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4來源: |
11月8日,王琦美術博物館開館儀式暨“世紀刻痕”王琦美術博物館館藏展在重慶隆重舉行。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金強,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譚家玲,中共渝中區委書記唐英瑜,渝中區人民政府區長扈萬泰等領導,王琦先生之子、中國版畫院院長王煒、美術理論家王仲等親屬,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數百嘉賓出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國版畫院等單位發來賀信。
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王琦先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開創者,新中國版畫藝術奠基人之一,其版畫藝術享譽中外。王琦先生有著豐富的藝術人生,他以語為刀,以筆為劍,從舊式文人的避世傳統中解放出來,走向革命美術之路。他遵循新文化主義傳統,在大浪淘沙的時代,義無反顧地成為忠誠無畏的革命文藝戰士。在中華民族遭到外來侵略的危難日子里,他毅然投身于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斗爭,以畫筆為武器,以木刻為刀槍,在中國新興木刻創始和發展中站在創造的前列。新中國成立后,王琦先生更是幾十年如一日,在美術創作、教學、組織等方面身體力行,推動整個美術事業的發展,在當代中國美術界,以其充滿創造活力的精神,成為大家敬重的長輩。王琦先生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中國版畫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美術》雜志主編。他從小生活在重慶,早期版畫創作和美術活動也在重慶,很多代表性作品都以重慶生活為背景,是重慶籍當代美術家的前輩和領軍者。王琦的大量作品記錄了現當代中國版畫藝術以及美術發展歷程,也見證了20世紀中國社會的發展變遷,先后榮獲中國文聯與中國美協頒發的“中國美術金彩獎?終身成就獎”,中國美協和中國版畫家協會授予的“中國新興版畫杰出貢獻獎”,日本創價學會頒發的“富士美術館榮譽獎”,法國敬業與成就協會頒發的金質十字獎章等榮譽。
王琦美術博物館選址在重慶渝中區中山四路75號,這里是著名的抗戰文化一條街,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家巖50號周公館、桂園以及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國共重慶談判舊址等。該館總建筑面積1898平方米,共分4層,藏有王琦創作和他收藏的700余件木刻版畫作品、書畫和文獻資料,除展覽陳列外,還兼備學術交流、藝術培訓等功能。 “世紀刻痕”王琦美術博物館館藏展,共展出王琦先生精心挑選的200余幅木刻版畫、水墨畫和書法作品,以及500余件文獻資料、手稿等共700余件。從抗戰烽火到新中國現代化建設,從壯美的自然風光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場景……一幅幅精美絕倫的木刻版畫為觀眾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也展現了中國版畫藝術界的泰斗王琦先生精湛的藝術功力。 上世紀三十年代,酷愛版畫藝術的魯迅先生倡導發起中國新興木刻運動。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說,魯迅先生周圍聚集了一批青年木刻家,他們以木刻作“匕首和投槍”,參與反法西斯和反封建斗爭。王琦先生現今近百歲高齡,仍奮筆創作,是當時那個戰斗群體中碩果僅存的一位老前輩。 抗戰八年,是王琦先生創作的旺盛期,他以木刻作品鼓舞中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野蠻的屠殺》、《警報解除以后》、《石工》、《嘉陵江上》等,都是王琦先生以重慶大后方為背景創作的代表作,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及大后方社會生活的歷史見證,也為重慶版畫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王琦先生在抗戰時期的作品表現人民的苦難、重慶底層人民的生活,在國內外反響強烈,20多幅作品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