文區、沐川非遺區、草龍研學區。并因地制宜將二樓露臺打造成一個品飲當地老川茶、沐川紫茶的業態空間,直接帶動當地農民就業。位于博物館環形主廳的《青綠山水·沐川草龍》藝術裝置,由高達9米的“青綠山水”山體雕塑,長達36米的“騰龍三溪”飛龍造型和直徑達2.4米的“巨型龍珠”不銹鋼圓環三部分組成。氣勢恢宏,傳統而現代,成為鎮館之寶。沐川多山,“青綠山水”山體雕塑的創作靈感源自沐川著名景點五指山,寓意五谷豐登。青綠山水的著色風格取自明代四家之一仇英的青綠山水畫《桃源圖卷》,畫作題材取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不僅呼應了桃源山居里的竹簡壁畫《桃花源記》,更突顯宜居宜業和美三溪“桃源山居”的在地性主題。 博物館序廳《龍出三溪》雕塑 博物館主廳《青綠山水·沐川草龍》藝術裝置 三溪村項目的成功實施,為沐川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更提升了鄉村的文化品位和農旅產業競爭力。通過文創市集、清風雅筑、博物館品飲、風情民宿、農耕研學、庭院經濟、微田園等業態的的繁榮運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機會和豐厚的收入來源。同時,大量游客的慕名而來,直接帶動了周邊餐飲、民宿、酒店等的蓬勃發展,形成了“聯農帶農”的良性循環,為鄉村經濟的繁榮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通過設計賦能鄉村,不僅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和人文景觀,更激發了鄉村的內在活力,推動了鄉村的全面振興,讓鄉村煥發出勃勃生機。更重要的是,在國家大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當下,何焰及其團隊以聯農帶農、藝術賦能為“小切口”探索的“沐川模式”,無疑已成為中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一個典范和樣板,并為其他地區的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何焰及其團隊工作現場 三溪村項目的成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團隊協作,當然,更與本項目總設計師何焰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何焰出生于四川貧困縣的一個小山村,自幼懷揣藝術憧憬,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懈努力,最終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本科畢業后以全國第一名成績再次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攻讀設計學研究生,并以優異成績取得了澳門科技大學傳播學博士學位。擁有設計學、傳播學教育背景和多年經驗積累的何焰,其作品有著明顯的符號學語言特征,簡約而高度凝練,大氣而極富內涵,識別力和穿透力極強。點線面紅黃藍間,無不彰顯扎實功底。不僅贏得業界廣泛贊許,并在國際設計舞臺上初綻光芒,還斬獲美國MUSE設計獎等多項國際設計大獎。設計實踐與理論研究并舉,他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關注,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并受多所高校、機構等邀請進行演講和交流,將自己的設計理念和經驗分享給更多的年輕人,激勵他們追求設計夢想。何焰擁有20項專利、軟著等核心技術,不斷在設計中融入新的科技元素,如智能交互、大數據分析等,使得設計作品更加智能化、個性化。這些創新成果不僅為文化創意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被同行公司廣泛應用,推動了整個行業的進步和發展。正因如此,他本人也獲得了多項榮譽,包括“2019廣告傳媒品牌創新人物”、樂山市人民政府茶產業品牌顧問、金花葵協會智庫專家、中國金花葵文化起源地研究課題組成員、異地發展類“優秀筠商”榮譽稱號等,并擔任四川農業大學設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外指導教師,在學術界和業界都享有聲譽。 當前,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深化,農文旅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契機。“中國農旅品牌化,品牌農旅國際化”已然成為驅動產業邁向新高度的關鍵路徑。鄉村的振興離不開品牌的強大支撐,而設計則是打造品牌的核心驅動力。何焰以設計為紐帶,串聯起過去與未來的璀璨光芒;用創意為火種,點燃鄉村發展的希望之光。他正以創新設計為密鑰,解鎖傳統文化的深厚基因;以品牌力量為號角,喚醒鄉土的無限價值。在何焰精心勾勒的藍圖中,“設計賦能鄉村”絕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正在逐步變為現實的美好未來。中國鄉村振興的壯麗故事也將被鐫刻上嶄新的時代印記,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于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文/金擇)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