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3來源: |
![]()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 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單位:江蘇省美術家協會 江蘇省現代美術館 開幕時間:2019年1月4日(星期五)下午15:00 開幕地點:江蘇省文聯二樓藝術劇場 展出日期:2019年1月4日至1月9日 開放時間:09:00-17:00(周一閉館) 展出地點:江蘇省現代美術館1號展廳(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夢都大街50號)
作者簡介
![]() 蕭和 1948年生于山東青島,祖籍江蘇揚州,現居南京市?,F為江蘇省民建書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人物畫藝術委員會顧問,中國美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擅長中國人物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畫展,曾在香港、臺灣、澳門、南京、深圳等地舉辦個人畫展,2018年中國美協為其在北京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在國內外眾多畫冊、刊物發表,并為國內外眾多博物館及美術館收藏,出版有《中國人物畫傳統技法解析》《蕭和畫集》《世紀畫壇菁英——蕭和》等專著。曾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獎”,并受到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做過專題訪談,作為海協會大陸書畫家代表團成員兩次訪問臺灣。 蕭和作為新文藝團體代表人物,受到中國美協的高度關注,成為中國美協推出的第一位。去年,中國美協在北京恭王府為蕭和舉辦個人畫展,中國政協原副主席黃夢馥出席開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嵐清,中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孫家正等觀看展覽,中國美協黨組書記出席開幕式并講話,給予高度評價,產生很好的社會反映。
序
徐里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全國政協委員)
在當代人物畫家中,蕭和的探索值得關注。他筆下所描繪的豐富世界,既體現出深厚的傳統功底,又打通了古與今、中與西的壁壘,為觀者呈現了一個秀逸俊雅的藝術世界。 蕭和的人物畫題材廣泛。既有表現兒童游戲的童趣系列,亦有描繪佛陀高僧的佛教系列;既有以青花為主題的青花系列,也有描繪民國風情的民國系列,還有以古代仕女、文人為內容的古風系列。在這幾大系列創作中,盡管造型不同,色調各異,但筆墨語言和色彩格調是一脈相承的。 在《童趣》系列中,蕭和借鑒了唐宋嬰戲繪畫傳統,著重表現兒童的天真爛漫,描繪了民間曾十分興盛的兒童游戲。畫家用剛硬流利的線條勾勒出兒童活潑好動的特性,以鮮明的色彩賦予畫面明快清雅的格調。在這些作品中,孩童所玩的游戲比如捉迷藏、抽陀螺、抖空竹、騎大馬等等,都是普通人耳熟能詳的少兒游戲,畫面呈現出一個時代濃厚的鄉愁氣息。在蕭和嚴謹工麗的畫面中,這些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的題材,卻煥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光彩,在令人莞爾之余,又似乎讓人感受到傳統藝術的無窮魅力。 《青花》系列作品多以女子和青花瓷器為內容,色調也以青和藍為主。在這一系列中,蕭和深厚的線描功夫畢現,他將釘頭鼠尾描與高古游絲描混融一體,形成流暢微妙、婉約繁密的藝術特征。在《青花》《暗香》《青花之濫觴》等作品,均將青年女子的曼妙可愛與“天青色等煙雨”的青花瓷色組合在一個畫面上,令人賞心悅目。特別是西洋女郎的活潑神姿與林立靜穆的青花瓷,一動一靜,一繁一簡,形成了富有情趣的對比張力,令人過目不忘。清新畫面的背后,也闡述著蕭和關于中國文化的思考。在他看來,青花是中國人的一種特定審美,是骨子里與生俱來的情結,是中國精神的最直接體現。畫面題材的轉變,也呈現出蕭和關于人文青花到絲路青花的思考,以及青花對于西方審美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完全可以肯定,蕭和是一位擅于思考的畫家,甚或是一位學者型畫家。 ...... 上述數量眾多的創作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歷史積淀,是蕭和的藝術之所以令人陶醉的重要原因。蕭和是一位畫家,但更像一位傳統的文人,他筆下的歷史人物,兒童、女子,以及樹石、青瓷,無不在向觀眾講述中國的文化與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一位藝術的創造者,也是一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研究者和傳播者。 在蕭和展覽即將開幕之際,寥寥數語,是為序。
