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31來源: |
金陵風骨·其命惟新——江蘇省國畫院作品展(甘肅站)
文/黃戈、王飏
2016年9月9日,江蘇省國畫院一行20人由周京新院長帶隊遠赴甘肅,舉辦“金陵風骨·其命惟新——2016江蘇省國畫院作品展”。此次展覽活動是近年來畫院全國巡展的延續,也是繼上半年在北京舉辦“金陵風骨·其命惟新——江蘇省國畫院60年·中國畫書法作品展”的又一次省外傳播與拓展。
今年5月,“金陵風骨·其命惟新——江蘇省國畫院60年·中國畫書法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共展出了江蘇省國畫院已故書畫家、離退休書畫家、在職書畫家,和部分曾在畫院工作過的書畫家112人的586件作品,展覽突出呈現了“新金陵畫派”的輝煌藝術成就、重要歷史貢獻和學術文脈傳承,全景式呈現了江蘇省國畫院60年藝術創作發展歷程及主要成果。同時配合展覽出版發行大型畫冊《金陵風骨·其命惟新——江蘇省國畫院60年?中國畫書法作品展作品集》。該展覽無論從企劃、組織、實施,還是運籌、設計、效果都達到畫院建院以來歷次大型展覽的最高水平。在各級領導關懷支持下,在畫院全體人員通力協作下,此次展覽在首都北京獲得巨大成功,得到普遍贊譽和肯定,被北京文化界權威人士評為近年來晉京展中規模最大、學術性最高、最好的一次展覽,進一步確立和提升“金陵風骨·其命惟新”作為畫院對外展覽的品牌形象和品質保證,有力推動了畫院全國巡展的影響力和傳播性,為2016年度畫院遠赴甘肅的巡展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為2016年度畫院的又一項重點工作,經過前期周密細致的籌備工作,9月9日畫院部分參展畫家及相關人員趕赴甘肅。此次活動旨在通過以“金陵風骨·其命惟新”為品牌的畫展活動,加強與甘肅省美術界和兄弟單位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合作,實現和促進跨地域、跨省分之間書畫家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交流,推動當下國內書畫水平的整體提高和全面發展。同時作為文化惠民的重要舉措,為甘肅人民帶來一場江蘇風味的視覺盛宴,必然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和支持,也使畫院的高雅藝術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接上更純樸、更深厚的“地氣”。
9月12日,“金陵風骨·其命惟新——江蘇省國畫院作品展(甘肅站)”在甘肅美術館隆重開幕,眾多甘肅文化界、美術界的領導、嘉賓出席了開幕式,其中包括原甘肅政協副主席鄧成誠、全國政協常委、民進甘肅省主委尚勛武、甘肅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周麗寧、甘肅省新聞辦公室主任梁和平、甘肅省文化廳副廳長梁朝陽、甘肅畫院院長李偉、原甘肅文聯副主席郭文濤、甘肅省文聯副主席馬國俊以及甘肅畫院副院長毛志成、張興國、蘭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馬剛、蘭州畫院院長巫衛東、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馬仿明、原蘭州市畫院院長韋博文、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葆竹、楊國光、原甘肅省美協副主席馬江等。開幕式由甘肅畫院副院長毛志成主持,甘肅畫院院長李偉與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周京新分別致辭,其后周京新院長、劉云副院長代表江蘇省國畫院向甘肅畫院、甘肅省圖書館、蘭州畫院、蘭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蘭州交通大學藝術學院等專業院校機構捐贈圖書。開幕式后,江蘇省國畫院和甘肅畫院的書畫家們進行 “藝道同心——蘇甘美術交流研討會”,雙方相互介紹本畫院的基本情況和發展愿景,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切磋畫藝、探討學術、增進了解、互通有無。據悉,此次畫展參觀人數眾多,反響強烈,多家當地新聞媒體進行了充分報道,展覽期間每日閉館前仍有不少熱情觀眾駐足賞畫、評論。
在甘肅畫院同仁的熱情招待、引導下,江蘇省國畫院書畫家們還在甘肅進行寫生采風之旅。甘肅地大物博,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擁有眾多的世界遺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書畫家們利用這次難得的辦展之機,抽出時間重點考察了麥積山石窟、甘肅博物館和炳靈寺。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匯集了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直到宋時期的雕塑,畫家們細心研究雕塑的造型、色彩、線條,為古代能工巧匠們的卓越智慧和純熟技藝而驚嘆不已。甘肅博物館是甘肅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收藏有歷史文物、近現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標本約35萬余件。書畫家們在“絲綢之路文明展廳”,見識了東漢青銅器“馬踏飛燕”等聞名中外的藝術品,在“彩陶展廳”參觀了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及青銅時代諸文化彩陶,其古樸的造型,變化多樣的紋飾,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令畫家一行大飽眼福。最后一站是炳靈寺。炳靈寺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的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書畫家們考察了其著名的石窟藝術,極大地開拓了視野,豐富了藝術靈感。
通過采風寫生,江蘇畫家們領略了西部地區豐厚的文化遺跡和獨特的甘肅地域的風土人情,感受到我國古代藝術家的聰明智慧和嫻熟技藝,這些對于畫家們在藝術創作領域探求新思路、新方向,積累素材、激發靈感,必然帶來積極作用和深刻影響。而通過這次展覽交流活動,江蘇省國畫院書畫家為甘肅地區的人民群眾帶來一股清新雋永的書畫“江南風”,豐富了當地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傳播了江蘇省國畫院的藝術品牌形象,為兩省的文化建設和藝術發展作出自己應盡的貢獻!
開幕式現場
![]()
研討會現場
采風活動現場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