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識陳建輝便感與眾不同,他成長生活在甘肅省。地域的苦寒和荒漠,塑造了他淡定寡言的性格,顯得成熟穩定。從小對繪畫藝術的熱愛和追求,象夢一樣地纏繞著這個堅定的男子漢,在他對繪畫技術和人生經歷積累豐厚的中年,毅然絕然背著行囊離開故鄉,來到文化藝術昌盛的南方城市古都金陵尋求藝術的真理之路,這是內心的自信、自強使他堅定地邁出了這一步。 建輝身上有許多優點,從不顯山露水,總是黙黙地做自己的事,心地善良,喜好幫助朋友,而且在烹調技術方面還有絕活,跟他在一起的朋友經常都能品嘗到大西北的美食。畫家群體在當今社會處于邊緣,特別是原創類型的藝術家,幾乎不被當下社會看好,境遇不箘迫。但是藝術的真理需要藝術家來堅持捍衛,需要有求真探索精神,不隨世俗觀念所左右,把內心最美最真的東西奉獻給這個世界,這是懷有—種天地良心的人文情懷的人,才能支撐起這種理想,任重而道遠。大部份客居在外、飄泊在外的求真藝術家都比較清苦,這是一種吃苦的修行,藝術家必需扛起生存壓力及享受精神的孤獨,在靜寂中閱讀自己,以苦中行樂的方式來愉悅自己,這是種超理性的非物質的精神追求,其意義跟宗教有相似處。建輝的美食讓孤軍奮斗的朋友們常常感到溫情和暖意。 建輝在藝術上有他很獨立的一面,作品的背后是他人生經歷鑄造的藝術成就,他畢業于西安藝術學院,高等的藝術教育,練就了很好的基本功練,系統的藝術教育給了他全方位的茲養。回到故鄉讓他體驗到了"生活即是藝術,藝術J即是生活"的道理,不斷在習見的現實中挖掘生活的內涵,即生命存在的真實意義,在長期的實踐中磨勵自己的心性,探索藝術創作的源泉,終于覺悟到回歸最原始的天真、樸素,才是藝術本質所在。其作品帶有原始天真樸拙的氣息。他畫了一系列大西北人生活風情的油畫,無一不呈現這種特性。畫家能達這一點很難能可貴,大凡通過嚴格訓練的畫家,都易失掉原始的本能,美其實就潛藏其中,然而人的思想容易生妄,妄想是思想的勁敵,所以老子提出返樸歸真,大巧若拙。我們的成長從起點最終還是回到起點,實際上畫了一個美麗的圈。建輝的可愛之處就是得了道的真諦。
我不想過多地炫耀我的朋友,他很平凡,很樸實,跟普通人沒有兩樣,他在南京畫家村呆了三年,非常勤奮,畫了許多感人致深的作品,而今飄在北京與很多北飄的畫家一樣經受著堅持藝術與生存的各種困難和考驗,用自己的苦行凝聚藝術的結晶。多年的探索深厚的積淀,成就了—個屬于自己的,全新的藝術語境。使傳統文人畫的筆墨語言,用油畫的技法,以意象繪畫的方式,堅持獨立意識,把時代的審美經驗注入作品,讓自己的方式點鐵成金,看似漫不經心,其實意味無窮,充滿詩意!曾幾何時他懷著—顆誠摯的心,用畫筆舒發找尋著他那久以漂泊的這種精神,靈魂!找尋彼此相知相識的氣息和心跡!
如今我們所處的年代,是一個缺乏詩人卻盛產歌星的年代。那歌總將詩的思想與激情擲去,卻將浮華張揚。生活中我們可以容忍沒有詩,但無法忍受沒有詩性的生活。難能可貴的是在建輝的一糸列作品中能看到他找尋詩意的足跡,重塑詩性的氣質。即使走的艱難步履蹣跚我依然為其點贊!
漢代楊雄曰,"言,心聲也"。詩與畫卻從于心。文/何金拾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