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來源:江蘇省美術館 |
《芙蓉國里盡朝暉》傅抱石 48.5X68.7 紙本 1964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積肥》錢松喦 51X35.8 紙本 20世紀50年代 江蘇省美術館藏 《江南曲》亞明 68.4X67.5 紙本 江蘇省美術館藏 《溫課》魏紫熙 91.7X58 紙本 1962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長征第一關》宋文治 95.6X73.2 紙本 1965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由江蘇省美術館精心策劃籌備的:“江山如此多嬌”——江蘇省美術館館藏新金陵畫派精品展,于2014年8月1日至31日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三樓展廳正式對外展出。本次展覽從江蘇省美術館館藏作品中精選50余幅作品,涵蓋“新金陵畫派”的孕育期(1953-1959)、崛起期(1960-1965)、從低沉到復蘇(1966-1979)、拓展期(1980-2002)等各個發展階段,用藝術品原作、影像、手稿(含復制品)、專題紀錄片、年表、年譜多種手段再現這個畫派所取得過的輝煌成就。 該展覽以時間軸為主線,學術為引領,全面向公眾展現該畫派在藝術創新、理論研究、對后世的影響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960年9月15日開啟的、以中國美協江蘇分會名義舉行的“兩萬三千里寫生”活動,至今傳為佳話。參加寫生的13位畫家大部分來自江蘇省國畫院。他們組成了“江蘇國畫工作團”,由傅抱石任團長,亞明為副團長,寫生團進行了一次行程達23000里,時間超過三個月的“壯游”。這個由傅抱石、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余彤甫、丁士青、王緒陽、眭關榮、朱俢立、張晉、邰啟佑、黃名芊組成的寫生團一路參觀、訪問、寫生并與當地的文藝團體、藝術家進行交流。鄭州、洛陽、三門峽、西安、延安、華山、成都、樂山、峨眉、重慶、武漢、長沙、韶山、寧鄉、廣州等6省十幾個城市。正如董其昌所言“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在這個過程之中,以傅抱石、錢松嵒、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為首的藝術家各自以獨特的對新中國山水的體悟,最終促成了傳統中國山水畫的變革。進而言之,1961年的“山河新貌”展覽及此后的巡展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力。進一步確立了“新金陵畫派”的“經典性”。“江山如此多嬌”這個展覽標題,取材于傅抱石先生圍繞毛澤東詩詞意象所作的系列畫作,一方面考慮到這批館藏繪畫大多以祖國山水風貌為主題,另一方面,正如上述,也意在凸顯這批藝術家在山水畫革新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 綜上所述,藝術史是一個不斷被改寫的課題,本次展覽在綜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強化了其應有的學術性和問題意識,力圖發現新的研究命題,并進一步尋求對該畫派客觀、公允的歷史定位之途徑。 江蘇省美術館 2014年8月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