藝術家點評
李嵐清(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 ![]() 與李嵐清先生合影 蕭和先生的作品,當時我到南京去,一看就一見鐘情了,給我的感覺是:中國畫的創作,蕭和是以人物為主,人物畫是中國畫中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我看過很多畫家畫的畫,比如“竹林七賢”,基本上是七胞胎,七個人一個樣,已經形成一種程式。沒有表情沒有特點。另外現代畫家畫古代人物,用的是舊的程式。古代審美的特點是有了,但古代的審美標準和現代的審美標準不一樣。要想讓現代人能夠接受,要讓外國人也能接受,需要想辦法結合現代的審美重新表現。蕭和先生這兩條全部做到了,他的國畫的人物的表情、美感等等,淡淡幾筆,用透視的手法淋漓盡致都表現出來了。這方面我認為范曾有所突破,還有就是我們蕭和先生。 徐里(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全國政協委員) 蕭和的人物畫題材廣泛。既有表現兒童游戲的童趣系列,亦有描繪佛陀高僧的佛教系列;既有以青花為主題的青花系列,也有描繪民國風情的民國系列,還有以古代仕女、文人為內容的古風系列。在這幾大系列創作中,盡管造型不同,色調各異,但筆墨語言和色彩格調是一脈相承的。蕭和是一位畫家,但更像一位傳統的文人,他筆下的歷史人物,兒童、女子,以及樹石、青瓷,無不在向觀眾講述中國的文化與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一位藝術的創造者,也是一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研究者和傳播者。 薛永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我覺得蕭和國畫藝術展用幾句話來概括: 第一句話,“平中求奇,和而不同”給人的感覺不是理論,而是一種美感,一種啟示,一種智慧,一種思考。 第二句話,“寫實造型,中國意趣”,當然也可以叫“形神兼具,情景交融”。 第三句話,經塾傳承,取前各家。他善于把古代各種畫法、各種描法都拿過來,根據不同的對象,以我為主,調動古人的畫法為自己的創作服務。他下了大工夫,把能學習、能吸收、能用的都拿過來了,不浪費一點傳統。 第四句話,“文史交融,古意今情”在題材內容上繼承了古代的優良傳統,繼承了文脈,但在藝術表現上是適應時代的需要,有新的發展,保持不斷增長的生命活力,用繪畫來給看畫的人提供歷史的鏡鑒,畫的是文化中的歷史,是歷史中的文化,有文化精英體現的精神,有中國人的風骨和智慧,蕭和的畫有著深厚的傳統根底,有著豐富的文化歷史知識,能夠在歷史題材里打通古今中西,通過回望歷史來闡發人文精神。 所以我想,這個展覽的意義至少有三點: 一、提供了博物館、美術館之外面向廣大群眾日常欣賞的歷史題材繪畫的另一種小中見大的創作類型經驗。 二、推出了一種工筆與小寫意結合的寫實風格,不同于水墨寫實,一種新的體貌,可以刻畫得很深入,又不是水墨寫實的。 三、善于深入挖掘傳統的潛力,不管是在取材立意上還是在畫法多姿多彩上,對傳統研究和借鑒不淺嘗輒止。 邵大箴(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授) 蕭和的人物畫,畫得很有特點:清新雅致,非常富有感情。他的畫無論是畫歷史人物、童戲系列還是青花系列以及明末清初系列都非常投入,他作了大量的功課。歷史人物,包括道釋人物,包括屈原的山鬼、他都做了深入的研究,他準確地把握特點,歷史史實的特點,人物個性的特點。他注重形,他對形象的塑造非常認真,在形象塑造里重形更重神,形神兼備,他的畫是很用力氣的,但畫面效果卻很輕松,這讓人很容易接受。比如他的童戲系列,就非常有趣味,天真爛漫,動態情趣恰如其分。 青花系列,他不僅畫瓷器,而且還畫人物、服裝、家具、環境,青花瓷的特點被沉浸在它的特定環境氣氛里,讀起來非常吸引人。人們喜歡青花瓷,而蕭和通過繪畫營造了青花瓷的藝術氛圍,并把它呈現出來,它不僅傳達了青花瓷的美,而且把青花瓷的這種精神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與時代與人文與傳統文明關聯起來。 