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來源:江蘇省美術館 |
五一節日期間,為了扎實推進江蘇文化強省建設,豐富基層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配合省文化廳文化惠民系列工程和“三送活動”,江蘇省美術館結合自身優勢,將“江山如此多嬌”——館藏新金陵畫派精選復制作品展送至宜興美術館展出,展期10天。江蘇省美術館將堅持把“心系老百姓,走進老百姓,服務老百姓”作為“三送工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收藏、展覽優秀的藝術精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帶給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發揮文化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的作用,讓藝術更貼近普通民眾的生活,從而長久地促進基層文化的發展及全民藝術素養的提高。 “江山如此多嬌”——江蘇省美術館館藏新金陵畫派精選復制作品展,是江蘇省美術館精心策劃舉辦的館藏精品展覽,展出從館藏“新金陵畫派”作品中精選而制作的復制品,包括孕育期(1953-1959)、崛起期(1960-1965)、從低沉到復蘇(1966-1979)、拓展期(1980-2002)等各個發展階段。該展覽以時間軸為主線,學術為引領,全面向公眾展現該畫派所取得過的輝煌成就。1960年由傅抱石為首的“江蘇國畫工作團”,進行了一次為期三個月、途經6個省10余個城市的“二萬三千里寫生”活動,至今傳為佳話。寫生團一路參觀、訪問、寫生并與當地的文藝團體、藝術家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之中,以傅抱石、錢松嵒、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為首的藝術家各自以獨特的對新中國山水的體悟,最終促成了傳統中國山水畫的變革。進而言之,1961年的“山河新貌”展覽及此后的巡展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力。進一步確立了“新金陵畫派”的“經典性”。“江山如此多嬌”這個展覽標題,取材于傅抱石先生圍繞毛澤東詩詞意象所作的系列畫作,一方面考慮到這批館藏繪畫大多以祖國山水風貌為主題,另一方面意在凸顯這批藝術家在山水畫革新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展覽旨在客觀呈現“新金陵畫派”的藝術成就,強化其應有的學術價值,力圖發現新的研究命題,并進一步尋求對該畫派客觀、公允的歷史定位的途徑。 作為國家公共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立足美術館的功能定位,開展典藏研究、陳列展覽、公共服務、對外交流,使美術館成為為公眾提供藝術欣賞和為藝術家提供藝術交流的藝術殿堂,成為滿足公眾審美需求的最佳平臺,成為對公眾進行審美教育的最佳場所,成為展示優秀文化成果的最佳窗口。江蘇省美術館有著自己的特色館藏和典藏經驗,館藏品在數量與質量上在全國位于前列。“新金陵畫派”是我們的收藏品牌,此次展覽的策劃正是兼顧了南京在中國美術史上的文脈、江蘇省美術館的館藏特色與南京的特殊地緣關系等多種因素,把最好的藏品公布于眾,服務于民,充分發揮美術館的社會公共文化服務功能。 江蘇省美術館 2015年4月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