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31來源: |
開幕時間:2016年9月1日上午10點 展覽時間:2016年9月1日-14日 展覽地點:劉海粟美術館(常州市雙桂坊52號)
主辦單位: 中共常州市委宣傳部 江蘇省國畫院 常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太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承辦單位: 劉海粟美術館 朱屺瞻藝術館 宋文治藝術館 劉海粟夏伊喬藝術館
前言
有清一代,“婁東畫派”,聲名赫赫,影響之巨,實無別派能出其右者也。
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為清代“四王”,與吳歷、惲格合稱“清六家”。他們關系密切,或為同宗,或為師徒,或為祖孫。王時敏長王鑒六歲,鑒以子侄輩自居。王翚、吳歷皆師從王時敏、王鑒,而惲格與王翚為莫逆之交,且也視時敏、王鑒為師輩而尊之。王原祁乃時敏之孫,得其親炙授畫。此六人,開創婁東畫派、虞山畫派、常州畫派,而虞山、常州二派亦實受婁東畫派之影響。蓋夫王時敏、王鑒為婁東畫派之先導,而后方有王原祁承其道統而為集大成者。王原祁得圣譽甚隆,天下學其畫者蔚為壯觀。子弟眾多,傳承有序,精英輩出,代不乏人。
此乃千古佳話,三代人之情感紐帶,以畫為中介,皆法乳董其昌,進而上溯董源、巨然、“元四家”等南宗正脈,崇古仿古,以古為新,錘煉筆墨,賦予新變。奈何朝代更迭,民國鼎新,五四新文化運動起而否定之,所否者乃在形式之陳陳相因,筆墨之荒率凋零。百年臧否,滄海桑田,此非“清六家”之過也,乃不善學者之過也。
婁江之水,歷明、清、民國直至今日,滔滔流逝入海,惠澤民眾福祉。文化傳承之遺傳基因早已積淀。待及春雨江南,自是煥然一新。
越三百載,婁東又有朱屺瞻先生、宋文治先生兩位國畫大師,和集大成者宋玉麟先生。他們出生于太倉,得婁江之水滋養,傳婁東一脈之真精神。其年歲際遇皆與“婁東畫派”先賢相仿佛,朱屺瞻先生長宋文治先生二十七歲,而文治先生在其二十八歲時喜得長子玉麟,三個人,三代人,俱是畫壇風流人物,所作之畫多為扛鼎之作,影響巨大,塑造“新婁東畫派”之輝煌也。
朱屺瞻先生與宋文治先生交誼深厚,自上世紀四十年代訂交,可謂翰墨訂交翰墨緣,半世風雨半世情。玉麟乃文治先生之子,志學之年,篤志于畫,后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學習,其間從陸儼少先生習畫,也常到朱屺瞻先生處請益。文治先生教畫有方,于子有厚望焉,令玉麟臨古而不學其自家畫法,期待青出于藍,蔚成大家也。
朱屺瞻先生生于晚清,民國時與劉海粟、潘天壽、吳茀之、齊白石、黃賓虹、吳湖帆等畫壇名家相友善,一生習畫不輟,可謂大器晚成?!拔艺剼狻⒘?、勢,追求厚、樸、拙”,此乃朱屺瞻畫學審美核心的夫子自道,此六字真言,統攝畫境。他作畫是一氣貫之,筆貴有力,力貴有勢,勢由氣生,因勢利導,又因構圖簡潔,造型概括,用筆簡練,故而能達到厚、樸、拙之境界。
宋文治先生由朱屺瞻先生介紹拜張石園為師,由陸儼少先生介紹拜吳湖帆為師,得以見大量名家真跡,心摹手追“婁東畫派”先賢。一方水土一方人,審美天然親近之。加之時代際遇恩賜,一九五七年江蘇省國畫院籌備成立,先生為首批進入畫院的畫家,隨傅抱石而有二萬三千里寫生之壯游,筆墨反映生活,思變而變,熔鑄筆墨,終成“新金陵畫派”代表畫家。其山水骨力勁健,氣勢高邁,善作高遠、深遠之景。又喜繪江南三月,太湖勝景,風光旖旎,而得“宋太湖”之美譽。
宋玉麟先生山水畫第一口奶乃陸儼少先生所賜,取法“四王”,得“婁東畫派”之筆墨精髓。耳濡目染,又得文治先生闊大精微之法。一九七九年玉麟先生入江蘇省國畫院,其博取眾長,多方探索,時有新意迭出處。后復受陸儼少先生回歸傳統之淳淳教誨,而重新審視傳統,至此思想成熟,下筆蒼勁凝練,氣勢雄放宏大,意境深邃雋美。可謂筆墨精良、格調清雅,氣韻高古靜穆,直入傳統堂奧,而自成高格。
“常州畫派”與“婁東畫派”淵源頗深,畫史可證。清初以降,直至今日,兩地畫家,多有往來,情感誠摯,引為佳話。畫壇巨擘劉海粟先生與朱屺瞻先生、宋文治先生皆有深誼,玉麟與海老也時有交往,茲略述之,以為海內佳話。朱屺瞻先生于一九一三年入劉海粟先生創辦的上海圖畫美術院選科攻讀西洋畫,翌年留校任教,實海老賞識之故也。朱屺瞻先生終其一生,皆視海老為校長,尊敬有加。宋文治先生當年自安亭師范調入江蘇省國畫院,蓋經劉海粟先生予以鄭重推薦,推薦信由陸儼少先生起草,海老簽名,提攜之恩,倍加感人。宋玉麟于一九七八年在北京拜望劉海粟先生,首次見面,海老即為其題寫“斯為美”以為鼓勵。文治先生攜玉麟拜訪海老之時,海老每每贊譽后生可畏,獎掖之情,良可感懷。
宋文治先生癖好有三:一曰戲曲,二曰美食,三曰收藏。玉麟先生獨得其父收藏之真諦,曰文化傳承之重要形式。先生收藏有年,精品佳作,自成系列,可謂煌煌大觀。自文治先生謝世之來,玉麟先生歷十七載寒暑,廣收朱屺瞻、宋文治兩位前輩大師精品力作。先生自言,今年乃七十虛度之年。孔子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逼湓谒谷藲e?丙申歲初,我館力邀先生來劉海粟美術館舉辦個展,春華秋實,先生慷慨,玉成《婁東一脈——食硯齋珍藏朱屺瞻作品展、食硯齋珍藏宋文治作品展、宋玉麟山水畫作品展》在我館舉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此展可謂遙接“婁東畫派”先賢、彰顯家鄉故園美譽、兩地畫壇奕世通好之展也。
玉麟先生德高望重,嘉惠后學。長期以來,十分關心和支持我館的事業發展,給予了莫大的幫助。在此,敬祝玉麟先生健康長壽,藝事精進,生活美滿!