清未民初系列畫得非常好,這說明蕭和他的家庭環境,他過去生長的環境和民國時期有緊密的聯系,他出生于新舊兩個社會的更迭期,他的祖、父輩主要生活在清末民國時期,都是非常有文化的,是一個有修養的家族,所以他對這段歷史是非常理解的,他的作品將人們引入到那個時代,那是一個西風東漸的年代,社會正在開放,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把這些變化的特點,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時代特色,都表現得非常到位,所以一看這就是民國時期的,使人回想起民國時期,當時面臨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對中國人的生活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這段歷史是很值得回味的,我覺得他畫的民國時期的人物畫具有風格化的特點,對我們今天仍是有著啟發意義的,中國社會在向前進的時候,免不了西方文化的影響,這種影響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產生了新的時態、新的圖像,這方面蕭和把握的是非常準確的。 他的筆墨、筆力、色彩,都是很有力度的,他是很控制的,完全是南方的,南畫的味道,在南畫里面它是有力度的,它并不是柔弱的,它是溫和的,但它是有力量的。 尚輝(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雜志執行主編) 我覺得最讓我喜愛的是他表現現實中的一些人物繪畫,比如他表現民國時代的《都市移民潮》,在白渡橋的畫面里出現了一群從鄉間走到都市的人物,這種排列關系、透視關系,以及男女老少各種人物的關系,處理得很顯然是受了西方寫實繪畫的影響,但我覺得他比許多畫家處理得更巧妙,蕭和先生不僅善于畫單體的人,而且善于畫組合的人,這是中國人物繪畫一直到今天都不太容易解決的問題??中國畫在表現現代人物的情節敘事上是有欠缺的,這個欠缺一方面是缺少人物之間的關系,二是缺少畫面感,大家來看《陶瓷戰爭》這幅畫,正面主體人物的形象和背后輔助人物形象,以及到山和旗幟的處理,處理得非常好?? 統領蕭和先生人物畫的審美內核還是俊逸秀雅,俊逸是講蕭和先生的用筆,蕭和先生還是非常注重用筆的,沒有筆墨是不成為中國畫的。但用筆的灑脫又和他的文化修養緊密聯系在一起。 章劍華(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蕭和是我們江蘇的一位著名畫家,他的人與畫正如他的名字那樣,就是一個“和”字,也可以說是“和而不同”。“和”是講他的人,非常的平和、和善,人品非常好。“和而不同”是講他的藝術上與別的畫家有很多的不同之處,有自己的東西、自己的特色。 一是有文化。蕭和作為一名畫家,他不是簡單的繪畫,而是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思考認識之后,把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運用到他的繪畫創作之中,所以展現出來的藝術作品,有文化的底蘊,有歷史的厚度。 二是有故事。習總書記說,我們的藝術創作要講好中國故事。有些畫家畫出來的就是一個畫面、一種景色。但是蕭和的創作,幾乎每一件作品都有一個中國故事,含有中國元素,比如他的青花瓷系列,民國系列等等,都是講中國的故事,體現中國的元素,所以他的畫耐人尋味。 三是有品位。蕭和的畫,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講究格調、品味,不是一般的去迎合市場。習總書記講,我們的藝術創作要“三講、三精”,三講就是講格調、講品味、講責任,三精就是要做到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我認為蕭和這幾年的創作應該說是做到了“三講、三精”,所以他的許多作品可以稱得上是精品力作。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的藝術水平、他的藝術成果都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達到這樣的高度是非常的了不起的。“喜看群山多一峰”,我真誠地希望蕭和先生繼續努力,攀登藝術新高峰。 周京新(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 蕭和先生他的創作視野很開闊,在他的創作視野,實際上各種題材很豐富的,像古風人物、神話傳說、現實人物、異域風情題材是很豐富的。另外他給我們的印象就是很能畫,他的能畫也是出于他對各類題材的駕馭,這些題材他在創作當中都能駕熟就輕,我們畫家就是講求拿起筆來,看到什么就能畫什么,這個實際上也是一個扎實的基本功,能力全面的體現。在他的畫中,甚至是人物為主,背景山水、花卉、走獸什么都有,什么都可以畫。對古今中外的畫家來說,能夠做到不受題材制約,沒有表現力的約束,拿起筆來想要畫什么,就能夠貼近它、抓住它,這種創作狀態絕對是種享受的狀態。