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來源:江蘇省美術館 |
青格樂圖《記憶脆片》 150cm x 180cm 白蒂《回音》 180cm x 150cm 楊揚《300石》 150cm x 180cm 張文惠《不到長城非好漢之九》 140cm x 160cm 鄧媛媛《無法呵護》 140cm x 150cm 莊重《影深溶溶之四十四》 130cm x 194cm 袁景《城市空間之五十二》 125cm x 165cm 江蘇省美術館國慶長假期間隆重推出:“最繪畫——第二屆中國青年油畫作品展”,為廣大人民群眾在節日期間提供一個感受藝術氛圍、享受藝術生活的好去處。展期由9月30日延續至10月18日。 本屆青年油畫展征集到了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4000多件作品,最終入選165件,獲獎16件。展覽鏈接著今日青年油畫創作的各類圖式及其所代表的思考方向,從紀實到表現,從歲月懷古到當下批判,洋洋壯觀,鐫塑新一代繪畫者的精神追求。 以“最繪畫”為主題的“中國青年油畫作品展”,旨在研究和凸顯當下油畫創作繪畫性的藝術命題。之所以以“最繪畫”為標題,是基于當下我國油畫領域的現狀而提出的,其用意不是為了顯示當下青年人用語的時代特點,而是在“油畫”這一材料概念上突出繪畫的藝術特性,強調油畫的繪畫本質意義。 參展的青年油畫家從不同的視角,以自己的眼睛與心靈去觀察和感受生活,并用較強繪畫性的藝術語言去表達,給觀眾一種新異的視覺與精神上的審美感受。他們在傳承油畫藝術的語言和審美特征的同時,更是以富有創造性的精神,向我們闡釋了他們對藝術及生活的獨特的認識和體驗,因此他們的作品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當代性。 本屆展覽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個體生命的感觸和反思,畫中人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或是畫家及其家人。同時另有許多作品以風景的方式表現藝術家對待現實的感受和態度,與老一輩畫家重視主題性人物畫創作不同,風景畫正在獲得與人物畫一樣重要的表現力,從而為青年油畫家所關注。通過用寫實和象征、表現的手法,表達個人主觀性的想象與夢境,進入了一種后現代性的繪畫語言體系。表明中國油畫家與西方畫家處在全球化的生存環境下,其面臨的問題和繪畫的發展進入一個同步時期,即他們都在思考圖像時代繪畫的出路和魅力。 創新是一個青年油畫家在成長的過程中所應該表現出來的最可貴的創作原動力,也是自身獨特價值的體現。創新意味著在繁雜的生活中去發現、捕捉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東西。而在創作中體現出的深度精神是青年油畫家對生活與藝術的思考,是考量作品高低優劣的重要尺度。只有對深度的不斷追求,才能使油畫藝術和青年油畫家自身在構建社會公眾的精神世界中產生真正的價值導向。同時,對寫意精神的追求,會使我們在構建中國油畫學派和超越生活表象中的藝術表現中獲得真正自主的創造力。 江蘇省美術館 2015年9月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