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1來源:2013-12-26 |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李嘯 孫大權/攝 1967年生。曾任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文化部全國青年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名城聯誼會副會長、中國滄浪書社社員、江蘇省文聯書畫考級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文聯委員、江蘇省美術館展覽資格評審專家、江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江蘇書法通訊》主編、《書畫藝術》特邀編審、南京財經大學兼職教授、江蘇省“333”工程學科帶頭人。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作品獲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2006年);林散之書法雙年展——“林散之獎”(2008年);中國江南文化節——“翁同和書法獎”(2009年)。入展中國書協主辦“中國書壇蘭亭雅集42人展”(2007年)、“中國美術館第二屆當代書法名家提名展”(2007年),以及全國展、中青展、行書展、草書展、正書展、楹聯展、扇面展等專業展覽100多次,獲獎10余次。論文見諸《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法》、《書法》、《南京大學學報》等數十種專業刊物。書法作品被日本、新加坡、韓國、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專業機構收藏。2005年率團訪問日本,2007年隨中國書法家代表團訪問韓國。2009年被《中國書畫》雜志評為“江蘇十大青年書法家”。2010年隨中國書法家協會代表團赴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舉辦展覽。 李嘯自述: 我幼承家學,隨父親學習書法,童年時期于唐楷中的顏柳禇歐,用功甚勤,打下了扎實的“童子功”;弱冠后,癡迷北魏墓志,目之所見,遍臨諸碑。行草書宗二王米董諸家,廢紙三千,退筆成冢。沉醉傳統、敬畏經典,長期以來堅持多臨摹、少創作,潛心對傳統書法經典的研究與學習。而立以后,融通變法,漸顯面目,遂在書壇斬露頭角。 2007—2008年,利用雙休日、法定假日時間,就讀于北京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精英班,進行書法深造。書法創作重點是對楷書的研究,審美風格開始追求碑帖兼融,擁有壯美的內質,既雄強又秀逸,既厚重又靈動,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即傳承了書法傳統經典中的古法,又能結合時代審美的多元包容,創新出自己獨特的審美風格樣式。中國書協副主席吳東民先生評價道:“多年以來,李嘯飄逸灑脫,氣韻靈動的書風一度成為中國書壇中青年爭相效仿的樣式,在新時期書法發展中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著名書畫家、鑒定家蕭平說:“李嘯選就了一種楷書的新格調,他的成功,是傳承與創新的成功,是個人功力與性情融合的成功。” 幾年來,我的書法作品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專業展覽近200次,獲獎10多次。其中獲得第二屆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2008林散之書法雙年展——“林散之獎”,中國江南文化節——“翁同和書法獎”,囊括“三大獎”。 我在注重書法創作的同時,還潛心學術研究,撰寫的《試論蘭亭修禊及<蘭亭序>創作所昭示的人文精神》、《楷書創作的追求與思考》、《從鄭板橋案牘、趙之謙堂諭看碑學書法之發展流變》等論文發表于《美術報》、《書法報》、《書法賞評》等主要學術刊物,在學術界引起一定的反響。 在中國書協第五、第六次代表大會上,我都以高票當選為中國書協理事,并多次擔任全國重要展覽評委,2008年晉升為一級美術師,被《中國書畫》雜志評為“江蘇十大青年書法家”。2010年隨中國書法家協會代表團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展覽、演講,為中國書法藝術申遺展示風采,受到海外一致好評。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