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4來源: |
文/劉尚勇 ![]() 吳歡先生簡介 ![]() 吳歡,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1953年出生,祖籍江蘇宜興。近年在常州圖書館查到的清朝光緒年間所續《常州府宜興北渠吳氏宗譜》上,其祖父吳瀛先生五位兄弟姐妹的大名赫然在冊,位列宗譜中的最后一代。 吳氏家族是歷明、清兩朝延續至今五百年未衰的著名文化家族。吳歡的明朝祖先吳宗達、吳炳曾任宰相,吳中行曾任翰林院掌院翰林。吳正志、吳洪裕祖孫曾收藏元代黃公望所繪名畫《富春山居圖》五十余年。著名的宜興紫砂壺亦發明自吳氏家族,將普通生活器皿創新為各種精美器形的藝術品。 其清朝祖先吳士模為“今文經學”大家,享譽學界;其高祖父吳殿英,曾祖父吳琳晚清任職湖廣總督張之洞幕府,曾參與創建湖北新軍。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有極大貢獻。 其祖父吳瀛二十歲參加辛亥革命并成為故宮博物院重要創辦人之一;其父親吳祖光為當代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著名學者、戲劇家、書法家;其母親新風霞為中國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作家、畫家。 吳歡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文聯香港分會執行副主席、北京紫禁城弘華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6年曾為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四十周年慶典題字“四十而不惑”致賀,是中國首位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展覽的畫家,后又受邀巡展于意大利、英國、法國、日本、迪拜、新加坡、港澳臺地區等地,在世界上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吳歡是一位獨特甚至稱得上特異的藝術家,他所擁有的獨特身世和從藝歷程以及多重社會身份,都讓我們不能用看待一位普通藝術家的眼光來看待他,在欣賞他的書畫作品時,也不能僅僅將其作為普通的藝術品來看待。當我們結合他的這種特性來欣賞他的作品時,就能感到他做到了許多普通的書畫家做不到的事。 標新立異 書以鑄魂 吳歡的書法具有鮮明而強烈的個人風格,無論什么場合,他的書法作品中蘊含的張揚個性總是呼之欲出,遠遠看去,一眼便知這是他的作品。要從吳歡的書法作品中尋找師傳、尋找沿革非常困難,也沒有這個必要,因為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感受到一種自由張揚。在一般人看來,這種自由和張揚可能比較狂放,但他的“狂”是有道理的,也有“狂”的資本。 吳歡出身于江南一個文脈延續500年之久的家族,近年在常州圖書館查到的清朝光緒年間所續《常州府宜興北渠吳氏宗譜》上,其祖父吳瀛先生五位兄弟姐妹的大名赫然在冊,位列宗譜中的最后一代。吳瀛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博事業的創建者之一,為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的建設和文物保護做出了突出貢獻,而且在書畫創作和文物鑒藏方面也有很高的水平。吳歡的父親吳祖光先生,精于詩文、書畫、篆刻和文物鑒賞,集學者、戲劇家、書法家、社會活動家諸多身份于一身,吳歡的母親新鳳霞女士,不僅是家喻戶曉、深受百姓愛戴的評劇表演藝術家,還是白石老人的親傳弟子和作家。自幼日常見到的都是長輩題字作畫,到家中作客的也總是各個文化藝術門類的大家,如齊白石、徐悲鴻、郭沫若、老舍、巴金、茅盾、曹禺、葉恭綽、夏衍、傅抱石、于非闇、梅蘭芳、侯寶林、馬三立、駱玉笙等,另外據我所知,張光宇、張正宇、李苦禪、李可染、丁聰、董希文、蔡亮、華君武、葉淺予、張仃、黃苗子、尹瘦石、黃永玉、宗其香、潘絜茲、許麟廬、黃胄、蔣兆和、張樂平、郁風、胡爽庵等中西繪畫領域的名家巨匠都曾親自教授指點過吳歡。有如此多的名師親傳真是得天獨厚,在他這一輩人中簡直無人能出其右。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吳歡,不但有機會兼收并蓄,還能建立起深深的文化自信并通過自己手中的筆傳達出來。 此外,吳歡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編導系,先后出版了小說、劇本、政論散文集、近代史論等多部著作。