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4來源: 藝術中國 |
時空作為承載貫穿老北京胡同的主題,展現著城市生生不息的無限動力。西總布胡同七號院,本是中華書局舊址,灰磚木梁留存了舊時的氣氛與胡同里的煙火,而摩天大樓與繁忙的車流只不過一巷之隔。 當傳統四合院化身為“時空游樂園”,以藝術激活城市胡同的肌理——“時空游樂園∞”正式在時空集美術館來開帷幕。這場融合老城記憶與當代藝術語境的展覽,吸引文化學者、在地居民與藝術先鋒共聚四合院落,開啟一場穿梭古今的沉浸式藝術探險。 童年游樂與都市節拍共振于此,在一步之間觸摸過去,也聆聽當下,在閃爍的光影里想象未來。時空集美術館一直關注胡同傳統空間與當代城市生活的融合。正是在這里,新舊之間、快慢之間、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微妙碰撞,被巧妙而自然地折疊在一起。 胡同新聲 藝術詮釋胡同文化再生 本次展覽由北京建工地產有限責任公司出品,北京建邦東憬城市更新建設運營有限公司主辦,北京風景文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Curio Art Studio承辦。作為時空集美術館的發起方、美好人居城市生活的建設者,北京建工希望與城市更新一路同行,并通過展覽探尋其對“老北京新人文空間”理念的藝術化延伸。 開幕式伊始,時空集美術館主理人劉玉恒以“藝術介入城市更新”為核心發表致辭。他指出本次展覽是“藝術介入城市微更新”理念的實踐,“美術館不僅是作品的容器,更應成為激發城市文化DNA的活性因子。‘時空游樂園’正是我們嘗試讓藝術走入公眾日常的實踐——它用藝術互動微更新的方式重構空間敘事,讓市民在參與中重新發現街區溫度?!?/p> 策展人王雪鈺生動闡釋展覽的構思內核,隨后引導嘉賓們參觀展覽,并講述了參展作品背后的故事,將大家沉浸式帶入“時空游樂園”的藝術世界中。 從觀展到融入,現場嘉賓共同參與到時鐘裝置的藝術共創中,以彩色絲線編制藝術時鐘,用藝術創意描摹時間的輪廓。 當共創時間裝置在展墻拼合成斑斕的時間圖譜,北京獨立“水牛樂隊”以清新吉他旋律點亮空間。 原創曲《時代的列車》如流水般輕盈漫溢庭院,現場嘉賓在弦音與光影中感受藝術帶來的松弛能量,為開幕活動畫上詩意句號。 無界共創 當藝術成為城市生活新方式 “時空游樂園∞”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游樂場。它更像一個開放給所有人的“多維閱讀空間”,邀請觀眾用感官和心靈去體驗藝術家們關于時間流逝、空間轉換、記憶疊加、未來暢想的獨特表達。 本次展覽用藝術的手段把散落于時間碎片上的日常美好重新串聯。“∞”象征著鏈接和多元,也指向一種未完待續的連接與想象。展覽邀請觀者再次丈量人與城市、記憶的距離,在科技飛速發展和自我追尋的間隙,為當代生活架起一座可自洽、可嬉游的“平行樂園”。 東廂房作為第一章節,故事從這里緩緩展開——文字的流淌、印章的留痕,與繪畫跳躍的色彩一同放慢體感的節拍,像是輕輕地撥動鐘表指針,牽引觀者回到那些被陪伴與嬉戲填滿的時光。而西廂房作為第二章節,顯示出現實世界的節奏與其中的矛盾拉扯,進一步引出關于時間體驗與自我重塑的直接提問。 藝術實踐以“瞬間”為軸:劉江昊的黃銅 《時間印章》,把“現在/過去”壓縮成一次落?。挥谖挠貌济嬗彤?,將水面波光與卵石倒影凍結為一幀童年水影;梓靖將逝去的樂園一頁頁裝訂成冊,輕輕喚起我們塵封的記憶與溫柔的共鳴。李佳卿把舊金屬焊成輕晃的《樂園》,讓童真色彩隨齒輪邊緣旋轉而上;張逸馳在木板上以高飽和色描繪“芒果豬”、“菠蘿包”,用味覺記憶點亮轉瞬暖光;張戈用云朵羊毛傳遞松弛哲學,教我們溫柔釋放、自然生長。 王心鶴以紙本為載體創作《繁花入夢》,將精神力量具象化為一場美艷青春的夢境;張煒煒對童年記憶的進行追述,用明快的色彩與怪誕的形象構建無界的精神空間。 多位創作者的并置,使這座“城市樂園”的時間軌跡與感官半徑被持續拉伸。 當“時間”凝結為“時刻”,我們試圖用藝術的手段把散落的美好日常重新串聯,一個輕盈的邀請,一次關于記憶、情緒與感知的分享,讓人們在其中找到片刻的放松與真實的共鳴。 夏末秋初,暫別喧囂,循著時間的脈絡,步入西總布胡同深處的時空集美術館,讓“時空游樂園∞”成為一次獨特藝術體驗——在當代藝術的奇思妙想中,重新感知時間的重量和空間的延展。 時空流轉,等你來“游”。(圖文由:時空集美術館提供)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