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1來源: 藝術中國 |
9月13日,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理論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詩之藝與藝之詩”學術研討會及“科技、藝術與詩:新時代戲劇影視學科的創新與發展”學術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召開。 會議由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理論專業委員會、內蒙古藝術學院主辦,內蒙古藝術學院北疆藝術研究院(北疆藝術研究基地)、科研處、研究生院(學科建設辦公室)及相關二級學院聯合承辦,內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內蒙古文藝理論研究會協辦,《文藝研究》《民族藝術》《民族藝術研究》《藝術百家》《藝術學研究》《藝術探索》《藝術評論》《藝術工作》《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云南藝術學院學報》《吉林藝術學院學報》《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藝術學探索》以及中國社會科學網提供學術支持。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理論專家、學者及青年師生齊聚北疆,共同探討詩與藝術的深度交融。此次會議緊扣新時代文藝政策,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聚焦科技與藝術融合的前沿趨勢,深挖北疆特色文化資源,為藝術學學科建設及藝術理論研究者搭建了兼具全國視野與地方特色的高質量學術交流平臺。 內蒙古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閆艷教授致歡迎詞 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會長彭吉象教授致辭 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理論專業委員會會長李心峰教授致辭 內蒙古藝術學院副院長高鵬教授主持開幕式 在開幕式上,內蒙古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閆艷教授致歡迎詞,彭吉象教授、李心峰教授分別代表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理論專業委員會致辭,開幕式由內蒙古藝術學院副院長高鵬教授主持。 北京大學彭鋒教授發表演講 在主旨論壇中,來自北京大學的彭鋒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的夏燕靖教授、中國傳媒大學的王廷信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的周星教授、深圳大學的李心峰教授、山東藝術學院的田川流教授、《文藝研究》主編李修建研究員等12位專家學者,從古典文本解讀、美學精神闡釋、跨文化比較、學科建設等維度,深入剖析詩與藝術的內在關聯,專家們的觀點碰撞為參會者帶來了深刻的學術啟發。 會議現場 在主題論壇發言環節,參會學者從理論根基、精神內核、文化視野、實踐轉化、學科跨界、時代創新、地域特色七大維度,圍繞“詩”與“藝術”的邊界與歸屬、藝術精神與詩意追求的內在契合、AI+數字藝術教育、藝術的跨門類傳播、草原畫派的詩意轉譯等內容展開研討,聚焦前沿話題,立足地域特色,覆蓋多元維度,為構建中國藝術學自主知識體系、助力文化強國建設注入新活力。同時,從科技、藝術與詩學的維度探索跨界跨學科的全方位融合,為新時代戲劇影視等藝術學學科的創新突破與長遠發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會議現場 本屆年會為青年學者設置的“青年學者優秀論文獎”“青年學者新銳論文獎”,既是對青年學者學術能力與創新精神的肯定,也為中國藝術學學術共同體的構建注入了青年活力,推動中國藝術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的薪火相傳。 會議現場 本屆年會在濃厚的學術氛圍與詩意情懷中圓滿落幕。年會緊扣“詩之藝與藝之詩”的核心主題,錨定新時代藝術學理論的創新方向,既為與會者留下了兼具思想深度與人文溫度的啟示,也為相關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思考動能。(來源:內蒙古藝術學院)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