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來源: 藝術中國 |
展覽海報 纖維作為人類最古老的媒介之一,在歷史中承載著文明的記憶與想象。從古希臘的獵戶座到中國“三垣二十八宿”的宇宙秩序,不同文化都曾以星辰織就各自的世界觀。浩瀚的星空如同經緯交織的纖維織物,“重構星空”的靈感就此誕生。在全球化退潮與多元敘事重構的背景下,杭州以“絲綢之府”的身份,再度成為關于“星空”敘事的發生地。 2025年9月23日,“重構星空:2025年第五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2025 Hangzhou Triennial of Fiber Art)在浙江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浙江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當代纖維藝術研究所、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承辦。 開幕式現場 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纖維藝術平臺之一,本屆三年展以“重構星空”(Re-Constellations)為主題,由姜俊、黃燕、阿薩杜爾?馬克洛夫、許嘉四位知名策展人聯合策劃,匯聚了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45位藝術家,通過纖維藝術這一獨特媒介,探討在全球化退潮、價值重構的時代背景下,“全球南方”的文化崛起與當代藝術的未來走向。以“重構星空”為隱喻,試圖打破以往由單一敘事主導的藝術史星座,讓“全球南方”的文化聲音從被遮蔽的“暗星”轉變為“自主發光的能量體”。
展覽現場 展覽理念在對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星叢”(Konstellation)與瓦爾堡(Aby Warburg)“去中心化”圖像學的回應中展開,但并未停留在理論闡釋,而是通過空間實踐賦予其批判性轉化。展覽將在展廳中創設《重構星空圖集》作為平行的視覺理論場域,借鑒瓦爾堡《記憶女神圖集》(Mnemosyne Atlas)的并置方法,將藝術家的作品與全球圖像串聯起來。但與瓦爾堡圖版隱性地以歐洲為坐標系不同,我們的實踐將拒絕將非西方文化作為“他者標本”納入歐洲中心主義敘事,而是以“全球南方”的多元宇宙觀為獨立坐標系,讓不同文明的星空符號在“去中心共振”中形成新的意義網絡。
策展人姜俊解說 策展人姜俊強調,本次展覽超越了單純的后殖民批判,其突破性在于將藝術實踐錨定于“全球南方”的現實政治經濟進程。這不僅僅是一場藝術的盛會,更是一個強有力的文化宣言,旨在證明唯有依托于政治經濟的全球重構,文化層面的認知革命才能真正掙脫二元對立的枷鎖。 此外,展覽特別委托Choi+Shine藝術小組創作的巨型蕾絲裝置,是本次的核心亮點。以招募志愿者的方式進行1-2個月的工作坊,將十二生肖的圖像及概念融入其中。 《縮地》Choi+Shine藝術小組 本屆三年展匯聚了全球杰出藝術家,包括韓國藝術家金守子,趙素熙,美國藝術家安妮?威爾遜,Choi +Shine小組,阿根廷藝術家萊昂納多·奇亞奇奧 & 丹尼爾·賈諾內,意大利藝術家萊昂納多·烏利安;國內藝術家陳若璠、丁乙、高入云、郭銳文、李軍毓 & 郭建平、李青、林嵐(中國香港)、劉嘉琛、徐戈等等。 所有藝術家的作品將在展廳中交織成動態的“觀念星座”,讓每一顆來自“全球南方”的“纖維之星”,都能在彼此的光華中,獲得照亮他者的力量。最終,這些作品將在杭州的藝術夜空里,共同織就一幅多元光軌并行的全新星圖。這不僅是“全球南方”文化自主性的視覺宣言,更是人類在文明斷裂的時代,以纖維為舟,駛向多元共生未來的精神圖騰。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25年11月2日。(圖片由主辦方提供,編輯:王然) 部分參展作品: 《移動中的城市——2727公里Bottari卡車》金守子 《科技曼荼羅118-革命與內省》萊昂納多·烏利安 《布吟 #5》萊昂納多·奇亞奇奧 & 丹尼爾·賈諾內 《信箋-人生》趙素熙 《星塵余燼》李娜 《接口》徐戈 《自我半徑》楊安 《陰翳志》李青 展廳現場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