這也是蕭和先生的創作狀態。 同時我還覺得他有一種執著,他長期保持著對自己的藝術語言的追求,對創作的這種獨特風格,他的作品,實際上是從一種樸實的、鮮活的,同時又有一種江南筆墨靈秀之氣,多種因素綜合起來的一種氣象。他不像其他的畫家,在繪畫的形式上,兩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他不是這種畫家,但他的語言在不斷的精致、不斷的完善。在他的創作當中,比如說他的造型語言,他看似是把生活中的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物很實在的放在畫中,實際上他更多的是在追尋人物的情趣、傳神,包括人物與場景背景之間,故事化的一種銜接等等這些方面。我覺得他都在努力的在做一些精微的調整,應該說他的這種調整有精致度。同時,也是在不斷在貼近現實中的生活感受,生活狀態。 蕭平(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江蘇省美學學會副會長、江蘇省文史研究館書畫院院長) 九十年代,我和蕭和合編了《人物畫傳統技法解析》,這本書,文字是由我寫的,而所有的繪畫插圖都是蕭和畫的,所以他需要他從顧愷之一直研究到清代的各位前賢,包括人物繪畫的十八描,包括傳統肖像畫技法,全部摸透,所以我覺得這個工程對蕭和是至關重要的,他把傳統上一千多年以來的人物畫名家做一個梳理,在梳理過程中他對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唐宋元明清,歷代繪畫的的變革過程,哪些是最重要的精華,這些東西在他心里慢慢地了如指掌,溫故而知新,這樣再畫起來,心中就做到了更有數,不是茫然的,不是盲目的。 蕭和的繪畫之所以可以發展到今天,我覺得是幾個方面,一個是家學,父兄在書畫上對他的潛移默化及支持幫助,第二是亞明老師對他的教育,第三是更重要的,是他的勤奮,他的悟性,和他孜孜不倦的探索創作。 劉偉冬(南京藝術學院院長) 蕭和先生是在江蘇人物畫方面比較典型的一個代表,他創作了大量的人物畫,內容分為很多的系列。蕭和的為人就跟他的名字一樣,非常平和,為人心地善良,從跟他的交往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就像一個謙謙君子。 在人物畫創作方面,我認為江蘇尤其是走傳統這條道路,蕭和是有很高成就的,比如說他的青花系列,蕭和吸收了這一傳統元素,不僅是這種器物的元素,同時把這種色彩的與紋飾融合到這一創作當中,我覺得青花系列是最能代表蕭和在人物創作方面的一個重要的成就,而且他的所有畫面都畫的非常清新、也非常的親切、非常的有趣,給人以唯美的感受。 蕭和盡管生于青島卻長與南京,南京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尤其是大量的民國遺存,這或許是誘發他創作民國系列的一個原因。他依據自己的親身感受,把內心感悟融于筆端,產生了具有深刻內涵的晚清民國系列的創作。他還有一些其它的系列,比如說佛道系列,他采用比較傳統的手法去表現,表達了他的自然關懷,也表達了他的一種人生的態度,又包含了一種哲學的思考。 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蕭和先生是在南京這個六朝古都生長起來的,同時他本身也在江蘇揚州這樣的文化名城生活過,揚州深厚的人文底蘊,六朝古都的豐厚歷史,以及南京美術界的大匠、名師對他都有影響。所以他的作品中充滿了濃濃的江南清韻,也表現出清新高雅的藝術格調。他的人物畫是有創新的,因為在他的作品中,總有自己的所感所思。程式化的東西,也就是傳統的形式,與他自己對題材的理解和感受,他做了很好的融匯。 薛亮(原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蕭和是我幾十年的好朋友,也是同道,蕭和出名比較早,少年就成名了,他的繪畫的基本功從童年時代就已經打下了,可能是他的家學淵源,也可能是由于他的長兄蕭平的關系。文革期間,蕭和在省美展上展出了一些適應當時政治需要的畫,我看到蕭和的畫時,相當吃驚,當年的蕭和年齡尚輕,能夠畫出相當專業的水平,在那時的江蘇,可謂鳳毛麟角。 當時我從蕭和的畫中就已經看出蕭和對唐宋元明清歷代的繪畫下過相當的功夫,他具有非同一般的造型能力,這種造型能力呢,可能也是他與生俱來的,另外還有細致入微對生活的觀察能力。 蕭和曾經為江蘇畫刊畫過一段時間的技法示范,我想在今天的畫畫的四五十歲人中間,大家都一定看過蕭和這種技法類的示范繪畫,一定領略過蕭和過人的傳統功力,蕭和把傳統的十八描做了精細的解讀,同時他也把十八描融化到他自己的作品,現在我們看到蕭和他也畫了一批民國人物,這是他的又一變化,他這一批民國人物畫面上帶有一種濃濃的民國味,而且反應了民國那個時代的精神狀態和生活狀態。 這批作品,我認為可以代表目前蕭和的最高水平,另外蕭和是一個全能畫家,他的人物畫的配景超過了一般的人物畫家,他能夠把人物很融洽很有機的融合到他的背景中間。