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4來源:江蘇省美術館 |
![]() 2016年11月20日至12月15日,由江蘇省美術館、鹽城市文化廣電出版局主辦,鹽城市文化館、鹽城市工人文化宮協辦的“江山多嬌——江蘇省美術館藏新金陵畫派精品展”巡展在鹽城市文化館隆重開展。此項展覽亦是江蘇省美術館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已在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揚州市美術館分別展出,并受到社會公眾與學術界的一致好評。 ![]() 江蘇美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明末清初,以龔賢為首的“金陵畫派”以造化為師,注重實景寫生,創立了獨具江南特色的山水畫風。在這樣歷史文化背景中,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傅抱石為首的江蘇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實現了中國畫筆墨當隨時代的創新,故而稱之為“新金陵畫派”。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傅抱石、錢松嵒、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1960年以他們為主體組織成“江蘇國畫工作團”,進行二萬三千里旅行寫生,1961年赴北京舉辦“山河新貌”畫展。自此“新金陵畫派”正式崛起,經歷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成為20世紀下半葉影響全國的江蘇地域一個重要的繪畫流派。 ![]() 本次展覽展出55幅館藏新金陵畫派精品,包括孕育期(1953—1959)、崛起期(1960—1965)、從低沉到復蘇(1966—1979)、拓展期(1980—2002)等各個發展階段,展示出“新金陵畫派”的發展歷程與藝術特色。館藏展覽策劃的意義,不僅在于精選館藏作品,進行陳列展覽,讓廣大公眾欣賞到美術館的經典之作;更在于研究藝術品,進行存檔和編目,以多種媒介立體呈現、全面宣傳“新金陵畫派”的創作路程,讓公眾深入了解“新金陵畫派”的藝術成就。此次巡展是江蘇省美術館藏品實現交流推廣的一次重要舉措,充分利用國家公共美術館的典藏資源,讓廣大社會公眾欣賞到館藏經典,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現在我們重溫“新金陵畫派”的經典作品,仍然具有長遠的現實指導意義,將引領當下藝術家繼承“新金陵畫派”的現實主義創作精神,貼近生活、反映時代,在深入推進中國社會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階段,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 ![]() ![]() ![]() ![]() ![]()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