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8來源:新浪收藏 |
作者:卉方 早聽事務夜聽香。對于忙忙碌碌的現代人,沏一杯清茶,品一幅好畫,舒展一下性靈,浸潤一下心神。自能聽到縷縷淡淡的清香,更能聽到春風染綠的輕響。讓我們一起分享畫家鐫刻在畫面中的花香,葉香,月色風香。 花能嫣然顧我笑 花鳥是人們比興喜怒哀樂,感受春夏秋冬的理想精靈。一棵報不上名的植物,靜靜的佇立,悄悄的演繹著屬于自己的花期。畫家用流暢的線條寫出自然的結構,用簡凈的色彩點染著優美。技巧老到,深入淺出,使畫面平淡而渾成,真實地抒寫出平和溫雅的情趣。 杜平讓的畫,構圖自然,繁密中見疏靈。筆法精細入微,線條轉折流暢到位,使臨風招展的牡丹足具飄逸自若的韻味。賦彩濃麗清簡,色墨渾然一體,更呈融和清潤之氣。 牡丹在許多人筆下皆落俗,此畫中牡丹,高貴典雅,婀娜多姿;濃妝淡抹,一切恰到好處。既入乎其內,生機勃勃;又出乎其外,情致高遠。因畫者既能與花鳥共憂樂,又能以奴仆命風月。故賞者亦能產生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的想象。心香一縷,常繞左右。 花開花落,鳥鳴水流,剎那瞬間,自然演化著它本來的生動。在這樣的景象中,只要我們用心體會,發現自己的內心,原來與自然萬物相通相融。花開欣然,無人亦芳;去留無意,云卷云舒。這是畫者心中和筆下的禪。 風微煙淡雨蕭然 清影搖風,盈盈步月,花葉之間,似靜似動,令讀畫人似乎也捕捉到那流淌于花間葉底的清風。畫面設色清秀,筆法細膩。那副閑適雅淡的風度,給人一種出其不意的美感。 煙景迷離,梅枝橫斜,清癯蒼古;冰花如玉,立枝浮水,瑩光四射。一枝一氣節,一瓣一心香。玉骨冰肌,清麗超逸,無語亦消魂。梅花入詩風韻獨勝,入琴更是千古絕唱。觀杜平讓先生的畫作,凝固的不僅是花的神韻,更是詩的妙境。小鳥猶如愛梅之人,當梅花開滿空谷時,吟看歸不得,醉嗅立如癡。畫家用溫潤的色彩渲染出枝間的暗香浮動,又用極致的筆法表現梅花的素雅冷艷。在他的畫中任憑物是人非,梅花依舊攜著悠悠琴韻,懷著不變的情意,吟唱著永遠的梅花三弄。 似乎又是一張信手拈來之作,沒有刻意的雕琢,筆下流出的線條卻專承分明,疏密有致,似乎能感覺到花瓣尖那微微的顫動。沒有刻意的渲染,卻讓人看見如煙如夢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動人春色。畫家情與境會,覓得自然真趣,抒寫喜悅之心。讀之亦然。 帶月一枝低弄影 夜涼人靜,星云依稀,在月色的籠罩下,畫家用用充滿詩情的筆墨描繪出清幽美麗的花月夜。設色清新,情調高雅,將優美的自然風物和深切的個人體驗融為一體,營造出空靈澄澈,幽眇恬靜的意境,如夢如幻,余味裊裊。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深邃的哲理性啟示 這淡淡的,娟雅的灰色,構成如水一樣明凈清澈的畫面,讓牡丹的風姿韻味就越發牽魂繞夢。置身其中,不知是人解花語,或是花知人情。真是花不語,笑人癡。 倩魂銷盡夕陽前 憑借對形與色的敏感,薄施厚敷,畫家用與眾不同的設色方法為我們鋪就出一個淡煙暮靄,日暮黃昏的圖景。在夕陽濃光重彩的映襯下,牡丹花亦紅光彌漫,楚楚動人。也催化了人們無數的情思。 是扯了天邊的一抹晚霞,還是借了少女的一暈腮紅。別有一種動人的情致。讓人感到溫暖和活力。 特別喜歡這幅畫,看到它讓人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那一份美麗雖已輪回成過去,有些斑駁,但卻已深深地鐫刻,永不褪色。在這里,畫家妙筆生花,意不在形,在境,一種美麗的心境。意象的表現把絕對空間,相對空間,和意度空間化為一體,以意讀畫,玩味無窮。有意無意,都是閑口舌,一番想念,才是真正的清:是自然的美質,亦是人心的美質。讀杜平讓的畫也有“清”氣。畫面在輕重緩急,虛實相間的線條中流露著清婉超絕的韻致;而畫面的色調更是雋美,幽雅的灰,朦朧的黃溶合得深淺有序,造就了一個至清至靜的境界。給我們帶來沁透心靈的清新。 以上片語只是個人對杜平讓藝術作品的感悟,這種感覺如能與人共鳴,也是我心中一件快樂的事。相信自己的眼睛,尊重內心的感受,在畫家創造的圖式中,讓自己的思緒自由翱翔,收獲一份心靈的自在。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