1982年,他創作的知青小說《大黑》曾獲“當代文學獎“;1985年,電視劇作《畫圣吳道子》曾獲中央電視臺“中外電視”劇作獎。1994年,赴香港定居的吳歡以專欄作家的身份出現,竟然在三個月內以其才華橫溢的“刀筆”文章縱論歷史,酷評時事,迅速引發媒體大佬們的齊聲贊嘆,并贏得了“香江神筆”的雅號。金庸先生親筆寫了四頁紙的信給他,贊其“文章立論精當,勇敢,鋒銳,甚佩!書畫頗有奇氣,俠氣!”趙樸初則直接說道:“吳歡聰明絕頂,不愧祖光、鳳霞之子!”啟功也邊看他的文章邊笑贊道:“吳歡聰明透了!” 通常來說,學藝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學習并磨煉技術為第一階段,形成個性的藝術語言為第二階段,到了第三階段,就能做到以獨有的藝術語言自由地表達思想。要在必然王國里達到很高的水平,離不開刻苦訓練,通常書法家起步要苦練柳體、顏體、趙體等等,而要實現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自由地表達自我,更是非常難的。吳歡的字,一上來走的就是自己的路,這讓我們看到感覺非常驚訝,因為他做到了大多數多藝術家努力幾十年都無法做到的事。要達到這個境界非常之難,很多人窮其一生都找不到屬于自己的藝術語言,下了一輩子功夫,寫了一輩子字,總是無法擺脫前輩大師的束縛,下筆永遠是顏體、歐體、趙體,缺乏個性的筆墨可以具備工藝美感,但缺乏藝術欣賞性和可讀性,很難被人記住,在藝術史上也無法擁有一席之地。而吳歡因為家庭的熏陶,從一開始就不被那些學藝的束縛所限制,吳氏家族把文化傳承融在了血脈里,這使得他能夠很容易地打破師承門戶的限制,吸收來自書法本身的營養,并將所得直接轉化為自己的藝術語言。因為他的自由性格是與生俱來的,所以能夠很快實現突破,進入藝術的第二個階段,達到自由的境界。當然吳歡也經歷過學習和磨練的過程,凡卓有成就者,是沒有不下一番苦功就取得收獲的。 ![]() ![]() 打通中西 畫我所思 從吳歡的繪畫作品中,我們也能看到他的深厚功力。新鳳霞女士是齊白石先生的親傳弟子,她的畫作以往均由吳祖光先生題款。祖光先生因健康原因不能執筆之后,題畫的任務便落在吳歡的肩上。后經人提議,他又擔起了在母親的寫意花卉作品上配齊派工筆草蟲的使命。吳家兩代名家合作繪就的畫作渾然一體,這也成為一段美談。從吳歡所畫的工筆草蟲就能看出他是下過苦功的,認真地學習和揣摩了前人、大師的繪畫技法。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一下子就達到了第二階段,達到了藝術的自由狀態,能夠通過書法、繪畫等藝術方式來表達自我,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思想,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 ![]() 作為畫家,吳歡同樣不受傳統理論的束縛。他在打通藝術邊界,自由表達思想這方面表現得無所顧忌,同時還舍棄了那些妨礙思想表達的花哨的技術語言。很多當代藝術大師都是這么做的,他們吸取了前人的藝術營養,但沒有滿足于此,也沒有癡迷于從技術上超越前人。對于當代藝術家來說,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做好今天的事,要有自己的創造,在作品中更多地表現時代的思想、生活中的問題,以此為社會提供價值,推動社會前進。 老友吳歡在油畫領域開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油畫作品“天眼”系列,令人耳目一新。什么是天眼?我理解天眼是利益天下不負人心,是超越具體時代的特權、皇權、政權的天理之眼,是中國老百姓心中的終極信仰。有天理才有天下,有天下才有百姓,有百姓才有人心,有人心才有天理。人在做天在看,敬天愛人,膽大也不可妄為,古今無數英豪試問誰敢欺天?天眼所看,是看得天理還是失天理,是得人心還是失人心,是得天下還是失天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若有逆天失道者定然是天理難容。吳歡天眼系列的一幅幅畫作中,具象的人物頭像、動物、建筑與抽象的宏大背景相結合,形象地展現了“人在做,天在看,頭上三尺有神明”的主題思想,告誡世人不要包藏禍心,不可私心過重地做事,不要以為別人不知道就可以損人利己,因為凡人看不到而老天爺能看到。這個系列的作品體現了中國人傳統的敬天思想,警示大家應當自律,從嚴要求自己,不要違背天意,可以說是前瞻性地契合了公平廉潔的時代主題,使這個系列的藝術創作既具有高度的藝術震撼力,又具備深刻的思想內涵。 ![]() 2015年,“天眼”系列油畫作品被送往米蘭世博會威尼斯水館(意中聯合館)展出并榮獲金獎。在頒獎大會上,吳歡即興賦詩一首,凝煉地回顧了他多年來的藝術之旅: 名師如云道非玄,獨門受教得大全。 歷盡沉浮修廣匯,世博金獎有前緣。 ![]() 文人血脈 書畫寄情 有人說吳歡是當代中國文人畫的代表性人物,我認為這個說法是有其道理的。雖然當今時代已經沒有了封建社會士人們生活的那種環境和土壤,藝術評論界也不認為現在還有傳統意義上的文人畫,但現在的藝術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站在人民的角度,用作品來發出自己的聲音,來評價社會。當然,這種表達應當是建立在具有鮮明的文化判斷力的基礎上,既不能不負責任地胡亂批評,也不能重復他人觀點,更不能附和敵對勢力的觀點。吳歡無疑是有高度文化判斷力的藝術家,他對文化、對社會的各種見解,有文化判斷,有社會擔當,有思想深度,是出于公心地表達自己的意見。當藝術家達到了這個層次之后,工具層面的東西就往后退了,更重要的是表達思想,張揚文化。如果說現在還有文人畫,我認為,能做到以上這些的,可以說就是現在的文人畫。 ![]() 欲畫文人畫,首先作者必須是文人,必須是有文化的人。有文化與有知識、有學歷是兩回事,文化離不開知識,但文化更體現為一種天下觀,體現為一個人的大胸懷、大格局,必須敢于擔當,敢于突破。從歷史上看,吳氏家族的很多成員都展現出了文人的擔當。而吳歡顯然是受到吳祖光先生的很大影響,繼承了他的文化修養和仗義執言的性格,也傳承了吳家“公心為上”的美德,有思想,有個性,文化功底很深,把很多社會和歷史問題都看得很透徹。 吳歡還繼承了母親五湖四海的風格,真心交友,時時展現出率真樸實的中國人的性格。他的氣場很足,言談話語、舉手投足都透出一股帥氣和俠氣。只要是有他出現的場合,他的活力和趣味總能牢牢抓住眾人,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朋友們都愛聽他的高談闊論,他也總是直抒胸臆,表達的觀點表揚也好批評也罷,盡管有時言語不無尖銳,但都是出于真誠和善意,并經常閃出超前的思想火花。在藝術創作的時候,他善于把這些思想自然地流露出來,作品因此有了更深刻的內涵。 書畫界有“書畫名家”與“名家書畫”之分,吳歡無疑是屬于“名家書畫”這個范疇的。因為書法和繪畫并不是他的本體符號,他是一個多重身份、豐富多彩的人,是藝術家,還是社會活動家和文化思考者。當然,書畫家這個符號也很重要,這是一個表達思想的重要形式。吳歡非常清楚要用手中的筆來寫什么,畫什么,創作的時候他總是目光深邃,并且有一定的前瞻性。如果說我們對吳歡還有什么要求,那就是希望他在豐富繁忙的社會活動之余,能再多安排些時間和精力用于藝術創作,以讓他的書畫作品更多地走進市場,走進我們的生活,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啟迪。 ![]() 吳歡論藝 論書法 “先有倜儻非常之人,后有驚世駭俗之作”。我想更重要的乃是書法家本身的綜合成就與社會地位、文化地位使然。這便在一定意義上肯定了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等這些前輩先賢們的書法標準絕非最后的標準,證明了書法不僅是書法,更包括了人們對那些功在當時的人物,深厚的精神寄托與緬懷。 練字絕非易事,其間的奧妙無法言傳,乃在生知天縱,不可以歲月計,乃不期然而然之技也。 張旭草書為的是好玩,為的是排遣種種人生煩惱,除此別無深意,或者反過來說,“好玩”正是人生最深的含意。 書法不是學問,是人生對人文理解的一種宣泄方式,技法并不是很重要。書法藝術應該是一種大眾的普及行為,是真正簡單易行,且最健康的休閑方式。 論繪畫 繪畫講寫意,文章本身便是寫意,而所謂“意”者,便是人世間的“福禍是非”。 一個寫意畫家,需有道盡意中之念的功力,四時朝暮,風雨晦冥,直任筆直之所向耳。說到底是用畫面寫文章。 畫家“寫意”絕非等閑之功。要意有所托,意有所寄,意有所為,意有所露,意有所藏,意有所宣泄,意有所收斂,“這次第怎一個意字了得”。 論藝術 苦惱對于人生,是如影隨形,無法逃避的。其后果是導致人類心理的不健康,從而威脅到整個生命過程的順利進行,最后達到生命的終止。而藝術的產生,乃是對“苦惱”的反動。其最高任務與目的,是為了維持和健全人類的心理健康。 “藝術”本身是件好玩的事情,如今變成了神圣專業的事情,反而令不少“藝術”逐漸走向沒落,這是對“藝術”真正的反動。 藝術不應該是藝術家的專利,固然藝術本身是一個載體,但是這個載體如果不融入人類本身這一最根本的載體,那么任何偉大的藝術都會走向最后的死亡。因為人類不認識你是什么東西,或是只知道你是深謀遠慮的東西,即便略知一二,也是可有可無。 藝術一旦普及了,真正的藝術家自然會浮出水面,“山到成名畢竟高”。但這些藝術家一定是在綜合能力上,包括政治、科技、學術、藝術、人格魅力等諸多方面,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人物。 載于《投資圈》雜志2-3月合刊 ![]() ![]() ![]() ![]() ![]() ![]() 責任編輯:王潔 |