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來源:江蘇省美術館 |
第四屆“林散之•江蘇書法作品雙年展” 在江蘇省美術館于9月29日上午隆重開展,共展出書法作品200余件,其中含優秀作品、優秀提名作品、入展作品和省內外評審專家書法作品,展期為9月29日——10月11日。同期還在草圣林散之的家鄉浦口區林散之紀念館舉辦“雨山問道”——“蘭亭獎”獲獎作品邀請展及相關研討交流活動,該項活動在十一國慶期間推出,為我省群眾送上精美的國慶文化大餐。 在江蘇這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豐饒土地上,誕生過眾多彪炳史冊的藝術經典和光彩奪目的藝術大師,在中國文脈傳承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林散之先生被譽為“當代草圣”,他的書法樸厚灑脫、氣勢奔放、渾然天成,在中國書壇具有深遠而巨大的影響。“林散之·江蘇書法作品雙年展”是江蘇省文化廳于2004年設立,為江蘇最高書法評審展示平臺,被中國書協譽為與全國書法展、蘭亭書法展并稱的中國三大書法展。對應中國畫創作領域的“傅抱石•江蘇中國畫作品雙年展”,同屬于江蘇重點打造的文化品牌。 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當代草圣”林散之先生“詩、書、畫”的藝術精神,打造書法品牌活動,今年舉辦“第四屆林散之•江蘇書法作品雙年展”。江蘇省文化廳研究決定,自本屆始該展永久落戶浦口。本屆展覽由江蘇省文化廳主辦,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政府、江蘇省書法院承辦,南京市浦口區文化廣電局、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執行承辦。浦口為林散之先生故鄉,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是林散之紀念館的所在地;江蘇省書法院是集創作、研究、交流于一體的江蘇最高書法專業機構,兩家承辦單位的加入,對“林散之•江蘇書法作品雙年展”的品牌打造、對江蘇書法事業的發展具有特別的價值和意義。 本屆展覽積極探索辦展方式,與往屆相比,在征稿、評審等方面都有重要提升與創新。自2016年3月面向全省征稿,截止6月15日,本屆展覽共收到有效稿件2251件。展覽分五種書體評審,經過初評、終評、面試三個環節,最終產生180件入展作品,其中草書43件、行書53件、楷書44件、隸書20件、篆書20件;評出優秀作品5件(真、草、隸、篆、行各1件),優秀提名作品10件(真、草、隸、篆、行各2件)。這些作品風格各異,形式豐富,質量上乘,充分展現了江蘇書法的整體水平與最新成果。 本屆展覽在作品評選方面嚴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首次實行評審委員會專家庫制度;首次實行評委抽簽產生;首次引入書法國展的評選機制;首次請紀檢人員與公證人員全程監督,保證了評選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公正性,使“林散之•江蘇書法作品雙年展”更具權威性、學術性、創新性。 本屆“林散之•江蘇書法作品雙年展”傳承弘揚了中國書法藝術精神,激勵江蘇書法家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優秀書法作品,是江蘇書壇的盛事、視覺藝術的盛宴,為中國書法藝術的創作、研究、發展提供了持久而鮮活的源動力。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延續書藝先賢的藝術道路和創作精神,圍繞書法藝術本體,拓展書法藝術價值的經緯度,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推進當代書法事業大發展大繁榮。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