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5來源:江蘇省美術館 |
今年是江蘇省美術館建館八十周年暨中國美術書法界百年巨匠呂鳳子先生誕辰一百三十周年。 呂鳳子先生是中國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發軔者和新金陵畫派的先驅人物。集繪畫、書法、篆刻、史論、詩詞于一身,博大精深。徐悲鴻曾評價他:“承歷世傳統,開當代新風,三百年來第一流。 作為中國畫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關鍵人物,呂鳳子在民國初期就確立了自己的藝術聲望。徐悲鴻、劉海粟、李可染、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張大千等人都曾向他問業求學。1931年,呂鳳子的《廬山云》在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獲一等獎,工筆《三百年前之詞人》入選 1937 第二屆全國美展。1938年創作的《流亡圖》、《敵機又來也》被選送蘇聯展出,蘇聯報界將其譽為“人民藝術家”?!端陌⒘_漢》更獲得1942年民國政府舉辦的第三次全國美展各類繪畫唯一一等獎。建國后,他撰寫《中國畫法研究》,并出任江蘇省國畫院籌備委員會主任,成為新金陵畫派的奠基人。然而呂鳳子生性淡泊,矢志辦學,甚至“終年不出校門”,遠離社會交往,未參與到當時最為激烈的“國畫”與“西畫”的一線之爭。且在抗戰爆發后,于藝術形式上也并未選擇以激動、憤懣的方式站在斗爭最前沿。常年默默無聞地操持不易量化的辦學實踐,導致他雖貴為民國時聲名遠播的書畫大家,卻在現代畫壇上較少受到關注。 本次展覽以呂鳳子“知行合一”的人格魅力為內在邏輯,以基本的時間順序為外部線索。展覽得到了呂鳳子研究會諸多專家學者和呂鳳子家屬的悉心指教與大力支持,匯集了來自南京博物院、江蘇省國畫院、江蘇省美術館、蘇州博物館、蘇州大學博物館、淮安博物館以及多位私人藏家所收藏的,呂鳳子從民國早期到新中國建立后的繪畫、書法、篆刻、手稿、文獻及私人物品100余件,貫穿了如辦學救國、中國畫變革運動、抗日戰爭等重要人生節點。希望將其個人的浮沉與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的劇烈變遷相聯系,見證現代中國畫曲折演進的歷程,力求客觀公允地重現這位幾乎被淡忘的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大家的歷史地位,帶來對呂鳳子先生誕辰一百三十周年的最好紀念。 江蘇省美術館
呂鳳子(1886-1959),生于江蘇丹陽,卒于蘇州。 原名呂濬,字鳳癡,晚以號行。中國現代著名美術教育家、畫家、書法家。民國時期曾在國立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北京女子高等師范(今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任教。1940年擔任國立藝專(今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在抗戰時期的合并校)校長。中國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發軔者。1949年后,任蘇南文教學院教授、江蘇師范學院(今蘇州大學)教授、江蘇省國畫院籌委會主任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籌委會副主任委員等職。“新金陵畫派”的先驅和最重要的締造者之一。著有《中國畫法研究》、《鳳先生仕女畫冊》、《華山速寫稿》等。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