使畫面更生動、更有趣,更充滿意境,更具有空間意識有很多畫家,我們看到他們畫的也只是平面的幾個人物而已,在意境上有所欠缺,在空間上有所欠缺。在這方面,蕭和通過他自己的實踐,徹底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也是值得我們好多畫家學習的地方,他是一個嚴肅的畫家,他是一個嚴謹的畫家,他是一個完美的畫家。 徐惠泉(江蘇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館館長) 蕭和老師,是位著名的人物畫家,尤其這幾年,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有很大的一個社會影響。他能夠抓住生活中這樣典型的題材,在他手里,通過他的努力以后,把它融化成自己的這樣一種創作,而且達到了相當高的一個人物畫的高度,他有很好的這種傳統的傳承繼承,在這個傳統里邊是花了很大的功夫,打進去的,看他的人物無論是這種造型,無論是這種水墨的筆墨的功力,我認為在傳統的方面,他在同年齡的在當代的藝術家中間他是做的非常突出的一位藝術家,他很好吸收了青花瓷這一元素,他把中國的這種青花做成一個題材,他把青花紋飾放入他的畫面,給人以非常中國的感受。他用也青花畫老外,畫中東、畫東南亞、畫西歐,仍然說的是中國故事。他把這個理念畫出了中國的特色,青花的符號成為他繪畫里的重要語言。 佘玉奇(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蕭和先生是一個嚴謹的畫家,他真正的熱愛美術,熱愛美術事業,他不為當下的一些浮躁的風氣所影響,長期蟄居畫室,認真研究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經營創作中國故事,體現中國精神。 他的畫以人物畫為主,描繪了千百年來,中國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從遠古到近現代,包括我們一帶一路上的故事,件件都傾注了他的心血。他是認真去創作的,認真去構想的,可以說筆精墨到,一個畫家如果離開了名利二字,出于他的熱愛,出于他的追求,我認為就能出精品,就能畫出感動別人也感動自己的優秀的作品。 聶危谷(江蘇省美協常務理事、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原副院長) 我和蕭和老師有四十多年的師生情誼,那時他對待我們所有學畫的少年朋友都一視同仁,熱心輔導。當年蕭和不僅以畫國人物和速寫令我們十分欽佩,并且教學有方。 蕭老師善于鼓勵學生也特別善于為別人著想。他具備家學淵源,眼光不同尋常。不僅教技術,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引導我們提升修養。 令人驚詫的是他在六十到七十這個年齡段,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經歷,與他同齡的畫家走的是相反的一條路——即以工筆人物畫為其創作主項——而這對上年紀人的眼力、耐力、精力都是非同一般的挑戰,這一點就讓我刮目相看。毫無疑問蕭老師非常有才情,但他也是過人的用功。未來他還有我們未可預料的發展空間。
作品欣賞
青花系列 ![]() 青花之路一 101cm× 68cm ![]() 青花之路二 101cm×68cm ![]() 近衛兵瓷 100cm×67cm ![]() 隆慶開海禁 143cm×96cm ![]() 青花之濫觴 101cm×68cm ![]() 炫富 101cm×68cm ![]() 有客自遠方來 101cm×68cm ![]() 青花 45cm×68cm ![]() 潯陽遺韻 68cm×68cm ![]() 倩影 68cm×68cm ![]() 水木清華 68cm×68cm 清末民初系列 ![]() 入鄉隨俗 68cm×68cm ![]() 嘗蟹者 68cm×68cm 佛教系列 ![]() 天女散花圖 40.5cm×31.5cm ![]() 觀世音菩薩 40.5cm×31.5cm ![]() 巢樹羅漢 40.5cm×31.5cm 古風系列 ![]() 撫琴圖 68cm×45cm ![]() 柴扉夜訪 148cm×68cm 仿古系列 ![]() 曲水流觴 40cm×28cm ![]() 朝云 39cm×27cm 童戲系列 ![]() 堆雪人 45cm×68cm ![]() 斗雞子 45cm×68cm 采風系列 ![]() 塞里木湖映像 68cm×45cm ![]() 喀拉斯牧場所見 68cm×68cm 扇面系列 ![]() 山鬼圖 D31.5cm ![]() 展覽地址 ![]() 江蘇省現代美術館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夢都大街50號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