劉海粟美術館
參展畫家介紹及部分展覽作品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于江蘇太倉瀏河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有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等。
先生自幼開始學畫,青年時代曾兩度赴日本學習油畫與考察美術教育,進川端美術學校,師從日本著名畫家藤島武二。專攻油畫,1950年以后主攻中國畫,擅山水、花卉兼寫人物,善將中西畫法融為一爐,遂成自家風范。其所作筆墨雄勁樸拙,氣勢磅礴,設色濃麗而不失華滋,名重四海。
先生1931年任上海新華藝專教授。1933年出資營造新華藝專繪畫研究所,次年任研究所主任兼導師。1936年與徐悲鴻、汪亞塵等創辦“默社畫會”。新中國成立之后,歷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美協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上海大學教授等職。首屆上海文學藝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
朱屺瞻先生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一代宗師。1984年后曾在深圳、北京、香港等地舉辦畫展,1980年赴美國訪問于紐約、休斯敦等地講學。1995年2月,先生在大英博物館舉辦朱屺瞻藝術作品展,7月又在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博物館舉辦個展。1991年太倉市政府在其故居重建“梅花草堂”。1995年上海市政府在魯迅公園內建立朱屺瞻藝術館。先生所著《癖斯居畫譚》,總結平生繪事經驗,主張“畫貴獨立”、張揚個性。出版有《朱屺瞻畫集》、《朱屺瞻百歲畫集》等。 紅牡丹圖 1975年
葫蘆圖 1979年
冬青茅屋 1973年
宋文治(1919-1999)江蘇太倉人。蘇州美專畢業。先后拜張石園、吳湖帆為師,并得到陸儼少、朱屺瞻的指導。曾長期在太倉和安亭兩地從事美術教育工作。1957年調江蘇省國畫院。歷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協理事、江蘇省美協副主席、江蘇省政協常委、江蘇省文史館副館長、南京大學教授、一級美術師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宋文治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深入生活,形成了蒼沉俊秀的個人藝術風格。是20世紀“新金陵畫派”主要代表畫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影響,代表作有《山川巨變》、《江南春朝》、《廣州造船廠》等,尤以描寫江南水鄉的作品為人們喜愛,他畫出了江南山水的獨特情調與意境,創造出了雅俗共賞的畫作,有“宋太湖”之美譽。他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連接為后人確立了一個典范。
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美國、日本西武、聯邦德國、香港、新加坡等地舉辦個展,并為中國美術館、中南海、北京天安門、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等重要機構所收藏。出版個人畫集數十種。
1989年宋文治向家鄉太倉捐贈歷年創作的代表作品59件以及其收藏的明清書畫30件,由太倉市人民政府建立“宋文治藝術館”,并正式對外開放。
江南春曉 1983年
蜀江曉行 1998年
蜀江曉行 1998年
宋玉麟,1947年12月生于江蘇太倉。1969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曾從事舞美設計多年。1979年調江蘇省國畫院。歷任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等職。第八屆江蘇省政協委員,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江蘇省文聯顧問、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江蘇省藝術品鑒定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首屆江蘇省紫金文化榮譽獎章獲得者。
作品《響壑春融》(與徐建明合作)曾入選全國第二屆青年美展獲三等獎,并參加第六、八、九、十一、十二屆全國美展?!端墒S圖》入選“百年中國畫展”,《霜林遠岫》《山水清音圖》入選“20世紀中國山水畫大展”、《山容樹色圖》入選文化部舉辦的全國美術優秀作品展。2002年以全票入選參加全國政協主辦的“江蘇當代國畫優秀作品十人晉京展”。先后在新加坡、香港、臺灣、南京、汕頭、太倉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多次擔任國家級美術展覽評審委員。
作品為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江蘇省美術館、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南海、香港藝術館等機構收藏。
石頭寨 2001 年
霜林遠岫圖 1998年
松溪夏色 2011年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