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來源:未知 |
由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淮安市文廣新局、淮安市文聯盱眙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藝旅心跡——杜愚畫展",將于2017年4月13日上午10:30在江蘇省現代美術館(南京市建鄴區夢都大街50號)舉行開幕儀式。 ![]() 杜愚,1969年生于江蘇盱眙,先后就讀于淮陰師院美術系、南京師大美術學院、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九三中央書畫院院委,淮安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二級美術師,淮安市美術館(書畫院)創研部副主任。作品三十余幅在中國美協主辦的展覽中入選和獲獎。百余幅(篇)作品和文章發表于多家美術專業報刊,出版個人作品集兩本,多幅作品被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博單位收藏。 杜愚作品欣賞本次參展81幅作品,近半作品以盱眙淮岸家園、洪澤湖等元素為題材。 ![]() 云南印象 200cm*123cm ![]() 湖上初曉 200cm*123cm ![]() 湖堤人家 69cm*69cm ![]() 和諧家園 69cm*69cm ![]() 春雪落老街 69cm*69cm ![]() 坡上人家 69cm*69cm ![]() 幽居 69cm*69cm ![]() 齊云山居 69cm*69cm ![]() 三天門 69cm*69cm ![]() 風行湖上 34cm*66cm ![]() 清新幽居 34cm*66cm 一方水土系深情——杜愚中國畫水鄉系列品讀文 | 聶危谷 “我就是喜歡探險”——赴焦山寫生的師生一群人,正在為是否下坡舉棋不定之際,只見撂下這句話的杜愚孤身一人握緊內裝毛筆、墨瓶和國畫冊頁本的背包,咯噔咯噔咯噔,一鼓作氣沖下陡峭的山坡,穿越50米干涸了的沼澤地和雜樹林來到江邊。江畔三三兩兩一字排開的雜樹旁恰好停泊著一葉扁舟……畫者用不著取景框只需順眼一瞥,就是一幅悠然自得的水上小景,而這正是杜愚之所以“探險”的理由。 仍在籌備個人畫展的杜愚邀我為他作序,雖然躊躇經月未曾開筆,倒也在腦海中時時映現其作品留給我的第一印象——船舶水鄉,自然也聯想到多年來時常有人脫口而出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之說。此次偕同2016級專業碩士來到鎮江焦山寫生,杜愚隨意提及他從小生活在洪澤湖畔浸染的水鄉情緣,于是開篇描述的一番“壯舉”驚現之際,我更能體會杜愚不改初心的鄉情與愿景。有了這一次活生生的印證,返回家中我立即乘興伏案以免錯失觀照杜愚的最佳契機。 執教美術于盱眙中學十多年之后,山水畫家杜愚通過藝術創作的不懈努力,多次斬獲中國美協獎項,充分證明自我實力并造就了被引進人才的資格,也有幸深受文化部門領導慧眼相識和傾心推舉,從而成為淮安畫院專職畫家。杜愚長于水墨寫意兼擅意筆白描,寫生與創作并重。其山水畫視野開闊而境界平和,舉凡陜北窯洞、貴州梯田,江南山水悉皆盡收筆底,且一一呈現出“不激不勵而風規自遠“的淡泊情懷。然而夢縈魂繞的的依舊是滋養其成長的洪澤湖水多年釀造的水鄉情結。 縷縷墨線和淡墨勾染的萬頃煙波悠遠滄茫,墨色的樹叢和淺絳蘆葦,構成了根系淹沒在水中的重重疊疊湖面風光。與此相得益彰:頂棚上布滿壇壇罐罐,架起電視天線,船板上放著花盆,船幫下吊住充作救生圈的輪胎,一艘艘以船為家的漁家人停泊湖面的漁船,還有圍插在湖中的漁網,組成了奇妙的水上生活場景。清晨的湖面微風和熙,貼著春聯的艙門尚未開啟,這里的湖水悄然無聲——令人屏息凝神的寧馨。隱約可見中景那艘小船一位漁夫正在起網,還有那星星點點散落在水面的群鴨嬉水捕食,點染出“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煙火人間氣息。 抬眼間曾經給我留下經久回味的杜愚水鄉系列,此時細細品讀竟又使我流連忘返,其畫中情致于淡然間散發出愈久彌香的醇厚氣息。“情到深處意無窮”——杜愚為人真率,為藝誠摯,不畏艱難,肯下苦功,尤其可貴的是其擁有獨特的藝術視角和悟性——我們師生一行于棲霞山、焦山先后兩次寫生足以見證。而此情此意于似不經意間自然而然地滲透到作品中成為充盈畫面的詩情畫意——涓涓流淌到觀眾心田里的美妙意象,在無數知音彼此之間默默絮語和心心相印的感懷中,永葆其暗香浮動的藝術魅力。 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教授、副院長 聶危谷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